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周宏义在上班途中看到的一则银行理产业品广告,改变了他的生存轨迹。 “作为一个平凡人,我真是做梦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要和银行打官司。”周宏义说这场官司,固然不愿意打,却必须要为了夺取本身的权益而继承下去。
+ y2 Q8 g& t# u I1 Z/ }' N 同时,一个因购买香港KODA产物而遭受血本无归境遇的投资者群体也在苦苦找寻诉讼路径,历经漫长的与银行不绝地会商,他们发觉依赖个人“单挑”身躯巨大的机构,是云云的艰巨,不外,团结发起的“受害者同盟”即将开始新的反击。
$ ^# S% O, \) a. F, n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是高门槛的KODA产物,照旧相对低门槛的QDII产物,投资者巨亏背后,都隐隐闪耀着国际投行的身影。复杂的金融期权产物,是他们稳坐垂纶台的最佳“坐庄”工具。5 O/ [, E7 A. p/ ?
投资QDII折戟7 O; q. I# \) J7 h
银行误导之祸1 u. Z: `5 E( H" @7 x
追念起2007年的9月,周宏义可以或许记得的照旧当初购买产物时的谁人广告宣传单,“我上班路上骑车颠末银行门口的时间,看到广告宣传上又有新产物贩卖了,收益还很高,就这么进了银行的门。”/ w' R4 D2 ^- b. M, ?
周宏义购买的产物是东亚银行此前发售的一款叫做“东亚代客境外理财操持——‘利财通’投资系列1”的产物。彼时,各类市场皆处于高位,QDII作为一种可以投资外洋的理产业品,在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下,也被各家金融机构频仍发行。7 Z) I3 q, |' t( d
“我当时看到的产物阐明书上,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写着‘首月包管年收益率30%的固定收益,有机遇收缩投资期至两个月’,就是这两句话,让我低估了风险,买了这个不绝困扰我的理产业品。”* m0 E* E6 c* q5 W9 S
由于母亲罹患癌症,年收入不到5万的周宏义正在为高昂的医疗费用发愁。“因此看到这么一个高收益产物,肯定想去试试。”而后银行客户司理的倾销,也让他取消了顾虑,“客户司理专程从产物阐明书中找到了‘倒流测试’,告诉我这个产物提前制止的大概性为81.27%。”
. o. b7 X! e; K0 E 于是,想着这个产物或答应以在两个月内为本身赚取30%的收益,急需用钱的周宏义把母亲本来留着看病的积贮21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到了这个产物中,“想着就算两个月不能竣事,但是客户司理说过顶多半年肯定可以竣事,就做了。”9 J! j [1 M6 r/ Z0 x( g+ p t
然而,周宏义没有比及高收益的到来和提前制止的消息,却听到了产物亏损的消息。“大概是银行的疏忽,我没有收到其他投资者可以看到的投资月结单。”但是周宏义照旧在各个投资理财的网站论坛上看到了本身所投资产物的亏损情况,“看到那些消息,想想正在抱病的母亲,心田真的很难熬的。尤其是在情况最差的时间,亏损到达80%,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u$ ~8 d; F4 x
而另一个北京的投资者朱密斯,却并非由于产物的高收益去投资“利财通投资系列1”产物。有点投资履历的她和同事王老师一道,出于分散风险的思量,以为“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在购买股票、基金的同时,决定购买一些相对妥当的银行理产业品来分散投资风险。“我们一起买了荷兰银行、东亚银行的理产业品,此中东亚银行的产物,我买了10万元,王老师买了100万元。”
; C5 X# g4 j7 A/ \) c2 W' g 但他们的分散投资风险的初志,也没有实现。今后银行发来的月结单,告诉了他们投资亏损的情况。“就当产物亏损了约莫10%左右的时间,我曾经给银行发过一个书面阐明,要求他们对产物的亏损有所动作。”朱密斯追念起07年11月的时间,本身知道了产物亏损到达了10%,就渴望可以或许止损。由于同时投资荷兰银行的理产业品,对方银行给他们都发了关照,告知如果必要,可以止损。
* O+ B4 ~: T9 ] b' K K “我是投资风格趋于妥当的人,股票我是在5200点的时间出来的,基金是在5300点的时间赎回的,到现在还不绝空仓。以是我当时知道产物亏损了,就想跑了。”但是东亚银行厥后给她发的一个邮件,却阐明他们对于后市的判定“评估不错,可以继承持有产物”,也因此朱密斯不绝持有这个产物,却发现越持有,亏损情况越严峻。“如果当时实时止损的话,情况应该不会有现在这么糟糕。”# a! [7 O2 K1 }+ L2 U/ c8 {
故而,固然坦承在投资之初也知道产物有不保本的风险,但是朱密斯表现本身无法继承银行不消负责的说法,也因此为了维权走上了法律诉讼途径。“我承认本身也要负担一部门责任,毕竟我也知道产物不保本的。但是银行方面呢?他们是否也要负担相应的责任?”
