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超级金融周期的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0: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源 | 国泰君安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I) \! x* n; T
  作者 | 花长春、熊义明、解运亮、罗志恒
1 l  X* F$ r4 a  H+ z* |
  1、我国处于超等金融周期的顶部阶段
) M0 p+ s9 Y3 j- `9 O3 Q. O) C
  1.1、金融周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s0 r. s3 x4 J; U1 c6 T
  90年初的日本和2008年的环球金融危急对我们的一个紧张启示是钱币光荣和资产代价的相互影响,带来的泡沫和其终极幻灭对实体经济的打击巨大,导致经济下滑的幅度和连续的时间都高出一样寻常经济周期的阑珊。

4 F7 K2 D& \2 R; |' z6 p( E! |; }
  金融周期有着差异于经济周期的自身特别性,银行光荣和资产代价相互影响,起到“放大器”的作用,明确这一特别性对我们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和金融风险非常紧张。

& q, Z% h+ @# t& d, ]' a2 Y
  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的研究在对钱币和证券“中性论”举行驳倒时,金融周期的理论才取得突破性的希望。随后越来越多的文献从理论和实证等多方面研究金融周期。
& a0 b: B* @, H' n2 e6 ]
  比年来有两篇工作论文从实证的角度深入探究了金融周期,一篇是2012年的国际整理银行(BIS)的工作论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已往50年金融周期的规律;另一篇是本年人民银行的工作论文,体系性地观察了环球68个紧张经济体的金融周期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固的影响。

! b' s+ E* k; s0 I2 L/ Y
  这些研究的紧张结论有:

% s% B# R: W+ l
  (1)信贷和房地产代价是监测金融周期的最紧张指标;  (2)金融周期的极点和金融危急有密切的接洽,固然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3)只有当金融周期处于相对安稳时才有助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固,反之,岂论金融周期过热照旧过冷,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固都会受到显着的负面影响。  (4)无论金融周期处于何种阶段(高涨期、阑珊期或正常期),金融颠簸的增长不但会明显削弱一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固性上升。
  金融周期的特性(如连续时间是非、累积蓄力的巨细)因国、因时而异,与当地的经济结构和钱币政策框架及其变革有关。在发达国家成熟的经济体,金融周期匀称时间跨度在80年代之前是11年,而80年代以后因金融自由化和钱币政策框架转型而扩大至16年。
8 }# z4 l5 S' f$ I; s! {' m) R
  1.2、我国当前金融周期的特性

; S8 k! N6 i6 D( V6 h  G
  参照BIS和人民银行的研究,我们用非金融私人部分信贷/GDP和房地产代价同比增长率并剔除了恒久趋势线因向来分析我国的金融周期。比年来房地产代价涨落频仍,受调控干扰较多,以是我们紧张依靠信贷指标。[4]非金融私人部分信贷是指我国金融体系给企业和家庭部分的融资,根据BIS的测算,该指标在本年1季度到达GDP的210%(图1)。

0 l' t; @" b& O+ l) b, |
  但是这一指标随着金融深化有着肯定的恒久趋势,以是在观察金融周期时,我们剔除了恒久趋势,即用非金融私人部分的信贷/GDP与其恒久趋势线的偏离度,大概缺口。由图2所示,我国的非金融私人部分信贷/GDP缺口颠簸比发达国家频仍,而且自2009年以来该缺口远超别的国家,只管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也恒久实验宽松钱币政策。
0 N+ L6 |7 w. q( ^6 ]3 c
) B. Y# ]  h) o" c
  大要上,我们可以把已往20年分成两个半金融周期(1996-2001;2001-2008;2009-至今),前两次周期每次连续时间约5-7年,比发达经济体的短得多(图3)。这大概与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有关,金融周期既受自身运行规律的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局对经济干预的影响,从而颠簸周期比力频仍。
* c  x3 ~( [2 q. F" L( L2 _9 r
  1996-2001年的金融周期履历了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直到我国加入WTO,并在该周期尾部出现银行不良率大幅高企。2002-2008年的金融周期里出现了股市泡沫并在2007年幻灭,而环球金融危急又延伸了此次周期的底部。这两次周期的开启和竣事有着浓厚的当局干预色彩。

# G, V& U/ ^5 W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超等金融周期里,并很有大概在其顶部阶段。当前的金融周期(自2009年至今)无论从时间跨度照旧从信贷缺口高度都是超强的。
: K9 W+ n' I( S" e
  起首,这次周期至今已有7年,远远比前两个周期长,而且直到现在,这一缺口还维系在扩张地区,而以往此时已经完成一次调解了。信贷简直在2010-11年之间因钱币政策收紧有所回调但这一过程随后因经济下滑、钱币政策再次宽松而制止。

1 a/ X) q) C% g; g" A  Q& @' d9 g, p
  其次,现在该缺口已达30个百分点,远远高于2003年3季度的13个百分点。末了,现在我国房地产代价在一线及其周边都会的动员下再次偏离此中期趋势线,而且,此轮一、二线都会房地产的代价的涨幅高出了2013年最高涨幅(图4)。

: ?4 B5 k2 n4 l) q! @2 S
! Q" x3 h" V" _6 M) l7 Q% m) ?
  2、我们即将进入超等金融周期下半场?

