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消息,各人更关注的,是它对中国资源市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定的,它将改变趋势的厘革,相应的,投资计谋及分析方法,都须要作出调解。然而,这并非是最紧张的标题。假如站在环球的视野来看,从碳经济到股指期货,都在铺设一条路——一条步向危急之路。
i5 @ s% L! N# O0 o. J4 ? 对于日本的敏捷崛起和秘密衰落,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急改变天下》一书中,略有先容。 R# N4 ?8 ]: a
崛起之快一度令美国恐惊的日本,何以秘密地衰落?这内里藏着多少谜团?日本当年发生了什么?美国做了什么?在看不见的血腥博弈当中,日本的七寸被美国打中,并从对主人的寻衅重新变成顺从的仆从……1 ?4 u- N1 m) ]$ d
我近来不绝在翻阅有关册本,尤其是国外学者的著作,试图找到此中的答案。# ~+ `# q6 ], H( I
这些答案,国内也有许多研究者给过,但这些研究先入为主的政治倾向性等范围,使得其学术代价大打扣头。我更盼望,找到长处博弈的主线。在那些从光辉转向暗中的日子里,在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1 {7 f. ]4 ~' p& {/ c8 n" E
我用的是组合式阅读(见《读书心得:思索·后半本》http://shihb.blog.sohu.com/141465633.html)。
+ \4 \; [$ A- I2 f# v% j 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我经常感受到的是两个字:恐惊。
6 K0 w; L/ K( C" S 当年日本的上风,中国没有。$ @3 N- I. a. F
当年日本的软肋,中国更甚。, j: U. A) y/ z o
当年日本的调皮,中国没有。7 D9 _! u7 q/ e6 q2 p
诸如科技、教诲、社会保障、民富门路……等等,中国都远不及日本。在外交中,日本的“单兵”作战本领、“团体”作战本领,都仅次于美国,而非中国所能及。在碳经济会商中,中国在未得到西方资金与技能接济答应的情况下,主动负担责任,日本绝对是长处至上而非单纯地基于“国际影响”的思量。日本更喜欢把体面活交给别人做,而本身得实惠。! }+ Y: ^) H1 D; S7 o
但是,中国正在沿着日本当年的门路,亦步亦趋。不但所面对的大配景,就连干系对策,亦在重犯日本之错,而且,可以大概纠错的机遇越来越少……通常想及此,痛心不已。
0 r" H. D! C2 b4 n! N6 g 日本的纠错本领和民族奋斗意识好坏常强的。即便是在被美国用钱币武器打得丢盔弃甲的日子里,日本的专利技能取得率仍多年保持天下第一,民用科研研发投入天下第一;日本对教诲的投入不绝保持在占GDP的4.7%(中国实际公共教诲投入占GDP比例为2.4%,仅相称于日本、美国的一半);日本国民的生存水准并未有显着厘革……
* d4 E$ S! r) f, h, ~" ^8 L& p 这是一个可以大概忍辱负重,渐渐纠错,待机崛起的民族。
9 s' e( ] J& r: Q 对于日本失去的10年,学界有许多表明,此中,著名的资产负债表阑珊学说等,更被承认。究竟上,中国的决议层也正是受此影响,开始接纳应对步调,以克制重蹈日本覆辙——通过长处分析法的倒推,我确信是如许的,至少,两者的逻辑线好坏常契合的。
( ], n4 ^' a" {( S' f/ u6 N 但是,这大概被误导至一个可骇的深渊。
* _) n$ P @. T6 V 我在不久前的一次小范围的深度演讲中,讲了我的担心。) R) Y2 g) ]7 a: l) y4 v
资产负债表阑珊的界说:当天下性的资产代价泡沫幻灭后,大量的私人部门(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随之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私人部门的经济运动从寻求利润最大化厘革为寻求债务最小化,从而大规模地遏制经济运动,由此而造成的一连阑珊,被称为资产负债表阑珊。
* B7 \* x0 n! e" W' L5 ` 特性:- J* Z& V* y# t6 V C U8 S/ C* `
(1)企业会把收入的大部门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用银行贷款投资的需求降落;家庭把收入的大部门用于还债,同时镌汰斲丧,斲丧信贷急剧降落。4 [# u' Y3 ~/ F: ~) `2 H1 S. q
(2)由于企业和家庭以还债为目标,资金流入银行而流出少,导致信贷循环发生粉碎,纵然低落利率,企业和家庭也没有借贷动力。" X! ]; I6 v$ Y( H$ l/ Z
(3)在企业和家庭把资产负债低落到可以蒙受的水平从前,济无法规复自行增长。
7 {4 G( q- \) B 办理资产负债表的唯一出路是当局付出。假如中国高层担当这种理论,就意味着,