# \) j% o; T2 i! l 朱密斯以为,此前她提出要对产物举行止损的时间,银行方面的复兴是让她继承持有产物的紧张缘故起因。“他们是机构,我们作为个人投资者,肯定更加信托机构的判定,也因此才会继承投资。”4 `- L* A7 [4 Z0 {! ]
让周宏义走上诉讼的蹊径,却是其他地区投资者的维权之路的启示。“我看到大连、北京的投资者都走了法律途径,投资其他银行理产业品的投资者也开始使用法律来维权,就想本身是否可以或许实验一下。”也正是在提告状讼后,周宏义才明确,在详细贩卖过程中,银行的客户司理着实存在不妥贩卖的活动。( d( A; m" D& O2 ]! x3 S. t
“按照规定,客户司理应该先让我做个风险测试,填写一份‘客户得当度评估表’,然后才华签署其他类似委托协议的内容。”但是在他给记者所展示的干系质料的复印文件中,却表现出在07年9月11日,客户司理已经与其签署了一份“委托协议”,必要提前做的风险测试和“客户得当度评估表”,却在9月20日才正式签署。“这显着在步调上是不对的,而且别的有一个紧张的文件‘条款与章则’理应在我签委托协议的时间给我,可这个关于产物的紧张文件,却在诉讼开始后我才看到”,因此周宏义也对峙银行应该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必须负担部门责任的说法,“不妥贩卖是肯定存在的,以是即便心田渴望官司不要打了,但我照旧得为了讨个说法继承下去。”9 E0 J# M {" w3 f4 h& e% D
KODA受害者同盟的反击
- g4 p; i* @# W: a 2007年,很多中国本地投资者在香港理财顾问的保举下购买了一种名曰“打折股票”的银行高端理产业品——股票累积期权(KODA);2008年,他们共同履历了账户被外资行冻结、万万存款快速“蒸发”以致倒欠银行巨资的噩运;2009年,他们构成了香港KODA产物受害者同盟,并将在于本周六在北京举行初次集会商讨对策。
% ]6 a8 @8 O, F$ o8 Q 这统统均源自2007年“受害者同盟”发起人金亮接到的来自香港的电话。' z2 a# ~" l) h" P( w% r4 M8 U: }( y. |$ ^
正是这一段短短不到10分钟的电话,让上海投资者金亮与银行客户司理汤太太开端确定了一笔风险极大的金融衍生产物买卖业务意向,而金亮不知道的是,靠本身打拼多年换来的万万资产将在很快的几个月内消散殆尽,他印象中具有百年老字号且以妥当著称的汇丰银行会如许向他伸开“血盆大口”。( Z1 @) ]5 h7 v3 K# R) s
毕竟上,金亮至今难以明确的是,本身存在汇丰香港银行的账户中显着只有2万多港币的现金存款,别的都是单子和股票资产,为什么在购买了1000股“打折股票”后竟然会亏损云云惨重?“银行在贩卖的电话中存在误导,谁人汤太太始终没有告诉我购买的是一款什么样的产物,条约根本就不建立;纵然建立我以为也存在巨大误解。”金亮起首质疑的是银行的倾销活动。' z5 E' Z4 T6 w* S* P" N
记者同样试着接洽了和他有类似遭遇的郝密斯和万辉(化名),他们都表现当时确实是冲着可以8折购买股票而去的。“纵然购买股票和其他资产我们都是通过电话委托,这次的产物也不破例。由于毕竟我们是这些外资行十几年的老客户,从前的相助都非常愉快,也感受到了他们过细殷勤的服务。”在谈到本身和银行多年的“友好”时,他们脸上显着暴露交织着难以置信和痛恨的尴尬。而就是这份友好,让他们连中文阐明书都没见到过就急忙做起了买卖业务。
6 c2 A7 q9 Y5 \. d4 L3 `+ C3 T# J4 y( g “毕竟上,我本来以为用2万多港币都买了股票了,现在看来那些都只是包管金,毕竟上也没有投入到股票二级市场中去,我连个股东都不是。如果他们事先让我签任何书面文件,我现在都不会追究银行的责任,毕竟对具名的东西人们至少会引起注意。”金亮提到此处显得越发地生气。现在,他就是想放下统统,努力以赴地和银行斗争到底。