) Y1 E/ I8 d* z* G: Y4 U
  我们以为此次超等金融周期很有大概要进入下半场,紧张缘故因由是此次金融周期明显推高金融风险、资产代价以致决议层发出多重政策信号来控制风险。市场对于这一点的认识好像还不敷。别的,我国储备率以及外汇占款在下滑,这也促使金融周期进入下半场。

4 h5 b+ w$ F, D
  我们预期央行将积极保持钱币政策中性,但会通过宏观审慎步调来控制信贷增速和金融风险。此次超等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将大概比力漫长而颠簸,过程乃至会有反复。
+ N6 ?/ R! f% o% I: I2 z/ w
  2.1、金融风险明显上升,压缩政策宽松空间
/ V8 Z+ J8 d3 H5 G6 b
  现在我国私人部分信贷/GDP与其恒久趋势线的缺口高达30个百分点,这不但远超我们上轮周期的高点,也与不少发生金融危急的国家在危急之前的程度相仿。
$ {6 f3 w; ~8 f! [5 \0 {+ v
  利用BIS数据库,我们网络了16个国家(共19次金融危遽变乱)的信贷数据。现在我国信贷缺口,除了爱尔兰这个离岸金融中央外,高于别的15国在危急发生前两年内的最高值(图5)。

: _( p2 p8 G& J& @
  别的,我国的信贷缺口在此轮金融周期中上升速率也是惊人的。在已往5年时间内上升了23个百分点;如果时间放宽到2008年,信贷缺口则上升了40个百分点(图6)。这要高于日本在危急前5年由低点到高点上升的20个百分点,美国的6个百分点和英国的13个百分点(图7-9)。
3 U7 P5 B, b: L" b
  这一征象值得警觉,许多关于危急预警体系文献都发现信贷扩张和信贷缺口是金融危急的紧张先行指标。比方,Borio和Lowe(2002)以及Borio和Drehmann(2009)发现信贷缺口高出4个百分点是金融危急相当好的猜测指标。 Maliszewski等人(2016)发现,在信贷占GDP比重在5年时间内上升30个百分点的43个经济体当中,有38个发生了严峻的金融危急或经济阑珊。

( W# k3 A6 }, S# P9 R
7 B# H5 m. _$ U+ }
  

2 ?/ C: f" V) B! e' i7 S
  
7 ?/ U" u& s# r
  这些并不意味着我国将与这些国家一样会发生金融危急,但市场广泛的共识是我国金融风险在此轮超等金融周期的影响下明显上升了。毕竟我国经济模式与这些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而且我国高储备率为金融体系提供了缓冲(图10),将来几年我国发生大规模体系性危急的概率仍然较低。但无疑我国金融风险已经比5年前明显上升了。纵然这次金融周期还在扩张阶段,银行的不良率已经有所仰面,由2011年3季度的0.9%上升到现在的1.75%。

- T8 I- K, H  L! _! g
  而在1996-2001年那轮金融周期的底部时,银行的不良率高达25.4%,当时我国也刚刚履历了痛楚的国企改革。更为紧张的是,金融风险的上升将制约着钱币政策宽松的空间,也让改革越来越告急。我们以为这会使得当局不得不会采取步调控制信贷增速。
% d" a1 \8 J: G0 a. c
  2.2、资产代价敏捷上扬,泡沫风险加大

0 m7 @4 h9 j- m
  在当前的超等金融周期下,资产代价也出现了亘古未有的繁荣。信贷的高速增长因刺激出巨大的生产本事而没有导致高通胀。但和环球别的经济体一样,中国的资产代价轮替上涨并出现泡沫风险。
% P' o5 D+ k& o) J- R( Q. t" e
  起首,股票市场,A股市盈率(P/E)由2014年年底的17倍急剧升到2015年年中的26倍,之后由于股灾而降落到现在的21倍(图11)。其次,债券市场从客岁以来代价大幅上升,收益率不停下行,光荣利差不停缩小,只管违约率在快速上升(图12)。末了,一、二线都会的房地产市场更是火爆,地王不停涌现。
& ~" W& S; _" G+ B

3 O1 [3 r9 o$ D
  2.3、决议层发出剧烈政策信号
' V! Q' U* P" o. p- l8 z& O
  在短期经济企稳有望的配景下,决议者心中的天平再次向金融风险倾斜。从9月30日到10月7日一周时间内,由中央构造调和,地方20个都会实验限购、限贷新政,由此,2016年“国庆”成为史上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为麋集的假期。

* w+ B- |( b7 n* M
  与此同时,周小川行长也在10月6日的G20第四次集会上表现当局对部分都会房价上涨过快高度器重,并积极采取步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康健发展,“随着环球经济复苏渐渐正常化,中国也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
" e7 R& ]; X( [, F; i& L
  固然已往当局也多次夸大去杠杆,但是我们以为这次将与已往说得多做得少差异,市场有大概低估了当局这方面的刻意。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低沉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夸大市场化去杠杆的方向的同时,也强化国有企业降杠杆的考核机制并明确企业降杠杆的主体责任。云云明确责任和考核机制无疑不是泛泛而谈所能比的。

* A" I. E( N$ H, X8 t$ e
  别的,迩来金融决议层开始统筹摆设观察互联网金融所出现的风险,而财务部也再次观察地方当局的债务题目并严禁以当局社会相助(PPP)名义举债。迩来,据《逐日经济消息》报道,央行大概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其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中的“广义信贷”测算,从而增强对26万亿左右的理财业务的控制。

* U% v% X7 w  c: k
  云云麋集、云云强度的政策信号,预示着金融周期下半场的开启,固然后续仍大概有小幅度的反复,但大趋势很难改变。
" C2 S4 L7 }6 S, K2 X9 Z
  2.4、储备率降落、住民资产重新设置等因素也是推手
/ r" R, ~+ R2 X, n! \. h3 k( u
  我国储备率,只管依然很高,但是已经走在下行趋势,因此若没有政策方面大的宽松,这会在肯定程度上限定我国总融资条件和债务增长空间,从而促使金融周期进入下半场。

