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美国的错误不是中国加强金融监管的理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3: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羁系从本质上是反应性的,是对已经熟悉的变乱而为的,但创新顾名思义是从前没有的,是创造出从前不熟悉的东西,以是,从本质上,创新是不应该被羁系的,否则逻辑上就有抵牾。中国的标题不是我们信任市场太过了,而是市场化的水平不敷。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在当局从宏观到微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标题不在于市场的弊病得不到控制,而是市场的优点和纠错机制得不到充实的发挥。
- z6 R! {! D! ~' e+ L, R  缺乏管束的金融风险
) a4 A& o& {* D4 M) L+ z6 ?9 z' c7 B' H6 h( p0 v' D) W
  从长远看,标题的本质不在于怎样限定金融业的创新步调,而是在于怎样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怎样提拔羁系机构羁系金融风险的本领。
( s) `( D3 [  g  z! \3 ~5 y
5 v2 s, Z  k* a9 P8 A, N# p; L  贯穿金融危急始终的是,无论是羁系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因素。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储贷协会危急(S&L标题)和日本泡沫经济幻灭后的金融危急,都是由于所包管的房地产代价的下跌,使得银行的贷款出现了坏账,末了演变成了银行的谋划危急。其时由于没有被衍生工具放大,美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可以大概在出现标题后较快地改正并规复。这是范例的货币市场风险通过资源市场的工具被无序放大的效果,也是金融机构自恃有衍生品工具可以不恐惧风险心态的范例表现。
  @7 {  I1 G3 R" b4 `2 H/ C4 R) S" h6 l  u/ O+ J/ Y
  证券化的第一个标题大概说最简单的标题,就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证券化的第二个标题就是引发的道德风险。第三个标题是,由于证券化的实利用得债务的会商出现了困难而成为大标题。从长远看,标题的本质不在于怎样限定金融业的创新步调,而是在于怎样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怎样提拔羁系机构羁系金融风险的本领。+ B- `8 J2 q, u; S3 c9 t
- t: B+ s/ s# T/ w
  (《金融危急:忽视风险管理的恶果》,周春生,11月10日《经济观察报》)6 B) f( z/ {" A" ^& W. \6 c  G

0 r! ?$ f" t8 \* _; D, D  j, c  本轮危急之后,美国当局不大概会再如从前一样平常完全信托华尔街。现在当局出台的救市步调多是为了控制金融恐慌,可以预料的是,在危急事后,当局会针对现在分业谋划的投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出台一些束缚其举动的新法律法规。但他们有大概会矫枉过正,美国国会偶然会从一个非常走向另一个非常。安然变乱后出台的《萨班斯法案》就是束缚过紧的例子,在肯定水平上已经动摇了纽约作为天下金融中央的职位。
: w' L1 S# V9 H6 Z) k' Q+ o2 P; p: V  a# u: S2 P
  (《给美国当局救市团队打“A”》,梅建平,10月10日《中国企业家》)# ]4 W% O, M8 w3 {- G0 @9 P& r  H. d

4 ?/ o$ r" `* g2 N  中国式羁系的标题地点: d. A! j9 l' p' w4 y& H
+ \9 r2 H1 s0 E9 z! }
  股市的水平由羁系部门一手操控,既然证监会有此权利,那么他就答应担相应的责任和效果,受到责怪是有原理的。
3 w3 \, e* E6 g' _. S) l+ V
& H$ L( K/ a. [6 y0 Z% I  股市低迷时,羁系层等其他部门一方面会通过发言、或在三大报上发社论,通过言论鼓动各人进入股市;另一方面,羁系层通过很多本领控制和管理股票供给。最范例的就是IPO、再融资和增发的审批,以及对基金发行的审批。别的,羁系层还会根据须要随时调集基金公司和机构,给其打气,让其托市大概授意其不要交易得太多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股市的水平由羁系部门一手操控,既然证监会有此权利,那么他就答应担相应的责任和效果,受到责怪是有原理的。6 i2 ?' W. d# Q9 W8 H2 [

; T9 x+ h7 _8 w- x0 _9 ^! h3 }5 I  (《经济逆境没有10年前严肃》,陈志武,7月23日《新京报》)4 V" ]. ?  C3 b$ D9 z4 c