! C$ u H u* O. W. [ 由于各家外资银行在事故会合发作之后全都接纳了避而不谈的态度,记者只能从投资者手中看到一份银行号称“绝密”的复兴文件,大抵内容如下:“投资涉及风险。当金老师签署开户手册后,您已向我行确认已阅读及明确本行的‘风险披露声明’。此声明摆列了差异产物的风险,包罗包管金融资额度和股票干系产物。金老师也同意对全部投资决定负担终极责任,而我行不会对任何终极证明回报未如抱负的投资负上责任。”也就是说,如果真如金亮本人所诉并无签署详细的产物申购书等,那么唯一支持银行观点的就是关键的“开户文件”的内容。
0 R5 M; X/ y% q y! ^3 V; r$ ~ 别的,在这个受害者同盟中,记者相识到了一位取得关键渴望的女投资者,开户行香港花旗银行已经同意向其赔偿丧失金额1400万的三分之一,近500万元。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客户在2008年的8月才在香港花旗银行开户,但是购买的是类似性子的外汇累积期权,而就在3个月后的11月份,她账户内的1400万港币也通过类似的KODA产物完全丧失。
; E: |+ D" O `' F: P “在开户后这位密斯也签了很多文件,而此中有一份竟然是空缺文件,说是银行拿归去会帮助填好内容的。而厥后在这份文件中有一处内容改动,按理说应该由客户在旁边具名确认修改才有用,而事后这位密斯拿到后发现银行替她代庖了。本领真是不可想像啊!”作为受害者同盟的调集人,金亮耐烦凝听了这位客岁才刚刚“受害”的密斯的抱怨。“更令人生气的是,在2008年事故会合发作之后,这些外资行应该鉴戒了呀,居然在这种时间还用同样的本领让客户不明不白地签条约,还亏损了这么多。”* k8 _6 D3 o+ p
显然,两边并没有因三分之一的赔偿告竣“私了”协议,客户果断要求银行负起不对责任并赔偿全部丧失,但至少银行向客户“低头”的做法尚属本系列案件发作以来的首例。+ P6 c# n# U1 @/ T( z6 v) y! o+ n
老客户叹“太委曲” 司法途径多曲折- D f( m8 z: c! Y1 b, E7 o5 W8 m
“作为他们十年的老客户,哪怕这些责任都是我本身的,银行也应该明确客户遭受巨大亏损的心情,应该跟我们举行一些沟通和安抚。而不是岂论我说什么,都以一句‘我们会把您的标题记录下来,向独立观察小组反映’打发我。”说到事后两次去汇丰香港的会商,金亮感情冲动但又满是无奈。
. [9 W( w7 j k0 P. j+ _# K& M2 J KODA产物引发的纠纷已经为时半年多,而至今尚没有一家银行以公开的方式表达过明确的处理处罚态度,“银行都三缄其口。固然银行有本身的心事,他们不想在这个风口浪尖表现出和投资者对立的感情,同时也不想被捉住任何把柄,但是他们躲在幕后的做法也让投资者越发不满。”上海一家律所的资深状师表达了本身的观点,而他也正是这场案件中某家香港银行的署理状师。 * t6 O' E* `+ D& v- k* Z" f
客岁11月,金亮的合约已经到期了整整一个月。当他第一次去香港举行会商的时间,已经事先知道银行内部有一份产物的中文阐明书,“我知道你们有这份中文阐明书,如果你们不愿意给,我天然也能想办法弄到,你们到底给不给?”险些是用这么一种威胁的口气,他向汇丰银行下了末了通牒。“而隔了没几天,他们把那份阐明书交到了我的手上。”
5 W, z S% l( n, j 但即便拿到的这一小部门证据对案件的渴望似乎没有太大作用,光是找到懂行的状师接办案件就已经是件非常棘手的变乱。据北京正处于诉讼阶段的郝密斯称:“在香港被冻结账户之后,我前后分别找过5个香港的状师,到终极找到一个懂行的状师时已经淹灭近百万元。”而同样有此履历的金亮也感叹香港的诉讼是典范的“有理没钱莫进来”:“我们在香港打不起官司啊,香港状师按小时收费,而且有最低标准,更可气的是他们居然要从我十年前开户时开始观察,这得花多少个小时啊!”