# G- l" L5 @  T% ]
  我国总储备在2010年到达GDP的50.9%之后开始下行,2014年下行至48.6%。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停加大,预计储备率的降落趋势难以改变,这一结构性因素也在肯定程度上促使当前超等金融周期进入下半场。别的,我国住民的资产在国表里重新设置的需求也束缚了国内钱币供给和信贷增长空间,从而促使金融周期进入下半场。

3 |. s6 B* w5 Y* G/ v% Y8 E8 w
  当前,我国住民的资产紧张会集在人民币资产,随着人民币资产代价的不停上升,对外汇资产的需求会不停进步,从而使得资源外流不停,外汇占款降落。简直,央行的外汇占款自2015年3月以来已经一连18个月负增长,本年8月份同比降落11%左右。
# a- T5 z+ n4 W8 U: B" i
  这改变了我国钱币供给机制,从而使得我国钱币供给紧张依靠中央银行对国内资产的购买以及贸易银行的信贷。若钱币政策转向中性,面对国内企业高债务率的情况,银行有大概出现惜贷,这也会促使信贷增速的降落,从而促使金融周期进入下半场。
$ v+ n# \- G# M* N
  2.5、漫长乃至会反复的下半场:此次周期的差异之处
2 C! U8 b4 n7 H+ w& a
  一样寻常来说,金融周期下半场的出现有两种模式:
" B8 M8 h) ?* h' K
  第一种是经济过热,通胀上升,钱币当局明确地收紧钱币、信贷政策。此时,信贷增速会降落,但经济增速由于政策时滞效应要耽误一段时间才气下滑,从而导致信贷缺口下行。我国前面两轮金融周期差不多就是这种模式。
6 g6 p3 Q. |. K% l% e
  另一种是金融危急模式,如日本1990年代初、美国2007-08年,此时资产泡沫幻灭,信贷需求急剧镌汰,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钱币当局采取宽松钱币政策。但是此时企业和家庭部分去杠杆压力大,信贷需求下滑速率大于经济下滑速率,从而导致信贷缺口下行。
9 W* [( b: P! r0 \5 _5 N" c
  但是我国当前的金融周期下半场将有别于上述两种模式,一方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比力大,而且是结构性的(下节将具体叙述),通胀也不高。但另一方面钱币信贷政策的宽松导致了债务率、资产代价大幅上升,从而推高了金融风险,使得政策盘旋余地大幅镌汰。
+ F- l& ?; W# R( \
  鉴于此,决议层不得不小心翼翼,钱币政策的决定也很困难。我们预期央行将积极保持钱币政策中性,通过宏观审慎步调来控制信贷增速和金融风险,并通过积极财务政策来维持肯定的经济增速。因此,此轮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大概会比力漫长和颠簸,过程乃至会出现反复。
, v3 M4 w2 v) j8 J
  3、超等金融周期下的经济增长
& l6 p7 X% j  T4 n
  3.1、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削弱
9 D" z& ~2 K0 |% J( n" m
  在当前的金融周期里,信贷对投资及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弱了。恰当的信贷刺激可以通过利率、信贷量和资产负债表等渠道拉动投资需求并动员短期经济增长,乃至在肯定程度上,也大概通过投资来影响企业的创新和生产率的改善从而影响恒久潜伏增长率。
4 I4 T: D  Q: W  }, w  g& U* f
  但是,若过多依靠则拔苗助长。我们盘算了广义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总量+地方当局债券)的边际产出率,在2005年每1%的实际GDP的增速只需1个百分点的广义社融/GDP,而10年后,却须要5个百分点的广义社融/GDP(图13)。
* k: t1 P5 S3 T* M4 L
  换句话说,每1个百分点的广义社融/GDP在2005年可以拉动1%的实际GDP增长,但在2016年却只能拉动0.2%的实际GDP增长。
3 h2 ]3 {* Y* H3 r
3 U# v8 I$ A- s" S1 ?# c, g0 Y/ V
  信贷的边际产出服从的降落在很大程度上与快速上升的债务率和偿债负担有关。过高的偿债负担一方面使得新的融资中越来越多的部分用于偿债、愈来愈少的部分用于新的投资,从而使得为了维持肯定的投资增速,企业就须要愈来愈多的新的融资;

4 }: A4 ~4 h3 F* t9 l
  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的金融状态变得脆弱,易受外部金融、经济形势影响而发生违约变乱乃至引发金融危急。图14表现了我国的偿债负担率在已往15年里,特别自2008年以来,敏捷由2000年的12%上升到现在的20%。
% ]# W3 ^& k3 d5 ^* S( N$ }: r
  国际上,有些国家在2007年前后,偿债负担率靠近18-20%时发生危急(如英国,美国),也有国家迩来偿债负担率急剧升过20%时而发生危急(如巴西)。

5 U, H7 j4 `3 W! p- x* h
  别的,资产代价的繁荣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和金融颠簸率的上升对预期、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固的打击都有大概促使信贷的边际产出服从的降落。在信贷恒久高增长下的超等金融周期里,资产代价的高企和资金脱实向虚大概形成恶性循环,从而打击企业对装备、技能创新的投资。
3 l) ~( L7 E9 N# l) x0 R
  房地产代价的飙升导致恐慌性地加杠杆买房,亦会克制住民的别的消耗。而且,在如许的金融情况下,金融颠簸率每每会上升,增长企业和家庭对将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对投资和消耗产生倒霉影响。

