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的“创举”,国资委从建立的第一天开始,就面对职位不清、职能暗昧的尴尬。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视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国资委是代表国务院推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视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具体来说,“推行出资人职责”就是当国有企业的“老板”,而“监视管理企业国有资产”则是 “婆婆”职能。因此,《条例》在肯定水平上,赋予了国资委“老板+婆婆”的职能。然而,出资人是市场概念,羁系者是当局行政管理概念,“老板”与“婆婆”容易出现脚色辩说,以是《条例》对国资委的定位自己就存在抵牾。多年来,国资委不停在企业出资人和行政羁系者两种脚色之间摇晃不定。
1 W4 S6 ~+ ~ [4 n- e B, v# c& }( \( b/ Y
国资委建立的初志是办理国有资产全部者缺位标题,因此,国资委起首负担的应该是国有企业的“老板”的职能,即利用“资产收益”、“到场庞大决定”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具体来说,包罗股权投资与转让、企业改制,以及向企业委派董事、监事等工作,也就是利用《公司法》上公司股东的权利。
7 x, Y' h e6 g5 S6 W0 d! V9 l8 x% P; O* }' b
然而,由于企业谋划的优劣终极由股东负担,因此,险些全部企业的“老板”都会有当“婆婆”的激动,这种情况在私营企业也很广泛,以致更加突出,体现情势是“老板”越过股东的权利界限,直接干涉企业具体的谋划管理活动,以致直接占据、处分企业的财产。比如说,企业要投资某个项目,股东以为风险太大,他们会站出来大概“下发文件”直接制止投资该项目。而按照今世公司管理机制,股东只能通过股东会决定大概委派董事、监事来实现自己的意志。股东假如以为企业投资不当,它只能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的决定来否决该项目,大概通过创建投资项目标审批制度,大概通过董事会改聘企业谋划管理职员等方式,间接影响企业具体的投资活动,否则,就是陵犯企业的自主谋划权和法人财产权。/ S6 d0 D1 i/ [, Q0 T C r
7 s2 F* E6 `8 ^$ B 对于国资委来说,作为中央企业的唯一出资人,通过董事会制度利用出资人权利,以董事会作为国资委与企业之间的接口,是管理国有资产科学有效的方法。然而,其时的中央企业中,大多数是按《全民全部制工业企业法》注册、实行总司理负责制的非公司制企业,它们大多数连公司制的“三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框架都不存在,更谈不上发挥董事会的职能。9 u- C$ ?( q0 P% D" q
9 s6 W7 }; q' Q) k 李荣融说,“假如不能创建董事会,国资委‘婆婆’的帽子永世也甩不掉。”在这个配景下,国资委当“婆婆”似乎有更公道的藉口,于是,它在“与所出资企业共同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的过程中,行政色彩渐渐浓重,加大了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工作的重心向行政性羁系倾斜,比方,亲身为国有企业雇用高级管理职员,直担当控中央企业三级子公司的财务,国资委与所出资企业的关系渐渐发展成上下级之间的行政向导关系,就连“引导”地方国资改革,末了也成为直担当理地方国资委具体工作,出现“大出资人”管“小出资人”征象。
/ H+ j6 j! L! z3 c
: o0 |* d9 h% h' z( | 只管李荣融也频频夸大国资委不能把企业管死,属于企业的权限,决不能去干预。但现实上,国资委越过“老板”的界限当“婆婆”,是不可克制的事变,而且整个过程险些是不知不觉的,由于国资委还不停以为自己只不外是在“增强与完满出资人的权利”,这点与民营老板的头脑没什么区别。比如,国资委曾经为自己的“婆婆情结”如许辩解:“国资委对企业是管理谋划,是内部的羁系,并不是外界所说的那种外围‘羁系’,就像银监会、工商、税务、审计等部分的那种行业羁系。国资委的告急职能是保值增值,就比如企业的‘老板’,是出资人对自己资产的羁系,更多的体现在谋划方面。”
0 c6 F2 ], W0 I* _/ h
+ N! c; P) G$ z m8 v 至此,国资委完全负担了“老板+婆婆”的脚色,社会广泛以为,国资委建立之后,比原来的经贸委那样的“婆婆”还更“婆婆”。
5 X; X' c3 Z( ~" [# F5 E- k
! B/ {- M1 t- f9 c# R3 k9 }$ Z 国资委不停膨胀的权利,对财务部、发改委等相干当局机构的现有职位构成新的挑衅,也严厉地威胁了国有企业高层的长处,别的,国企的放肆扩张还激起了民营企业家的不满。比年来,各种长处群体以及专家学者声讨国资委的呼声不停。3 M9 [2 ^) W2 b
: F, F. q# ]! ]( q7 b7 P) V. h* ? 曾有当局官员以为,国资委“既是当局机构,又是古迹单元,还要搞谋划管理,难免政企不分;同时作为181家国有特大型企业的大股东,具有任命董事长、监事长、总司理以致财务总监的权利,权利过于会集。”' R+ H6 f4 Y+ B: r {. [2 H5 Y3 W* K
6 O1 B; ]6 a! C% n0 `9 H 某位立法专家说,“有的国有企业遇到标题后每每由国资委出头向查察院、法院、证监会、保监会去讨情,大概采取行政干预本领掩护国有企业,恒久下去倒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健全。”$ q' a8 |3 M1 I0 U
+ u4 j& }6 D* L, r7 m2 [9 n7 K 某位央企负责人诉苦,“国资委的构成职员绝大部分来自当局构造和国企,属于官员系列。他们既缺乏市场运作的履历,也缺乏市场运作的动机。向当局机构演化,得到更大的权利,正是他们乐于做的。”2 N, v0 R& ~( n. o3 t
b, N! V0 z% k+ ] R! @. J 某位外资银行高管体现,“它管的不但是真金白银的国有资产,而且照旧一个既有行政权又有巨大资产气力的官商一体的超等公司”。. z/ B3 ?6 a4 s7 R; v3 [5 e
8 S9 y7 p9 k" v9 _ 上述这些声音经常公开于各种媒体,反映了社会相干长处群体对国资委的态度,减少国资委的权利成为各方共识。' |0 e9 |, _! b% m+ W5 t$ E
, L8 r' j3 c! d
面对社会的广泛质疑,李荣融只能哀叹“国资委活没少干,气没少受。”他说,“现在,社会上有议论,以为国资委管得太多”,“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婆婆仅仅是一个过渡。这个过渡期,我不想当婆婆,也要叫我当婆婆”。7 F. q3 e# A: d
# T$ g; n$ k! A- o3 n2 c1 T 人们不知道这个“过渡期”另有多久,但国资委的定位标题却不停是《国资法》争议的焦点,也是《国资法》难产的缘故因由之一。: A7 t7 a8 s- ?$ G/ U, J
7 Y1 k1 W/ d; |, y* N 颠末恒久的争论与博弈,2008年10月,酝酿15年之久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终于出台了,该部法律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减少了国资委的权利,将国资委的定位为做“干净”的出资人,只当“老板”,不再当“婆婆”。该法要求国资委不得干预出资企业的自主谋划,“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团结”被重新表明,即国资委只能通过董事会间接利用这些职能。于是有人以为“国有资产监视管理委员会”已经名不符合,由于国资委不再具有“监视管理”职能,它应改名为“国有资产谋划委员会”。对国资委新的定位,外界广泛认同,证实国资委被削权是众望所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