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银行业险些清一色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美国银行业清一色民营企业。固然,除了少少数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如房利美和房贷美。2 z% }" Y' [0 w. X: Y
+ @: v# p" F) }- o( V 2、中国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和财政风险由政府负担,储户只负担通胀风险,股东只负担代价颠簸风险;美国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和财政风险全部由股东和储户负担,政府只是判官。08年的美国例外。美国储户不受银行谋划风险影响,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全额承保。股东负担全部风险。
- f0 T: b$ G( L8 w. U
! B/ I; ~, ^7 R5 c6 p 3、中国银行业重要靠存贷利钱差赢利;美国银行业除利钱差外,重要靠中心业务赢利。美国银行业利钱收入与非息收入比例为4:6左右,(但非息收入中有50%左右为买卖业务收入、资产管理收入、投行收入),除此之外非息收入比国内银行业非息收入高不了太多(10%左右)。而且近十年来美国银行业均匀息差比中国高20%以上。 D2 |- C( M) W
2 {" n3 n) p' t 4、中国包罗农信社在内也就只有一千家左右的银行;美国银行约4000家。, i" t% q! c, {/ s' L7 @
3 g/ z( F( |/ ]4 Z
5、中国的银行都是不死鸟,至今没听说哪家银行倒闭过;美国的银行都有寿命。固然,美国国银行业资产在金融总资产中占20%,美国银行固然有停业,但更多的是并购。---1 @$ B2 N- n* _
$ T# D4 H% Z" w' |( |
/ K6 g! C4 V. l* T; d
基于以上缘故起因,国内和美国的银行业投资也应有差别。: X/ H9 K: B! }) Z9 @5 b
* r9 Q' T0 _! y* d2 O) Q 1、中国的银行过于趋同,业务单一;美国的银行趋向分化,各有特色。因此中国的银行业以后会发展一些特色业务的趋势,最开始的是重要客户对象群体的分化,然后是业务品种的分化。
# u- K0 s4 K2 Y4 w8 x! `
+ {7 X7 _4 [/ g0 d: |0 e9 u) M 2、在中国投最差银行每每比最优银行收益大且安全;在美国投优质银行险些是投资者唯一选项。
7 ~! v( I) W! v4 y
# h7 `% R! x4 {4 a1 K 固然我照旧乐意把自己的资金投向中国的优质银行,但我不能不关心那些劣质银行。中国的上市公司从来都是死而不僵,银行业更是云云。作为职业投资人我的头脑看来照旧过于僵化。我们不能让环境顺应我们,只能我们自动地顺应环境才对。* ?3 ^1 x! {1 g' p
4 h. w1 L5 P- P+ \7 v$ f' y
美国有个全能的主,我们有个全能的政府。都是全能的,只是福祸难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