. Q. Z+ |9 f4 E# X2 v1 j% {9 f
  3.2、超等金融周期难以撼动中恒久潜伏增长率下行趋势

4 a8 L$ i' [+ o% v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并非周期性而是结构性的。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经济体的中恒久增长率紧张是由该经济体的劳动力、资源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此中TFP是恒久唯一可连续增长的驱动力。

8 `2 u1 h; m- t8 ?  k$ V7 o
  在此轮金融周期里,我国经济增长紧张是由投资主导的,TFP增长每况愈下,而劳动力的贡献也由于生齿结构的变革而日渐式微。试图通过周期性政策来管理结构性题目险些不太大概,现在依靠信贷投放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做法好像到达了极限,越来越难以为继。
- W+ U8 m3 p2 d  J) T' n4 J7 |
  起首,资源自身的增速难以继承。由于资源存量的基数越来越大,须要更多的信贷投放才气维持资源存量肯定的增速。更为糟糕的是,快速的信贷投放刺激了资产代价,尤其是土地代价,从而压缩了企业的别的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如许使得固定资源形成的增速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罗土地和购买旧呆板装备)的增速产生较大的缺口,前者直接计入GDP和形成资源存量而后者不直接计入(图15)。

3 o3 f+ ?5 ^) e5 k6 D3 S% W, P& p! o
  这就要求更多的信贷来支持资源存量的形成。别的,我国正渐渐走出二元经济模式,出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古典特性—在劳动力供给肯定的情况下,资源的不停累积将导致收益递减—从而也低沉了投资的吸引力。

0 |. O5 H# n5 u
  更为紧张的是,TFP受现在的增长模式所累。大量实证文献表明,投资在GDP中份额过高的国家,更轻易发生TFP阑珊,由于这大概意味着该经济体更加夸大产能扩张的外延型增长甚于服从提拔的集约型增长。
  b9 k( W! r4 u" F) m" `
  当前我国信贷、资源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服从在大幅降落,表现在资源产出比不停攀升,2015年时已经高达4.1倍,远高于美国,也高出日本(图16)。与此同时,我国TFP增长率在这次金融周期内里不停处于降落趋势,更在2014年进入负增长(图17)。
8 w8 `9 m. u0 l! c3 ]
/ r3 g: r& c' |9 O, L4 b
  
: y  M/ C3 ~$ e+ l- G% @# M
  末了,我国生齿结构在已往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使得劳动力数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停下滑。一个巨大的变革就是劳动年岁生齿的绝对数目开始降落,无论是以15-59岁(2012年开始)照旧以15-64岁(2014年开始)来盘算。与此同时,老龄化程度在不停加深,生齿总抚养比(0-14岁和60+生齿/劳动年岁生齿)开始上升(图18)。
+ N0 d6 U. _" S8 _
  这意味着我国已往30多年的生齿红利开始降落。另一个巨大的变革就是农村劳动力向都会转移急剧放缓。对中国是否已过“刘易斯拐点”在学术上尚存些争议,但是一个不争的毕竟是都会常常性地出现用工荒,农夫工的工资在已往几年增长较快。

8 G# B" H% B$ R
  在劳动力数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停下滑以致将来大概为负的情况下,劳动力的素质,即人力资源,则仍有大概维持肯定的增速,但这难以克制潜伏增长率继承下滑。

0 [7 D% }: y- p: P1 a/ X$ \1 l2 n
  我国生齿受辅导程度在已往20年里显着上升,我国劳动年岁生齿匀称受辅导年限由1996年的8.5年上升到现在的10.2年。按照十三五规划,到 2020年,我国劳动年岁生齿匀称受辅导年限将增至10.8年,年均增长率为1.1%左右。
3 G6 a: w# s9 q

! y9 _6 J$ G( t
  利用经济增长核算模子(growth accounting model),我们对将来10年经济潜伏增长率做了两个情形分析,抱负的效果是改革情况,中恒久的增长率在5%左右。第一种情形就是再次延伸当前的金融周期来维持现在的增长模式,而第二种情形就是加速推进改革,尤其是与国有企业和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改革,并采取步调渐渐低沉信贷增速和债务负担(图19)。
9 c/ o, b+ |, X
  在第一种情形下,以后3-5年的经济增长仍然由于投资的高增长而维持较快速率,但后续金融风险比力大,债务负担重,TFP继承按照现在的速率下滑,从而使得将来10年匀称增长率在4%以下。在第二种情形下,固然改革带来了短期的调解痛楚,但改革却有利于TFP的规复,从而维持10年的5%左右的中速增长。

: l5 L' s3 M6 r$ U. L
  3.3、鉴戒超等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放大作用

% H1 b; ~& E( P2 I9 y
  值得器重的是,超等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和恒久经济增长率放缓交错在一起,有大概对经济、金融稳固带来很大的寻衅,轻易发生风险变乱。信贷通过金融加速器有大概加速经济下滑并延伸下滑时间。
5 `, n1 k  A0 H9 D1 W
  这里有不少国际辅导,比方日本的整个90年代(图20)和韩国的1998-2005(图21),只管这里也有金融危急以及潜伏增长率下滑的影响。
6 O9 H9 S% j: Q: \" E
2 ~: u$ T. E* l. Q5 q3 A
  鉴于金融周期已经在高位运行,将来几年金融和经济风险寻衅不停,我们以为当局会一边加速推进经济改革,尤其是国企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而进步经济服从,另一边稳固并渐渐低沉信贷增速,采取步调低沉企业杠杆率,控制金融风险。

