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蒙代尔在广州担当访问,说美国的金融灾难几个月后会平息,经济复苏,而欧洲会迟三几个月。我问他的一位朋侪︰「罗拔怎么如许乐观了?」此君回应︰「罗拔客岁九月,雷曼兄弟之后,担当访问,也是在广州,说两星期后灾难会平息,但本日看显然是错了。」
; d; S! O1 S; d: f( Y1 c Y, a/ Y6 q- g& S
蒙代尔是我知道的经济各人中对如今的金融灾丢脸得最乐观的人。最灰心的大概是克鲁格曼。此君说统统都太迟了,真正的大荒芜要到二○逐一年才出现。两个非常之间,各人们各持己见。贝加初时乐观,厥后渐渐调校转悲,大概还要调校多次(一笑)。卢卡斯看好联储的应对,比力乐观,不知会否调校一下。别的几位诺奖得主的见解我拜读过,悲喜岂论,见解各各差别,没有辩说,只是差别,加起来是一幅看不通的图画。
3 a! y0 c8 {7 b/ o9 d! V% {; W+ O- e# D+ w7 G4 U( ^
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这次真的令人尴尬了。是发展了二百多年的学问,加入的天才无数,怎么事发后好几个月,各人们还是众口纷纭呢?显然是由于如今的金融灾难向来少见,也非常复杂。
8 Y: | p4 K$ L& E' _) t6 L. T: h! c$ v& u5 _
读到的报道加不起来,我自己也胡涂了。然而,几个月后的本日,我还是以为自己开头的直觉分析大抵上没有错。有两点。一、美国的借贷与抵押的比率──我称为浮沙指数的──远高于一,是太高了。毕竟有多高我不清晰。二、通过衍生工具与保险安排,美国金融市场的合约纵横织合,以致一失事扳连到的层面甚广。从这两点看,本日美国的金融风暴比三十年代的大荒芜严峻,但过了七十多年,知识增长了,当局的反应远为敏捷。
7 q# n' ^) Z4 z' i0 p4 q, ?
# O, A; [( E$ q7 o, k" r5 [2 z; e 因由与三十年代的有差别之处,但带来的效果大抵类似。这就是人民的财产一下子暴跌,使前对退休、后要养育的五、六十岁的职业有成的人士纷纷采取防守计谋。可以节流的节流,可以不花的不花,而雇主们得过且过,可以镌汰人手就镌汰了。我差别意几位美国专家的估计,他们说美国本年的赋闲率会高达百分之九。我以为会是两位数字。
8 K3 Y6 J/ J) r+ u k
. J7 g5 f0 e2 o1 M 显着地,要拯救上述的逆境,我们要把人民的财产再推上去,或把人民对将来的收入预期改善。大唱好调,或高呼接济,皆无补于事。更改预期要有毕竟的厘革才有说服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权衡,政策上有三方面可以做,也可以三方面一起做。题目是哪方的服从最高。第一方面是以宏观政策刺激投资与斲丧,属凯恩斯学派,鼻祖固然是凯恩斯。第二方面是推出货币政策,掌门人是两年前谢世的佛利民。第三方面是以微观或代价理论的分析处置处罚——这方面,颠末半个世纪的勤修苦练,我熟习如流水行云,虚无飘渺之境不见前人矣。
# Q0 g( y# q" D; v, V: D; F& N6 k d; j1 w" w
在分析上述三派政策的孰高孰低之前,我要再提出天才费沙的简朴而告急的方程式:财产即是收入除以利率(W=Y/r)。这方程式不大概错,只是阐释要有点功夫。财产(W)是指资产的代价,包罗人自己也是资产。利率(r)有多种,这里浅说,是指市场的大概利率。比力困难是收入(Y)的阐释。费沙含意着的是年金收入(annuity income),到了佛利民则称为固定或永世性收入(permanent income)。这是说,一个人向前看将来,他预期的收入可以有或高或低的厘革,但不管怎样变,预期稳固了,高低不平的将来预期收入可以化为一个固定的年金收入,而财产是这年金收入除以利率。通常以人寿无穷算,有寿限,方程式要略为更改,但财产是收入以利率折现的观点稳定。/ R! R" x6 W$ A" H( ]9 }* C
# `" {, w1 y4 P" M1 v5 B 人民对收入的预期是可以厘革的,这厘革会导致财产的厘革。另一方面,财产也可以受到打击而厘革,而此变也,通过复杂的厘革,会导致收入的厘革。篇幅所限,这里不分析财产厘革带来收入厘革的过程,只是指出财产与收入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费沙的方程式不会错。如今的金融逆境,是财产一下子暴跌,收入正在向下调解,要怎样处置处罚才可以拯救呢?, F9 Q& D$ U8 @# x6 |+ U1 ?5 I
% i6 w% k3 \6 g: F p* k
