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G& I7 T8 X0 J& r8 ?( _3 s' c# u) c8 b$ B# u
从“股市名嘴”到“股市黑嘴”,汪建中并非第一人。打着股市擦边球中饱私囊的人物何其之多,缘何独有汪建中了局最惨?一审宣判后仍表现“认罚不认罪”的汪建中始终以为,本身这只螃蟹吃得很冤枉。
$ t8 Y" d% Q' g% ]5 X
+ B3 j: W' b9 R. A( h1 Q5 Q; |$ @ 据相识,东窗事发后,汪建中曾多次向证监会发去辩论质料,并对本身举行的慈善古迹举行了分析,言辞甚为剧烈。在他看来,本身的活动确着实道德上存在不当,有点“打擦边球”的猜疑,但从未想过构成“抢帽子”买卖业务,更加和利用市场靠不上边。
& y. e9 t3 a' a# X: m
+ ^5 b+ C4 k& f5 u5 E" p 据与汪建中相熟的朋侪追念,汪建中在收到证监会罚单后非常惊奇,他未曾想到本身使用职位便利的炒股赢利活动不光违规,更涉嫌利用证券市场。在2.5亿巨款被收归国库以后,汪建中想不通,“为什么这种恒久被圈内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突然就违规了?”
3 y: _1 s) g* [9 _0 l1 E% ^# Z
5 o- I0 U# Y. Y5 o0 f. I 另一个细节是,作为着名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负责人,汪建中在按要求到证监会就违规活动开听证会时,曾义正辞严的径直去了数年前办北京首放登记执照的证监会地点,殊不知证监会已在四年前迁址金融街。- V5 S ~" g% F7 o
. s' K. p* i* W 在证监局作出处罚后,汪建中险些天天递辩论质料,以为处罚过于严苛,哀求减扣违法所得、减免罚金,并镌汰禁入证券市场的年限。在随后期待审判的近两年间,他也不停笔耕不辍,不停给法院、查察院写信陈诉本身的买卖业务活动。
% ~: H- S5 \! M( n% c
; V, G. V3 n. P 面临法律制裁,汪建中为本身辩护的来由是,本身只是依附多年的炒股履历为股民提供参考,保举的股票都是诸如“工商银行”“中国铝业”、“中国石化”之类的大盘股,依附一己之力根本不大概撼动大盘,涨跌都是市场所为。别的,汪建中还以为本身保举的股票多数一连上涨,不会让股民赔钱,也算是成人之美了。; D0 n2 H0 }& g- i
3 Z1 I J4 k! M( Y 直到一审被判7年并终生禁入股市,汪建中好像仍未如梦初醒,立即提出上诉哀求。从事发到一审获刑,汪建中不停不肯认输,与证监会、查察院、法院举行了长达3年的拉锯之战,试图为本身洗脱罪名,末了了局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