# x4 W  x7 _% j4 X- |
  因此,将来一段时期钱币政策继承大幅度宽松的大概性比力低,但会通过积极的财务政策来对冲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从而制止经济出现大的动荡。别的,当局大概也不得不担当较低的经济增速。

. q. W: @9 @1 I# [
  4、超等金融周期下的房地产市场

: J- N5 j* J& v4 I4 {; D: ~, W. O1 k3 r2 N
  4.1、房地产市场恒久拐点已经出现
5 p, f  J5 D! ^& E
  就总量而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中恒久拐点好像已经出现,将来5年或以调解为主。房地产市场中、恒久的趋势紧张取决于根本面,需求方面紧张看生齿和收入,供给方面紧张看库存和供给本事。
* R" k; [' i; g6 `+ o/ _1 F
  生齿变革趋势无疑是影响恒久房地产需求的最紧张因素,这里包罗两层意思,一是总生齿(尤其是购房人群)的变革趋势,另一层是都会化的速率。就正常居住需求而言,购房人群紧张会集在一个社会20-50岁的群体,此中20-35岁的人群以刚需为主,而35-50岁的人群以改善型需求为主。
- Y- }: e+ r* d2 M! h8 e
  国际履历表明,当一个经济体的购房人群已经到达大概靠近峰值,而其都会化的速率也稳固下来时,该经济体的住房需求一样寻常会趋缓,从而拉低房地产新开工和总投资的增速(图22)。
- q  Q; U: s) ^
1 b( ^4 h: Y" S7 _, k: U' P: Q# a
  按以往国际履历,我国住房消耗需求的拐点已经到来。一方面,我国的购房人群(20-50岁)总生齿的峰值在客岁前后到达,此中20-35岁刚需人群的峰值已至而35-50岁改善型需求人群峰值在接下来的几年也将到达(图23)。
. C) z7 x# `+ d6 v. q
  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率,按常住生齿计,也于2015年靠近56%,后续增速会迟钝下来。城镇化一样寻常陪同着工业化以及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工业和服务业为农村转移到都会里的人提供就业时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履历表明,随着非农产值占GDP的比重稳固下来后,都会化的速率一样寻常会慢下来。

& I4 I4 i  {8 r8 V, q! K+ W% Q/ c6 e, O# L
  而我国非农产值占GDP的比重于2009年开始稳固在90%左右,这预示着我国的城镇化增速有大概降下来。别的,按照国家十三五期间城镇化的战略,我国城镇化率将于2020年到达60%左右,这也暗含在接下来5年里,我国城镇化率年均上升幅度由十二五期间的1.2个百分点下滑到0.8个百分点(图24)。

; d: a/ v& C0 K4 |
3 m( c4 l% R7 l3 {" c/ c0 L
  我们从生齿的角度估算了十三五期间(2016-20)潜伏的住房需求,即只思量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不思量投资需求,也没有思量在经济上能否负担。潜伏的住房需求紧张包罗3个部分(图25):
8 r7 T( R% y! G2 o
  (1)城镇化过程中新移民:按照城镇化率在2020年到达60%,城镇将净增近7500万人,并按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9平米(2015年估算数)来盘算,新移民在这5年共需21.8亿平米,年均4.4亿平米。

3 A  E. V/ w! _2 J$ W$ e
  (2)现有城镇人群中的改善型需求:我们假设在2015年时35-49岁的人群在接下来5年时间里产生改善型需求,人均面积额外增长10平米,即人均住房面积近40平米。这将产生共13.4亿平米的需求,年均2.7亿平米。

/ Z2 U2 s/ c' |
  (3)旧房拆迁所产生的需求:这部分实际上就是折旧。我们假设1990年代从前的房屋都要在2020年之前拆迁完,这会在十三五期间共产生28.8亿平米,年均5.8亿平米。
  r1 x' X, G* V  w: l$ @8 z; D
  综上3种需求,我国在2016-20年期间潜伏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为年均12.8亿平米,但思量到经济负担本事,我们显着高估了城镇新移民家庭的住房需求。

; e% w/ f2 T* J0 z5 E6 H8 z4 O3 i
  因此,在不思量投资需求的情况下,这5年间实际可以大概产生的住房需求大概稳固在年均10亿平米左右,低于2015年的商品住房贩卖面积11.2亿平米和2016年的14亿平米左右(按1-9月份的增速)。这也分析了,从生齿的角度看,房地产需求和贩卖增长的拐点已经到了。
! h5 ]- [. [! k8 C: j% e3 B% M

$ X2 Y1 ?% \* k) G" g2 S2 P* [
  从我国住房供给本事来看,我国商品住房的库存压力仍旧大,房地产投资仍有下行压力。房地产库存紧张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建成待售房屋,即普通的库存概念;第二部分是在施工当中尚未到达贩卖条件的房屋;第三部分就是土地储备。

9 E5 j. z1 q4 W4 R$ f
  此中,第二部分库存实际上是将来几年的住房供给本事,也是现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库存。我国商品房施工面积于2015年到达74亿平米,此中住宅面积为51亿平米,分别为各自贩卖面积的5.7倍和4.6倍(图26)。这也意味着须要花近5-6年时间才气消化在建商品房面积,而10年前仅需3年左右的时间。
5 J, m7 f  |" q) V
2 ]. |. o% t( n7 e8 c
  我们测算2015年底的施工面积蓄量,纵然在2016-20年间不再有新开工,也能满意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新增生齿的住房需求,并能把人均住房面积从2015年的29平米进步到2020年的31平米(图27)。

