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就了一大批学究型经济学家,对中国国情浑然不知。仅管这些经济学家,很多我都曾照过面,但是本日还是不由得要说到说道。固然,我的朋侪曹建海是个例外,他比我更相识现实情况,其他的着实不敢恭维,那些只是躲在书斋里,说着一些莫名以是的话。1 r- J2 d5 W2 |) I2 z: |
A1 D* X. ?1 d" x" o: }9 O% d
本日的网上报道: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表现,对于中国经济面临的标题,他担心的不是地产、股市的泡沫,而担心的是25万亿贷款有多少可以收回,中国经济的真正的威胁正是在此。他表明说,由于天量信贷是在严肃过剩的配景下加大的。如果有20%的坏账,就会有5万亿银行贷款收不返来。而5万亿正是我们全部银行的资源金。) q7 m# b1 Y- J, ?. W% w" |7 Z3 ~
, F" z0 [; n- T M$ G5 q: G1 N
他增补说,只管可以肯定,相比09年非常宽松的信贷规模,本年信贷规模有所回落将是一定。但由于客岁新上马工程多为当局投资的底子办法,建立周期较长,这就决定信贷投放的连续性,否则势必出现烂尾工程,这又决定了以后几年的信贷规模不会大幅回落。$ P1 a6 h/ C0 S- q3 |
8 E: u4 G: H# S$ X; S2 a 对这个天量贷款能不能收回的标题,我问过我认识的全部银行巨细行长,他们都一个腔调,这个贷款抢都抢不到,为什么要收回?以是,我也要问一下王健老师,你为什么要思量这么弱智的标题?这25万亿贷款如果思量收回,中国全部的商业银行都要停业,股市要瓦解。由于这个贷款是根本不大概收回的,也没有任何人预备对这些贷款负责到底。3 W- y- b, @) X* ~5 T" B
: p4 Z+ h3 `4 I: ]
如今每个都会,只要新批了项目下来,起首就是各大银行行长去争贷款指标,使出各种本领,买通全部关节,就为多挣一点份额。如今这些大项目的贷款,有的份额是由市长省长切身分配,什么先包管建立银行30%,再给地方银行20%,剩下50%一家银行照顾一点,可以或很多夺取一点份额,那都是必要天大的面子。
5 O3 x0 d w6 C) g& l* [
( p% c3 ?$ j, Z- f 我为什么说这些经济学家都是学究。只要细致读懂了这内里的奥妙,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天大的功德。起首是银行有效益,银行的利润很大一块是在利钱,原来有个存贷比,你有多少存款就可以按肯定的比例贷出多少资金,以是谁人时间银行到处拉存款,2009年他们拉贷款不怎么积极了,原理很简朴,给当局大型基建项目放贷款,一放就是几个亿十几个亿几十个亿上百个亿以致几百个亿,当你拉多少存款?一年的利润偶尔一个项目就够了,这就是为什么2009年银行效益最好收入最高的紧张缘故起因。! u8 b. H) `+ g" F# ^
$ ^' Y6 c# Q# f. J
第二没有风险。这些都是当局项目,很多是长期的,大概项目还没竣工,银行行长早就高升了,固然也有贷款到期的,不要紧,这些项目肯定不赢利,而且有的连利钱也还不起,怎么办?打陈诉,以新增贷款的情势还利钱,多一个手续而已。然后给当局出主意,改组,股权重置,吸引资源,上市融资,中国股市上的这个高速谁人高速,这个港谁人港,这个机场谁人机场都是这么来的,对谁都有长处,原先欠银行的利钱还可以作为银行的股本投入,一上市就可以翻几十倍。
& {& r7 J" o; J: g3 x
* a9 D: I3 ^- H% Z5 x+ F 第三不占指标。这些贷款既不必要资产抵押,也不必要管理那些繁琐的手续,不必要去拉存款来确定贷款指标,可以大概控制这些贷款指标的只有央行的票据和存款预备金率,否则放多少都不要紧。至于这些资金是怎么来的,没有人关心,反正这些资金有泉源的渠道。以是,王建的这种担心是不可不必的,由于这些贷款,不必要收回。
2 t3 G) X* {$ C; G* m; m$ I! a; z( r R( _2 |; a* T" F
那么,末了总会有一个算总账的时间,谁来算这个总账呢?下一届当局,下一位行长?不得而知。不外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这25万亿贷款一旦算总账,那将好坏常痛楚的,这个痛楚不肯定是银行,不肯定是当局,而将大概是全体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