《中国央行资产规模举世最大》一文指出中国央行如今28万亿元人民币(约4.5万亿美元)的总资产规模,凌驾美联储(3万亿美元)、欧洲央行(3.5万亿美元),居天下第一位。该文还引述渣打银行的陈诉称,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举世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贡献2011年举世占比到达52%。% q7 _; v4 y% H' z- ^
% O1 g3 v2 C& f* R应该怎么看中国央行资产规模天下第一?怎么看中国对天下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贡献?怎么看中国央行、人民币在举世体系中的脚色?笔者以为,这里有较多究竟必要进一步梳理。
; `5 U8 E3 A' L* U
0 f" u0 H* W/ Y1 P7 X: {第一,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范例的“大而不稳”,蕴含着非常大的风险。从结构、风险的角度看清晰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不但须要,而且有利于清晰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向、清晰中国金融体系的总体稳固程度、清晰中国财政体系的埋伏风险。" y' ]5 l0 p) @% O/ [% W
9 H0 }3 j! B5 _7 ~/ o$ E自2003年开启的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包罗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名誉社改革),其本质是:中国央行以自身资产负债表的恶化美化了中国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据累计测算,中国央行和中国财政为银行业改革付出了3.6万亿元人民币的本钱。) O+ z& y+ a/ A
: a. q3 p$ D' U; u
停止到2011年底,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央行有1.1万亿元的“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有约0.7万亿元的“其他资产”。这些部门根本为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坏账置换票据,以及包罗有些地方当局在内的再贷款。如果按市场公允代价评估,其根本可以归类为坏账。5 U( }& o# U' e" Y
5 l& z2 E8 ~0 S0 X' v* w- B
第二,已往10年,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总配景下,中国企业界、金融界根本不持有美元资产。好比即便是得到了汇金公司的美元资源金注资,但几家被注资银行末了都连续将美元结汇换成了人民币。其总的结果是,中国央行负担了中国总体经济的货币错配风险。其表现是,停止到2011年底,央行外汇资产占比高达83%,而美联储险些无外汇资产。
0 S! ~$ a( W! S0 y/ M; l
) c/ m0 ?- U* I: N& ]0 g" h第三,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结构恶化同样严峻。货币发行是央行不必要付出本钱的负债,但2003年到2011年,央行货币发行占总负债的比例从36.3%降落到了19.8%。存款预备金、央票等大量付息负债的提拔,也成为央行资产负债表膨胀的缘故原由之一。按照笔者之前的研究测算,2003年到2010年底央举动对冲外汇占款付出的利钱本钱,就到达1.08万亿元人民币。+ M# j: V3 n8 N) t2 e
9 C% J7 l- _+ h- T# q以上三条是从结构上认清中国央行天下第一规模资产负债表的三个紧张角度。不外,由于人民币不是重要的国际货币,这种扩张是局部性的,不是举世性的。固然是天下第一,但由于人民币根本在中国境内利用,中国央行对举世金融市场 的影响以及中国货币扩张对举世的影响,不但达不到第一、达不到所谓52%的比例,乃至可以说还黑白常单薄的。2 J0 ?2 u* g4 \) t+ O; S2 c, a/ s
! ^. p* K' ?. R8 V
由于不是举世货币,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M2规模的膨胀对举世的影响机制有两个:一是这种扩张通过通胀弱化人民币的购买力、进步人民币实际汇率,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二是在如今人民币汇率相对较高的配景下,人民币规模的扩张放大了举世需求。
; ]+ l( e. }$ ^3 x& [ N. J9 T" R$ E% |! h7 [, d
真正对举世货币扩张、举世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举世底子货币的扩张,而不是举世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扩张。在底子货币扩张层面,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给举世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底子货币扩张。( E& C. p9 E1 t6 I+ ]
8 R5 d, T- h) c I在2009年3月之后,举世实体经济跌跌撞撞、复苏乏力,但以石油代价为代表的举世大宗商品市场,以美国股市和新兴市场股市为代表的举世股票市场,以中国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举世地产市场,都出现了肯定的新的泡沫式增长,这种举世影响,重要是由于发达经济体央行的底子货币扩张所导致的。! o; T& p: j- X! E) A0 U" W2 m
4 K' G" ?) G# z- B- c0 ?1 r& a在举世金融体系的金字塔格局中,美联储依然处于举世货币扩张的顶端,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国际重要央行处于第二梯队,中国央行等则依然受到被动影响。# i% Z' P$ l5 G) s) V
: U* z) z$ ] U- b换句话说,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的负面影响,是由包罗中国在内的举世经济体共同负担的。而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膨胀、中国货币规模的扩张,则重要是由中国自身来负担,人民币购买力的降落是这种负担的重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