% I1 o% Y" {7 \% s
  起首,我们以2010年生齿普查中关于住房的构筑面积为出发点,加上2011-15年间住房竣工面积和2009-11年间社会保障房开工面积(假设创建周期为3年),减去1980年从前形成的住房面积(假设这部分旧房都被拆迁),从而得到2015年的住房存量为222亿平米,人均29平米。
3 v6 ]9 D9 W( w$ R3 t. g! ^
  其次,我们假设2016-20年没有新开工以及全部当前在建住房面积都在这期间竣工,并加上2012-15年社会保障房的新开工面积,再减去1980-1990年间形成的住房面积,从而得到2020年的住房存量为261亿平米。末了,假设届时城镇化率到达60%,天下生齿总规模靠近14亿,从而估测出2020年人均面积为31平米。
' k- j- n* [, M" S$ F' K# N, y+ M
  这一测算没有思量都会中的2.8亿农夫工的经济负担本事(实际上农夫工的匀称住房面积要远低于这个数),思量到这一点的话,除农夫工之外的都会住民的实际人均住房面积要远远高于31平米,靠近45-50平米。因此,从存量的角度看,我国房地产投资在将来几年很有大概出现负增长。
4 [* \" t9 D) u5 ^3 B
  4.2、超等金融周期的效果是地区结构分化、热门都会房价暴涨
8 ]3 R3 c0 `0 j/ z5 |7 [
  房地产总量上趋缓但仍存在结构上的不均衡,因此当信贷增速过快时,热门都会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就越发突出。多数会会集了浩繁的社会资源,如就业、辅导、医疗等,多数会照旧以后一段时间里生齿流向紧张目标地,增强了多数会的房地产的稀缺性和金融属性。

# _6 D( @1 h3 K" g; x
  在已往三年里,一线都会常住生齿增长率的中位数匀称为1.5%,二线都会匀称为0.9%,远高于三、四线都会的0.5%,表现生齿在向多数会聚集(图28)。
/ I1 h) ~* k6 `
  而另一方面,一、二线都会的房地产待售库存压力要显着小于三、四线都会(图29)。两相对比,多数会的房屋自然就更具有投资性。根据云房数据,从北京1-8月份二手房住宅成交房源售前状态来看,投资比重靠近6成,此中,22.4%为空置房,35.3%出租房。
0 V% W* _+ w  z% y2 e& Y
, t5 o8 m: y. d/ r4 [2 ^. V
  同时,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地区性分化。沿海东部都会房价涨幅比力大,中、西部都会涨幅较弱,而东北都会的房价表现最差。从生齿在省际之间的迁徙来看,沿海东部仍然是跨省移民的紧张目标地(图30), 只管流入速率比年来有所放慢。
; ?* D1 F/ R: @& l
  别的,相对别的地区的省份,总体库存的压力在沿海省份较轻,而在东北和西部省份则相对较重(图31)。因此,当金融条件变得宽松时,房地产的金融属性突出,紧俏地区的住房代价更轻易上涨。

+ `# d' O, F- k2 q7 g6 \
+ V- G! a4 S/ q1 i+ }3 ^
  4.3、金融周期下半场房价有望企稳,但需关注风险

4 I+ F- @! A- ^: W8 z! t
  面对疯涨的房价和潜伏的资产泡沫风险,当局从9月30日到10月7日的一周时间内,限购、限贷新政就相继在北京、天津、郑州、无锡、济南、合肥、武汉、苏州、深圳、广州等20个都会落地。基于2010-11年限购、限贷政策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剔除钱币信贷政策的影响后,这些步调在短期内可以大概在肯定程度上克制房价上涨的激动。

" V4 Q& [7 A& j; h6 Q8 L
  利用2008年1月-2014年12月的70都会的房价环比涨幅的面板数据,我们在一阶自回归模子(AR(1))的框架下对限购限贷政策、基准利率政策和存款预备金率政策的影响举行研究。
; t1 X: {$ I/ m* B: D
  效果表现限购限贷政策产见效应的时滞比力短,实验两个月后就开始起作用,但政策效力要小于利率政策,效应连续时间半年左右(图32)。总体来说,限购限贷可以大概使得房价月环比涨幅降0.12个百分点。配以后续控制信贷增速的步调,我们以为房价有望在此轮周期的下半场内企稳乃至会下调。
: `) W  x( B$ v/ Q

% M& W; }6 E$ ]- v
  更为恒久的政策是在控制信贷增速的同时,当局须要调解城镇化的战略,增长多数会供地规模,积极发展都市圈或都会群。生齿向多数会积累,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这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 V7 C4 I' J* f
  发展雷同东京、首尔等的都市圈,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多数会的房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稳固投资增速,使得投资不至于下滑太快。当局也有朝这个方向积极的迹象,包罗发展北京和天津之间的都会群,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都会群。这也须要当局更积极地调解产业结构和公道安排公共资源在都市圈内的分配。
% n: Z4 m4 W# _! x3 f8 k
  在金融周期下半场中,我们以为最大的风险不在于家庭部分的按揭贷款,而在于金融体系对三、四线都会的中小房地产企业以及以房地产做抵押的中小企业的风险敞口。若住房涨价的预期被扭转,房价出现下跌,决议层和投资者应该鉴戒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
' u1 o+ d. U0 w9 _) D. F6 d# M9 j4 t  H
  我们测算,制止2016年6月末,金融体系对房地产业直接敞口至少是27万亿元,此中,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余额为7.1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贷款余额的7%(图33)。
# b9 w! \. n4 X
  别的,我国金融体系对房地产也有着巨大的间接敞口,紧张表现为中小企业以房地产为抵押的企业融资。中小微三类企业合计抵押贷款约为23.4万亿,占总贷款余额的23%。别的,固然团体家庭部家声险不高,但部分家庭投资买房的首付并非自有资金,而是泉源于首付贷、P2P等融资平台,这些在房价下调过程中也会蒙受压力。