兹试分析上述三派的处置处罚方法如下:* u) r0 g+ V% q3 t' U: a) P
8 W7 d f/ e& A* h1 v+ W3 P* v0 K (一)宏观派。这派重要是由当局费钱投资,刺激斲丧,加上一个乘数效应。这就是不久前北京推出的以四万亿鼓励「内需」的方法了。无可制止的浪费岂论(中国多半会有的贪污也岂论),这种「宏观」脱手是可以增长就业与收入的,轻易明确,本日地球纷纷采取。此派的大缺点,是人民的收入增长只是过渡性或临时性的,transitory income是也。不是费沙的annuity income或佛利民的permanent income。以北京提出的惊世骇俗的四万亿为例,某些加入当局投资项目标机构的股价大概上升,但十三多亿生齿,人均三千,什么乘数效应会多加一小点,有谁会由于这临时性的收入增长而去购买房子呢?台湾每人派一点钱,澳门每人派多一点钱,与北京提前及加速原定的公共项目步伐相比,只是给人民一点圣诞礼品。以之救金融灾难吗?作白日梦!! ^4 U/ E6 v7 T1 {# H
1 r! T# q/ _- C+ c% n 是的,宏观派可以增好坏暂的收入,有短暂的增长就业的效应,但费钱更多也不可以把收入与财产的恶性预期扭转过来。另一方面,假如这宏观派之法不停继承,终极的效果是「非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o) _0 c. j8 m0 V
' `: S8 {7 c7 F3 h (二)货币派。这里的处置处罚本领是大手减利率及放宽银根,是佛利民之见。说真话,这方面如今美国联储主席伯南克做得好,一百分。佛老地下有知,当可告慰矣!题目是:假如六个月后美国的经济还见不到有显着的复苏迹象,佛老研究多年所得的一个重点恐怕要付诸流水。3 g* _# L8 Y. ?' j) |* d# u, [, E
2 k; Y' c4 y8 Y! {8 ` _
在某些环境下,大手地放宽银根可以增长财产,可以刺激斲丧,二者相加是会增长人民的收入预期的。目今所见,是信贷推不上去,是以为难。联储把贴现利率减至零点五,是汗青新低,而借贷储备一个月内提升了几倍。然而,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企于六厘左右,信贷总额推不上去。究其因,可不是凯恩斯发明的运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而是讯息(或生意业务)费用左右着。银行不乐意借出,更不乐意低息借出,由于市场形势恶劣如斯,他们无从肯定借者会还钱。别的不说,光荣卡也收不到钱不是很有说服力吗?另一方面,人民一样寻常自身难保,大手乞贷恐怕要预备申请停业了。5 r5 w# G' Y8 V$ j2 e- ^7 c2 g
! j! y2 W0 c9 E; `
假如货币政策能管理美国如今的逆境——原则上是可以的——有过半机遇带来另一项贫苦:通胀急升,债券大跌,而在利率大升的环境下美元可以跌得面目无光。本日我给伯南克一百分,假如他能以货币政策乐成地扭转劣局而不惹来这些贫苦,我恐怕要站起来给他三鞠躬。货币政策的困难是适度无方。
# V# ~' Y8 B Z/ ?' [9 B# m! t7 r% }. H" G O
(三)微观派(也便是代价理论派)。此派也,主张的是我提出过的鼓励「内供」的方法,也便是鼓励人民自己增长投资与产出。以美国为例,最告急的是取消最低工资(如今连福利算每小时约十一美元)及打消工会的束缚竞争的权利。这里的关键,是美国先要让物价敏捷降落,从而守住人民的实质财产与实质收入会继承下跌的劣势,稳固了底子再上升。这是中国九十年代的履历。然而,如今的美国,由于工会与最低工资法例的存在,物价调解的机动性被锁住了。打消工会的权利及最低工资,不光物价易于调解,工资的降落会立即帮忙就业,企业的租值会立即上升,股市的弹起会帮忙楼价止跌,而财产的上升会把人民对收入的不良预期扭转过来。再者,没有工会及最低工资的左右,市场增长了机动性,货币政策会远为轻易收效。
* ^, _ V7 U% j* J. B/ W$ X- ~; {
' a. I* z. ? t: S7 z* i 没有最低工资法例,本日在最低工资之上尚有工作的受损甚微,换来的是镌汰了炒鱿的恐惊,睡得好一点,收入的预期会增长。由于工会而获高薪的大概会受损:他们大概甘心赌一手不会赋闲。企业老板访问到买卖上升,也访问到租值重来。当局花那么多钱救市,买断工会的权利应该会相宜一点吧。是政治上不轻易处置处罚的困难,我不懂。
8 z& N+ m4 U- l# A! M# s; W1 w9 N) t- o9 i& g
宏观派效能短暂;货币派运作维艰;微观派政治不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