3 W& W7 I' J7 o% P+ r- A 香港这条路没“钱”走,而本地却没“法”走。在这个“打折股票”受害者同盟中,大部门都表现在本地告状和应诉的困难,一方面由于被告地点地在香港,另一方面条约的签约地也存在争议,“第一次开庭只就案件的管辖地举行了庭辩,并没有什么其他渴望。”北京开庭的郝密斯署理状师曾在竣事庭辩后向记者表现。: N @; o N% I0 _
不但私人银行的客户遭遇到了这些困难,平常投资者同样感慨本身在面临亏损时,举行相应的维权可谓举步维艰。作为一个没有任何配景的平常职工,周宏义说本身从找状师、搜集应诉质料等各个方面都险些是在“孤军奋战”。“无论从资金力气、信息泉源各个方面看,我们平常投资者和银行相比,力气相差着实悬殊。”此前通过网络熟悉的北京的朱密斯等人固然在提供证据等方面也给了他肯定的支持,但他们同样以为本身的积极在多大水平上会有渴望,都不好说。$ W) i& k! M; a1 ?, b
“我的案子在本年1月份就已经正式存案了,但是到了现在都快半年了,除了中心让我们去提交干系证据,就不绝处于期待开庭的过程中。”朱密斯向记者表现,“根据规定,在正式存案后的半年内,法院是必须要开庭的,无论怎样都应该在迩来给我们一个说法吧?”确实,本地缺乏类似讯断先例的说法也得到了业内状师的认同,由于类似产物在金融危急发作之后受到举世投资情况不佳的拖累,而终极导致了产物的巨亏,“也可以说,是情况的不佳才使得这些产物终极浮出水面。” 上述某家香港银行的署理状师坦言。
; W+ W; Y o# K5 l3 r! N- X9 J 而“QDII门”别的一个投资者郑老师的维权过程险些处于停滞状态。已是花甲之年的老郑对于干系的法规、政策以及怎样维权所知甚少。“我父亲唯一渴望的就是产物的净值还能上涨一点。”自从知道父亲投资亏损后,作为儿子的郑宇飞为让老人减轻焦虑,主动负担起与其他投资者接洽的工作,天天告诉父亲其他投资者维权的最新渴望。然而不绝以来,即便盼到了周宏义告状后的开庭,但是他们所盼望的银行能给投资者肯定赔偿大概有关情况的阐明,依然没有出现。/ {1 W# ]3 }/ v- j0 N
机构涉嫌
4 k9 o' L# Q: y# r 用复杂产物“坐庄”
$ }+ B+ q) n4 g1 ?- ]8 y 全部KODA都是对赌。一位银行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KODA既然是衍生品,就一定具有衍生品的特性:零和游戏。也就是说买卖业务的一方输,另一方一定赢,你输多少也就决定了对方赢多少。不像股票和债券,在某一时间段可以全部人都是赢家或输家。因此这种对赌的性子决定了任何一个KODA都是一份经心计划的赌局,不谙此道的投资者照旧敬而远之为好。“产物的计划方一样平常为国际大投行,而银行也是此中的计划者之一,宁静常的外汇和黄金期权一样,这种股票累积期权也是一种在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对赌。”北京大成状师事件所肖金泉表现。“客户买涨银行买跌,如果股票涨了,银行就输给你钱。但如果股票跌了,客户就要不绝地去补仓以致使用授信额度向银行乞贷,直至末了银行给你斩仓。”
7 F' W" Q$ _0 G4 {2 a. Z s, f( E" h 也有学者以为,姑且岂论“对赌”在国内是否答应,KODA作为一款极其不同等的产物就足以引起羁系部门的器重。“KODA是一款名为期权却违反期权本质的产物,固然合约提供了投资者低于时价购买股票的权利,但是到达取消价合约就制止了,也就是说收益有限。而投资者提供给银行的却是一个岂论时价跌至多少都按行权价购买,且更加购买股票的权利,由于这两个权利代表的优点非常不对等,以是投资者在签署条约时就应该从银行那拿到一笔权利金。”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传授赵欣舸博士以为。