; d. l: i- O8 E7 |6 [" U' n! l
  5、超等金融周期下的债务杠杆题目
- `5 R! a. w* x2 l# {/ q2 ]% l
  我国经济的债务负担比重在此轮金融周期下不停创新高,引起了广泛的担心。据BIS的测算,我国非金融部分的总债务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年底的147%上升到本年1季度的255%,累计增长了近110个百分点,年均上升靠近15个百分点,远远高出1996-2008年间的年均不到3个百分点(图34)。
9 |$ Q& e% {% a3 o# U* }0 q7 k' H
  此中,非金融企业是紧张负借主体,负债率达GDP的169%。固然,地方当局融资平台的债务也被归为企业负债,但纵然剔除这部分属于地方当局的负债(2015年时约莫11.2万亿元,占GDP的16.5%)[1],非金融企业的债务率仍高出GDP的150%,远超发达国家匀称程度的89%和新兴经济体的106%。

7 G- T: x$ F3 N% @
  相对来说,我国家庭部分和当局部分(纵然包罗地方当局融资平台)的负债率还比力轻。

( f5 Q, C3 K" t* F6 ]
  但如果用企业层面的数据盘算,我们发现企业的杠杆率(总债务/总资产)在已往10年并没有上升多少,乃至另有所降落,尤其好坏国有企业(图35)。看似与债务率指标抵牾,实际上与资产代价(尤其是土地、房屋)在超等金融周期中的大幅上升有关。
  k" W  V2 Y5 T! a/ R
  自2008年以来,我国一线都会的土地代价匀称涨了3.3倍(只管新生意业务的土地越来越离市中央更远),非金融企业的信贷(包罗地方融资平台)以人民币计价上升了2.7倍,而名义GDP只增长了1.1倍。

/ d+ k, y" T$ [8 U# k' y# j$ C9 q
  也就是说,在此轮金融周期中,资产代价的上升速率高出了信贷的速率,后者也高出GDP或收入的增速,从而导致了债务率与杠杆率的背离。

2 `; I: e: L+ P

" F) {0 R7 x' G) a
  连续谋划条件下的企业的偿债泉源紧张是企业收入,而非变卖资产,因此,债务率指标是比力紧张的。别的,在金融周期的下半场,企业的债务率的上升有大概会迟钝下来,但是降杠杆将是一个恒久过程,乃至,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大概还面对着企业的杠杆率的上行,尤其是若信贷增速的放慢引起资产代价的较大幅度的回调。

8 e  h, G" Y  Z& q, \4 X+ e
  面对企业的居高不下债务负担,我们以为当局一方面会通过自身的加杠杆来负担部分债务,另一方面会以市场化的方式管理部分债务题目。

& P2 ]' {) f; a+ }3 g
  面对企业的居高不下债务负担,我们以为当局一方面会通过自身的加杠杆来负担部分债务,另一方面会以市场化的方式管理部分债务题目。当局自身加杠杆紧张表现在更多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置换以及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来“债转股”。市场化的方式紧张是债权人也要负担部分丧失(如债务重组、折价出售债权与资产管理公司、僵尸企业倒闭等)。
' h+ |8 ?, e  ~6 Y2 i; a' G
  在金融周期的下半场,企业债务违约率和停业率将不可制止地上升。资产代价将像个放大器,把信贷增速的下滑对经济和债务风险的影响举行放大。在资产贬值的情况下,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会缩水,从而债权人大概会对债务人要求增信或低沉信贷额度,这对缺乏运动性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僵尸企业,将大概是致命的打击。

0 R. X3 H/ L& K  w2 g. T+ K
  在当局强化市场束缚的情况下,企业信贷(包罗债券)违约率将大概出现大幅度的上升,银行坏账率也会快速上升。光荣利差将会上升,光荣违约互换(CDS)市场将面对偏巨大的发展机会。
% z5 b7 n7 k9 U( [1 |& ]& J
  恒久无风险利率有大概维持在教逑堤度,但面对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古典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潜伏增长率放缓,资源边际回报率降落,自然利率程度相应地下行。这意味着恒久无风险利率的中枢有下行趋势。

9 i* P% c& ~2 u' p
  但在实际中,恒久无风险利率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围绕此中枢颠簸。在我国当前,一方面当局控制信贷和钱币的供应增速有大概导致市场运动性收紧,从而促使无风险利率有上行压力;

9 m: f, z+ O- Z+ Q4 p" a# U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继承下行,信贷需求也削弱,而且随着违约率升高,市场会对风险重新订价,导致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向低风险或无风险资产设置,使得无风险利率下行。
! n, J! o8 ^  Q9 `0 W
  总而言之,我国恒久无风险利率的中枢大概下行,但实际发生的无风险利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以为现在有大概在一个教逑堤度上颠簸。
8 |' y! A1 i/ k2 u3 M( D
  6、超等金融周期下的人民币汇率

6 a% O) v1 D2 O" S7 j  M
  超等金融周期没有改变经济增长下行趋势,却反而推高了资产的代价,加剧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再加上美国渐渐退出量化宽松(QE)并进入加息周期,从而促使市场自2014年下半年起对人民币产生贬值预期并出现资源外流(图36)。客岁8月11日汇改使得市场以为当局对人民币贬值变得更加容忍,从而加剧了贬值预期。
+ p4 J2 X  T- J  d" C6 \
  我国住民资产设置结构在肯定程度上对人民币的贬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对外资产(IIP)净头寸是1.7万亿美元,而官方外汇储备是3.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私人部分对外净负债1.5万亿。也就是说我国住民尚未真正把自己的资产、储备实现多元化(图37)。

