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扫盲:“郎顾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3: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什么更好的词来形貌由郎咸平引发的这场争论,它已经演变成如许一种状态:公众对经济学家从动机到学术本事的全面猜疑,以及经济学家以为公众非理性。固然,这仍旧不能精确地形貌这场争论,由于有一些经济学家并不站在“经济学家”这一方,而有一些公众也并差异意“公众”的观点。要精确地形貌这场争论是困难的,我只好用“郎顾之争”来代表这场争论的全部内容,盼望不要引起误解。
+ Z- H1 t$ ~, t# p9 u/ P% s: h  v+ N8 T# w/ S3 R; U
0 o4 n& I# \) K, P' M( }
7 \& D; S( ^" |, G
简单的回首
6 l* G& a1 g2 B4 p3 B' Y  D. _  w+ i( ]: D
  _/ c1 f+ r2 _# p9 X

0 O+ S" G) g: R: C& d& E! k( l, l这场争论,是从学术圈内开始的,发生在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经济学家郎咸平通太过析详细的样本,得出一个结论,以为“国企改制”广泛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并提出制止“国企改制”的发起。他的研究结论固然也得到了一部分经济学家的认同,但却不被经济学“主流”所认同。对于“主流”而言,郎咸平的研究结果和结论险些没有任何学术代价,缘故原由有两个,第一,郎咸平辛辛劳苦地研究得出的是一个各人都知道的结论:“国有资产流失”。既然结果各人早就知道,研究再辛劳也没故意义。第二。郎咸平提出“国企改制”应该制止的发起,在逻辑上就不被承认,由于“主流”的逻辑早已设定:“流失”谁都知道,但“改制”必须举行。/ d* @8 s7 y" a; [7 ~

* q$ W% O$ E! W
; \6 |# F4 x9 ^
  P6 ]* i  v* ]; ~“国有资产流失”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主流”讳莫如深,各人都不说,只盼望在这个炸弹引爆之前,尽快将国企交到私人手中。固然时有猜疑之声出现,但“主流”都还可以敷衍,“这是进步中的标题”。如果郎咸平不是用最严酷的经济学方法提出这个标题,“主流”的敷衍还可以继续下去。以是郎咸平对自己有一个评价:我是谁人说了实话的孩子。+ I2 k) k- [* d, y

; e. O7 t+ F$ a" v% a9 @3 _3 _! O) t* e. D
0 k$ r0 [0 w7 X! Z4 s2 n6 ^
郎咸平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国有资产流失”由公开的秘密变成一个显标题。舆论哗然。“主流”非常清晰这个标题的粉碎性,立即下重手操持扭转舆论:“这是反对改革!”阶级斗争工具重现江湖。在厥后对公众的责怪中,有一条是说公众用了阶级斗争本事,“主流”忘记了,很大概他们自己也利用了阶级斗争本事,只是结果非常不好。" w8 y; R9 W6 k7 @) y  b7 c" y
  z+ q) r! @" v+ j7 k4 O
" t3 m. P; M% h, ^

" H# Q5 q2 [0 h3 q$ I- S$ ]“主流”的主张是明确的:纵然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国企改制也要继续。他们对自己的这个主张非常有把握。但更换了郎咸平成为“主流”争论对手的公众却不担当这个主张,公众的主张实际上是如许的:甭管国企改制是否应该继续,必须先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标题。这两种主张没有办法找到交集,此中的根本缘故原由在于一个暴虐的实际:“主流”竟然找不到一种方法,既可以继续改制,又包管没有“国有资产流失”。如果存在一种方法,可以在国企改制的同时在制度层面杜绝“国有资产流失”的发生,将这种方法交给公众评价,事变就可以办理了,由于公众绝不会像有些“主流”想象的那样不讲原理。惋惜,“主流”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种可供公众评价的改制方法,大概叫做改制步伐。于是,争论就成了关于“是否答应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如许的争论,正方显然天赋地处于倒霉职位。为了摆脱这种倒霉局面,“主流”的战术是试图将争论的核心转移到“是否应该继续改革”这个标题上来,但公众并不反对改革,公众仅仅是差异意“答应存在国有资产流失”。: `' w. d5 p- {2 W/ |# N
( k$ X) P/ D5 n$ c
9 f9 |9 H6 `: H! j

1 `4 W; r1 w$ T* g“纵然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也要继续改制”,这种主张缺乏说服力。为了增长说服力,“主流”引入了一个辅助概念,叫做“长远长处”大概“根本长处”,他们试图说服公众,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国企改制符合人民的长远长处。作为经济学家,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利用这个概念的,由于在经济学理论中,根本不存在“长远长处”的概念,乃至根本不答应存在“长远长处”的概念。“主流”丝毫没故意识到,当他们利用这个概念的时间,他们自己也参加了将争论带离学术范围的举措,埋下了自己的阵线瓦解的伏笔。0 t, C& C- l% l6 m1 P$ I& E/ l3 c
( @2 h- N# }) m: J% b1 _6 U
, C1 \* k+ `3 w$ {/ I% u5 y

1 L  X& y5 d0 \+ s6 p- x1 }“长远长处”大概“根本长处”是一个与动机有关的概念,它一方面表现主张长远长处的人没有自私的动机,而另一方面表现担当长远长处的人应该降服眼前长处的激动,当“主流”利用这个概念的时间,已经将动机引入到争论之中,他们只是到厥后才发现,他们正是被“动机”所彻底击垮。) N9 z( f. y# y. k- k8 [! G& O
  L/ e) D+ P8 k) x( g) w
$ U; g0 p  O$ r( q4 j- `! V! j9 v

5 W2 n& c( Y+ z& I6 F( U颠末二十年的积极,经济学家已经乐成地使公众担当了一个概念,即每个人的举动都有个人动机。当他们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国有企业的弊病的时间,此中一个核心论点就是企业署理人的个人动机与企业长处相辩说,而国有企业的体制决定了这种署理人个人动机与企业长处之间的抵牾不可调和,以是国有企业必须改制。就在国企改制的这场争论发生之后,“主流”仍旧在继续这种有关动机的遍及工作。结果,公众以“主流”之矛攻击“主流”之盾,提出一个“主流”无法回复的标题:你们的个人动机是什么?“主流”辩教学自己的动机是国家的富强以及人民的长远长处,他们的意思即是说,国有企业管理者肯定有个人动机,而经济学家没有个人动机,如许的表明险些没有任何说服力。更不幸的是,公众发现了“主流”在改制以后的企业里领取“车马费”,“主流”忧国忧民的辩解立即成了自吹自擂的笑话。动机,是经济学最有力的工具,同时它也成了“主流”经济学家最大的对头。当动机都受到猜疑的时间,“主流”末了的底线----学术,也就一定会失守。在“主流”背上放上这末了一棵稻草的是丁学良。这种最不可担当的论战方式之以是可以发生,完满是由于“主流”已经失去了全部的信誉,不要说继续关于“国企改制”的争论,他们连自辩的信誉都没有了。+ M& C8 x8 `, h
) K5 {$ X$ ^( F' y  \) @
  E8 L$ B6 I. E+ Q

- y2 M; Z) V7 K1 X, f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曾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明显知道改制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但他们仍旧草率地站出来为某一个详细的企业“包管”。他们将支持私有化和支持一个详细的私有企业主等量齐观的时间,忘记了一个最根本的原理:既然改制的步伐不可公开评价,此中一定存在黑箱利用;既然存在黑箱利用,就一定存在违背市场原则的违法举动。“主流”为自己轻信某个资源家付出了极重的代价。
http://www.simu001.cn/x115936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 23:21 , Processed in 1.7108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