L8 r4 T% T4 E0 h) o 然而最让人不解的大概远不止于此。作为金融衍生产物的KODA存在不少标题,但是很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产业品大概QDII,着实在其产物结构中,也嵌入了不少金融期权产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相识到,以结构性产物为例,在这些产物的计划结构中,大部门都包罗了多个复杂的期权产物和一些零息单子。“这些期权产物险些都是由国际投行所计划,由于国内银行和券商的投行团队中,都还没有这个本事去计划这些复杂的金融期权产物,也因此这些期权产物的定价权,牢牢把握在投行手中。”一位贸易银行零售部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然而正是这些复杂的金融期权产物,成为投行赚取各类客户款项的最佳工具。
3 r$ c2 o$ U) c' ?$ ^8 F “投行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各类底子期权,然后把它们按照各家银行的需求,计划好后打包卖给银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贸易银行零售业务部门负责人指出,投行在做这些业务的时间,险些是包赚不赔的。“他们可以事先把干系的风险敞口盘算好,然后计划出两个反向的产物,比如看涨和看跌的产物,同时卖给差异的客户,因此其自身所负担的风险就被对冲掉了。在拉拢差异客户的买卖业务后,毕竟上是购买了差异理产业品的客户们在举行对赌。”
+ F0 w! a. _! | 他也因此证明白投行在这场买卖业务中的定位——“坐庄”。“只不外这个投资游戏大概说赌博,从情势上看照旧很公平的,投行已经计划好了游戏规则,投资者在承认了这个规则后愿赌服输,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坐庄的不是你;但从专业性的角度看,这种赌博的埋伏性很强。投行在做好这些期权的同时,就是卖给投资者几种差异的大概性,遇到什么情况,你就得到相应的收益大概没有收益以致亏损。但这跟轮盘赌或其他赌博游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 O* v, z* Z% k4 V “KODA和部门银行理产业品都阐明其投资了股票,但是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效果却是投资者的资金并没有买股票。那么这些资金没有进入实盘操纵,毕竟去了那边?银行对于这些产物的投资过程是否有监控?投行是否该披露这些详细的数据呢?”中心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传授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他以为在现在的银行理产业品的投资过程中,存在不少“糊涂账”,这也就是不久前银监会出台干系征求意见稿,盼望从源头上加强羁系、防范隐患的缘故起因。
$ A4 C; X5 [7 X2 @4 W5 D# w" T 争议大概尚有很多,在准备应诉质料的过程中,朱密斯和周宏义等投资者发现了发行“利财通系列1”产物的投行——瑞银,着实也是投资标的中的复星国际在香港公开发行的承销商之一。“瑞银同时作为干系单子的发行人,是否可以通过使用自有资金购买干系股票,进而涉嫌跟我们投资者对赌,在这此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关联买卖业务,这些情况谁能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