8 {) I; O$ V4 C# b0 ]/ N 中国将为了克制重蹈日本覆辙,为了克制陷入资产负债表阑珊,继续强化当局的财务集权(对福利征税显出来的对资金渴求的急迫性是最典范的例子),扩大当局付出,而这将进一步恶化中国经济。由于,中国面对的阑珊与发达国家出现的资产负债表阑珊有着本质的区别。
, L, @& g% _( f( u4 i" e, w6 ` 起首,国企作为主力军,由于不消担心还债,借债的动力永久强大,不会把还债作为目标,而是投资再投资——跟日本恰相反。( o* j4 f+ `5 V( [& L ]" |+ m3 a
其次,当局通过增长税收等方式筹集的资金,远没有在私人手里服从更高,加之腐败、巨大斲丧等因素,将导致资金浪费无度地滥用,终极造成大量坏账,引发金融危急。
# k- ^/ q4 L6 R# a" T# g 其三,民穷与社会保障缺位,意味着其避险本领非常单薄。0 i1 Z+ s# P* m& Z8 A
结论:
4 n" I5 R/ p8 P( K' a! |2 D/ u 假如错误罗致日本的辅导,大概会导致中国陷入坏账引发的金融危急,而非日本式的资产负债表阑珊。4 ?- v4 h) h- K5 C3 F2 d9 p# U
当下,中国学界浮躁之风日盛,多以趋炎附势、牟取私利为出发点,对标题的研究每每流于外貌,实在,无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美国的次贷危急,照旧未来中国面对的以房地产崩盘为出发点的大危急,都有两个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斲丧不敷;决议错误。
8 F( S) W( Z! L9 O( z7 o 日本当年的房价飞涨、股市飞涨,导致大量资金被从实体经济中抽出,流向捏造经济,而泡沫的幻灭,使得亿万财产烟消云散。随之,一定是购买力的大阑珊。日本泡沫幻灭后,家庭均匀斲丧付出一连多年降落,在失去的10年里,除了1999年有反弹,不绝到2001年还在降落。失去的10年,恰恰也是斲丧阑珊的10年!1 ]+ J& z6 l% q9 j/ d( ?+ a
我们再看看美国。房价上涨引发的财产增长效应,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只不外这些资金来自环球各地而非美国。只管云云,随着泡沫的幻灭,美国的斲丧降落,经济随之陷入危急。
/ z" t, @) g' J: u; |0 { 显然,斲丧不敷擦鲱根本的因素。假如不提拔斲丧,根本不大概走出危急。* {/ n. W# Q# g% X# P% o
令人恐惊的是,中国的泡沫远宏大于当年的美国和日本。
( C" L4 f0 S1 l8 r) y 美国房价从1996年到2006年,统共上涨了80%。( F4 l7 M9 L+ M& p5 c6 ?7 m
再看日本。在日本泡沫最严肃的时期,即1986年至1990年,日本天下贸易用地的均匀代价累计涨幅67.4%,整日本住宅用地均匀代价累计涨幅是60%,涨幅最高的东京涨了一倍。当看到这些数字的时间,我非常猜疑,由于,中国的地价涨幅一年就到达了这个速率!而在核实后,我不能不震惊地发现,日本泡沫最严肃的时间,其地价涨幅也远小于我国现在!+ [' ?0 w) b+ K) B0 F
就是如许一个水平,而且是在日本掩护政策依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泡沫快速累积并幻灭,而中国,在不设防的情况下,泡沫的累积又该是多么的伤害?2001年至2003年,整个中国地方当局在这三年的地皮出让金收入总额为9100亿元,而2009年一年,我国地皮出让收入总额就已到达1.5万亿元!
. ?# U# ~5 ^3 t8 l( h4 y 我惊讶的发现,中国在许多方面,以致渺小的细节方面,都在沿着日本当年的门路走。; Q7 a5 e. F3 f! l
当年的日本,实行的是扩张财务政策,但大量资源并未流向实体经济。8 F0 x& v6 \9 w$ X; N: j# V
现在的中国,也是扩张的财务政策,大量资金并未流向实体经济。2009年1-9月,中国全社会存款增长11.75万亿元,而企业存款增长就到达5.6万亿元,占47.6%。这意味着,大量银行信贷并未形成乞贷机构的实际购买力。
2 \9 X2 @2 v8 s9 } 民营资源的窘境更令人担心。
1 \4 ~, [2 U4 [) _3 j) O/ q7 p 按照现在的市场准入格局,在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答应国有资源进入的有72种,答应外资进入的有62种,而答应民营资源进入的只有41种。而且,民营经济被限定的恰恰是高回报率的范畴!
. b+ _, h) A# m2 h% I' j 与日本当年随处厚遇本身的民营资源的情况相反,中国甘心把最好的机遇给外资而不予民企。比如,有些都会为吸引外资,零地价给外资,由于工业用地占比高达80%,这些都会便冒死抬高住宅用地代价,以占比20%的住宅用地代价去增补80%的工业用地的丧失!这也是中国房价一连上涨的根源之一!, r. U! a$ K5 @: o0 W: |, R
这种以断送一方大众幸福为代价吸引外资的做法,与卖国何异?!
