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IPO的重启,便是上市公司放肆“圈钱”的开始。7 _7 h+ J4 q; @8 v; @* V; l7 L& |
: u: U* N! R2 u! J 来自汉鼎咨询最新发布的A股IPO数据表现,自2009年6月下旬第七次IPO重启以来,2009年7月21日至2010年11月21日共计有648家企业上市,沪深两市融资规模超四千亿。而前141家创业板公司,其融资超700亿元。" Z# v! i! z5 Y4 k1 F6 w
648家企业,凌驾4000亿元的融资规模,此次新股IPO的重启,无论是融资金额照旧企业挂牌的麋集水平,都革新了此前的纪录。固然,在这一过程中,创业板的推出功不可没。
7 s/ Y2 |1 t% r$ ]
, o5 Y) z# b$ {# e: p& ~$ I 只管本年11月1日,新股发行制度第二阶段的改革步伐实行,但从沃森生物、星河生物反复创造发行市盈率的新高,以及汤臣倍建创出创业板发行代价的新高来看,进一步美满报价申购和配售束缚机制;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增强订价信息透明度;美满回拨机制和克制发行机制等办法根本上形同虚设。
! q" Q0 ^. r* B$ C$ T) x9 @
% P2 h$ y' I- O8 J; b新股发行代价决定着融资金额的多少,并终极决定着整个市场融资规模的巨细。撤除4000亿元的首发融资,如果再思量到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市场蒙受着上市公司更大的抽血压力。再加上限售股的解禁套现举动,就算没有钱币政策转向等方面的因素,A股市场要想有较好的表现,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6 E9 y+ I9 l ?7 H, q5 q( Q8 a: o( x9 O3 _( M- r
证券市场不但是融资的场所,更应该成为投资的场所。侧重于融资,而对其投资功能的忽视,如许的市场无疑是不康健的。纵然是羁系部分出于某种必要器重融资,也不应该只注意规模而将融资质量抛在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