3 E0 N/ b* i( l2 K+ u9 v9 |
  因此,当贬值预期开始形成时,私人部分就大概加速重新设置自己的资产到美元等国外硬通货,只管这一过程受到资源管制的束缚。而日本恰好与我们相反,其私人部分在国外设置了较多资产。每当环球风险因素增多,风险偏好低沉时,日本国外资源每每撤返国内,从而导致日元升值。
! m' K" m  n$ ]1 w  `" P

0 S; t( z. j. L0 u# L6 \
  在我国金融周期的下半场里,人民币汇率有贬值压力。起首,随着当局开始渐渐控制信贷增速,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有大概加大,从而加深了中美两国经济周期上的差异,有大概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而此时,钱币、信贷政策受限,除了财务政策外,当局大概会对汇率的贬值容忍程度有所进步。
: |# ]1 q: i1 o$ \* }# z
  其次,我国经济一些根本面也表现出人民币被高估,如当前我国常常账户的盈余(占GDP比重)降落比力多,固然现在照旧盈余但紧张是由于我国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仍占30%左右。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净值也于2015年第一次出现了负值,固然有所减缓,但是资源外流的格局没有变。
4 R8 D0 v* v# O  k# M' l; J
  末了,随着我国在将来渐渐开放资源账户并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国民资产很有大概从国内高估值的资产设置到国外相对估值公道的资产,这也大概使得人民币有贬值压力。
' b  L; J( }! W1 D& q9 O3 R
  我们利用比力常用的均衡汇率模子丈量发现我国当前的实际有用汇率被高估5-10%左右。20 世纪80 年代后经济学家开发了一系列均衡汇率估算模子,此中比力有影响力而操纵方便的模子举动均衡汇率模子(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或BEER)。
1 U1 M" f. f  R8 M
  该模子用一系列对实际汇率有影响的根本经济变量(如国内供给、财务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等)来表明实际汇率的变更并推算均衡汇率。我们用BIS盘算的人民币实际有用汇率与人均劳动生产率(实际GDP/就业人数)、经济开放程度(总贸易/GDP)、贸易条件、常常账户的余额(占GDP比重)、财务付出(占GDP比重)、7天回购利率等变量来举行协整回归。

" z; ~5 z5 ~( f4 t1 @) U) h0 `
  末了我们代入这些表明变量的恒久趋势值得出人民币实际有用汇率均衡值。差异的表明变量组合得出的均衡汇率会有所差异,但大要上我们的外汇汇率被高估5-10%左右。
/ }, l7 i. H8 K: z% G* }
  假设别的汇率组合由于没有过多的行政干预而处于均衡汇率,并假设他们并不随人民币贬值而贬值,那么人民币大要上对美元也须要贬值5-10%才气重回均衡。但实际是如许的假设很难实现,因此有大概人民币对美元单边汇率要调解得更多些。

% B$ I5 K8 o1 l5 x2 ]
  在现在我国资源账户相对封闭的情况下,我们以为人民币币值总体仍然可控,贬值也将是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常常项目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充裕,这也支持了人民币贬值的可控性。

9 g& u/ K' H) M
  7、竣事语

3 Q; s1 v  ]% H5 l; J, h
  现在,我们以为我国处在一个超等金融周期的顶部阶段,决议层已经发出启动该周期下半场的剧烈政策信号,但这一信号好像还没有被市场充实认识。此轮金融周期下半场将有别于以往,央行将积极保持钱币政策中性,通过宏观审慎步调来控制信贷增速和金融风险。因此,过程大概会比力漫长,乃至会出现反复。

& ~, V4 o/ i0 s% ~& K1 }
  我们以为我国有大概实现此轮超等金融周期的软着陆,固然过程也比力颠簸些。在金融周期下半场中,最大的风险在于金融体系对三、四线都会的中小房企以及以房地产做抵押的中小企业的风险敞口。企业债务违约率和停业率将不可制止地上升,光荣利差将会扩大,但光荣违约互换市场将面对偏巨大的发展机会。

* d5 z2 @* B: e$ k# M: F' [
  人民币汇率有贬值压力,但总体是有序的、可控的。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差异、住民对国外资产的需求,以及当局对汇率颠簸幅度扩大的容忍度的进步使得人民币有贬值压力。

: |+ b+ L$ u9 u0 a  T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依靠信贷投放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做法好像已达极限。我们以为当局会加速推进经济改革并渐渐控制信贷,答应经济增速渐渐趋近5%左右的中恒久的潜伏增长率。结构性改革(包罗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土地改革等)的历程将会加速。

: H- ]& i9 [' L- f
  在以后一段时间内,财务方面的步调将会被更多的倚重,从而也为投资提供时机窗口。当局会通过当局和社会相助项目(PPP)来促进基建投资为经济托底。当局也会通过自身的加杠杆来负担部分企业债务,举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置换并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来“债转股”。当局也大概会增长多数会供地规模,发展都市圈和都会群。
' b  B& \- y% `- i9 v' X
  我们对中国宏观金融周期见解的紧张风险,是当局大概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而再度耽误下半场的到来。若房地产投资下滑锋利,再加上通胀也不高,当局大概不得不再次思量经济金融稳固而采取放松信贷的做法。但是,决议层显然已经意识到此类做法的空间越来越小,将来面对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大幅扭转信贷增速的大概性并不高。
http://www.simu001.cn/x11499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3-31 22:52 , Processed in 0.4595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