0 y, ]3 f, D/ u9 J 为什么在中国4万亿救市操持已经落实后,低碳经济的呼声空前高涨?——答案是:中国已没有了调解的退路,而且,他们都看到了这一点,西方绞杀中国的另一条件已经具备。
% b$ ]: ]- K2 v& M& u" @ 为什么在中国鼎力大举鼓励小汽车发展的同时,美国却在一边鼎力大举发展生物燃油,一边SUV关停转移到国外?——答案是:镌汰对石油的依靠,在为未来的石油战役作准备。这又是一个绞杀中国的条件。 v& M! w; c V# r) u+ e3 Q
……
. B3 o! q. o3 J: V" k) g 是的,就如同下棋,一步步地在向前推进。当年的日本,最少还知道本身下到哪一步了,下一步应怎样走?而我们,在莫名其妙的志自得满中,一次次地迷失。遥想2009年,在铁矿石代价会商最关键的时间,中国忽然出台钢铁、汽车振兴规划细则,使得会商对手立刻变得空前倔强,中国的会商筹码瞬间丧失,由此造成的丧失以“亿美元”盘算。政策的出台为什么不和谐一下呢?我很久不能从这种疼痛中走出来:为什么不等会商条约签署之后再出台振兴规划呢?那样的话,中国获取的将是怎样的长处啊!
& ?% Q# y3 ~9 Z, J; w5 {+ b 2008年6月,在国际油价位居140美元附近时,我在担当央视东方时空记者采访时,明白表现未来油价将跌到50美元以下。2009年3月,我开始看高油价,并多次夸大,低油价期间已颠末去,30多美元、40多美元的油价永久都看不到了!油价将很快突破70美元,并到达70到80美元一线(油价每到达一个线,意味着,针对的对象的厘革,这一点,我在书中有简单提及)。2009年11月初,我在福州演讲时再次夸大,国际油价将在2010年突破100美元,假如中国发生干旱大概水患,国际油价将快速突破120美元。
; `5 Y! G" V( i: z 是的,这是一条轨迹,是一盘棋的模仿,这盘棋正在一步步地下着,我们按部就班地走向不归路。在巨大的钱币投向市场,累积下来巨大的干柴,美国只需放把火即可,而钱币战役史证明,美国从来都是这方面的能手。
# g+ |: n8 T5 _$ |4 x% d 中国的许多御用专家以为,由于中国的供给富足,不大概发生通货膨胀,有些专家对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急改变天下》一书第7章《环球性通货膨胀要来了!》的预言嗤之以鼻。以为,中国只有通货膨胀预期,而没有通货膨胀。
& \' ?% d* X/ g* ` A/ D5 W 这是一种极其可耻的自欺欺人的说法。( Q2 H1 m" T9 B
试问,岂非房价上涨40%还不叫通货膨胀吗?CPI不反应房价的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没有发生,这家专家被拔掉了裤子还浑然不觉,由于他们把脑袋埋在了泥土里,大概,如“竹林七贤”里的刘伶,有视屋室为裤子的洒脱。【注解1 】
' r1 b3 M }. X& o 实际上,最可骇的还不是简单的通货膨胀标题。
" @# l6 @: s1 e; i 最可骇之处,恰是那些专家志自得满的部门——中国的巨大投资,在未来,就是供应,而供应在没有得当的购买力相对应的情况下,就会演变成过剩【我国现在钢铁行业的过剩的生产本领到达了2亿吨;水泥生产本领到达18.7亿吨,已经远远凌驾实际需求,现在在建的400条生产线还将新增生产本领6亿吨;电解铝生产本领过剩600万吨,在建的尚有200万吨……停止2009年第一季度,在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着差别水平的产能过剩】。这会导致一种比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更棘手的经济形态,也是我在此前的博文中已经明白预言过的:一方面,大宗商品代价攀升,企业生产资本上升,另一方面是供应增长,产能过剩,商品代价上不去,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内在通货紧缩并存的经济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将让中国在未来痛楚不堪。
- g# V' K! c8 y5 n I8 k 中国暴露的软肋,满眼皆是,如同一个肥大的绵羊。美国等发达国家,假如要打劫,随机选择攻击目标即可有劳绩。
' V& z- E1 y/ V& p7 m0 x+ v 民族之痛,莫过于此!
* y& n8 c0 T9 @( b# P! y6 w! p 盼望,中国的决议层只是大智若愚,笔者愚陋,难以明白大聪明者的专心。
0 m# ~, E- i) `( L# C5 W7 M0 _ 盼望,美国等发达国家并没有笔者推断的那么聪明和暴虐。
! l0 s9 v0 L; }4 l 草民之忧,草民之哀泣,大概,只是一个屈曲的笑料吧。
/ V9 b% C/ b: W+ y; { 于2010年1月11日. q) g+ }! t. r
【注解1 】“竹林七贤”里的刘伶放荡不羁,一辈子以酒为伴。酒兴浓时,常脱光了衣服在家里“裸奔”,一日脱衣裸形在屋中。正巧被一个客人撞上,客人便讥讽他几句。刘伶复兴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作甚入我裤中?”+ D$ Q5 H5 m.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