8 t" t6 F" h5 |" R  这个都是羁系层造成的。由于像招行、南航等认沽权证,完满是由羁系层控制供给的。客岁7月在上海开会时,有个证券公司董事长告诉我,他们公司那天被答应可以发售两个亿的招行认沽权证。这便是是羁系层答应让券商印钱。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卖空的。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卖空的话,在认沽权证代价高得离谱时,谁都可以创造新的供给量,如许自然可以把代价压下去。但在国内,其他人只能看着,只有买入的权利没有卖空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就变得很畸形。
& \8 j2 l7 v/ O1 T# Z; Y" A- a) R: r0 z* ~, G( A
  (《经济逆境没有10年前严肃》,陈志武,7月23日《新京报》)
9 D3 X' r3 U; V( j' D# K, o! p- E. K! R
  现实上,证监会的脚色应当是对市场举行羁系,而不是管理股市指数的水平。证监会要做的是包管股市中的每一个到场者(包罗散户、机构、券商、基金等)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证监会真正要管的是订定公平的羁系规则,制造公平的市场秩序,打击机构非法利用代价、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买卖业务等标题。至于各人是买多了买少了还是卖多了卖少了,都是投资者本身决定和把握的变乱,和证监会没关系,不是证监会该管的范围。
4 ?9 z/ o6 ?! o) E
( W9 f- p1 Q" W- r: _  (《经济逆境没有10年前严肃》,陈志武,7月23日《新京报》), B, o9 u4 {' @, |* l, |( i
: c5 ?( e3 s( i& ]4 h+ R
  美国不及,中国太过. I) j: Z! _( w
0 O2 ^* l% {' R
  就像厨子离锅非常近,每天看着锅里的粥,但是同时把锅盖又盖得太死,用的方法,直接影响市场的太多。
5 a8 [4 Q/ [! ^# R5 B/ Z3 Q! U. T" _0 N3 W' t; c
  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急,不应该作为增强中国金融管制的依据。由于美国和中国的情况代表了两个非常。在美国,金融创新可以说是完全放开的,出了标题再说,没出标题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国则是,如果没有当局答应,任何创新都不可。我们必须知道,羁系从本质上是反应性的,是对已经熟悉的变乱而为的,但创新顾名思义是从前没有的,是创造出从前不熟悉的东西,以是,从本质上,创新是不应该羁系的,否则逻辑上就有抵牾。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如果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不显着,那其他行业也不大概实现创新。中国式的羁系,并不可以大概进步抵抗风险的本领。; c! }; G# I+ \  y. P( O

- s# C+ n: U  N0 U8 k' @) @  (《美国金融危急:根源与辅导》,陈志武,9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4 i3 x" [) s8 M1 N0 `: m0 F
# M% c$ O- A! X5 k1 f1 Q2 J  既然美国的羁系有这么大的弊病,中国是不是也应汲取辅导,更大地增强当局在市场中的影响,从而减小将来金融危急的大概性呢?否。美国能出现这么大的危急,我们固然应该熟悉到盲目信任市场是不对的。但是,这一点现实我们早就知道,中国的标题不是我们信任市场太过了,而是市场化的水平不敷。和美国完全由市场主导、有标题以后当局再出来摒挡残局的理念恰好相反,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在当局从宏观到微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标题不在于市场的弊病得不到控制,而是市场的优点和纠错机制得不到充实的发挥。
7 l) f# s9 O" Z5 A% C7 E* }4 z+ G# j
  A股市场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一年内从公道的两三千点激增到六千点,然后再一起回落下来?市场的纠错机制没有得到充实的发挥是个告急缘故因由。股市能急速上涨,固然是有些投资者非常乐观,对投资远景布满信心。但这究竟是一部门人,少数人通常容易堕落,他们很大概是太过乐观了。在这时,市场上的另一部门人大概比力灰心,但由于我们没有引入卖空机制,这部门人就无法在市场上用交易股票来表达他们的看法。因此,股价就单方面地表现了太过乐观的投资者的看法,就高估了。在泡沫化的大牛市里,市场的另一个告急的纠错机制黑白上市公司加速上市的速率,从而增长股票的有用供给。但我国的审批制度却过于迟钝,远远跟不上投资者对股票需求的急速增长,因此从侧面上为泡沫敏捷膨胀提供了条件。这几个月的市场大跌在宏观上看根本是有惊无险,对实体经济没有大碍。但这重要是由于股市的规模,尤其是全流畅的部门,仍然有限,而并不意味着羁系的乐成。有朝一日,如果中国的股市也到了美国的规模,流畅市值与GDP巨细相近,50%的跌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就会举足轻重了。
+ N" _$ h# b! h" [0 d- t0 Z; l5 v4 e9 P( Y+ q1 y' Y+ r$ ~
  (《中国金融的羁系从次贷危急中应学到点什么》,刘劲,7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
8 Q' `- c" F) G* o! K( B/ r* C& k0 X7 D' e# R
  这次金融危急的辅导告诉我们,凡事不应该走得太远。中国和美国的金融羁系体制不大一样,各有各的标题。美国的金融羁系可以说管得太少,什么事都让金融市场本身去做,无论市场里发生了什么变乱,当局只管能不管就不管,完全信任市场规复和运作本领。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是有标题的。我打个比方,金融羁系就像熬粥,美国的羁系就像一个厨子把锅盖揭开熬粥,大部门情况下不会出标题,如果水开了,自然而然地有泡泡,这个泡泡自然会下去。但是美国的厨子离得很远,以是偶然间熬粥就会出大标题。
$ e$ @+ X8 X5 i$ }0 K7 Y1 D3 {0 l: I" T
  反过来看,咱们国家的羁系是别的一个非常,我们的羁系职员,就像厨子离锅非常近,每天看着锅里的粥,但是同时把锅盖又盖得太死,用的方法,直接影响市场的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大的标题出现得少,小的标题会时不时地发生,时不时地粥就会冒出来。从现在的履向来看,我以为中央的办法比力好,一方面是熬粥要开着锅熬,让市场本身调治,另一方面羁系职员必须站在锅跟前每天看着,万一出了什么标题,就必须得去调治。
http://www.simu001.cn/x115641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7 08:45 , Processed in 0.3717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