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急正在改变环球金融格局、经济格局和国际政治格局。好比,美国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之后,美国式的自由拙质器义受到了广泛质疑和品评。在环球经济与文化上仍然有着精良感的欧友邦家,由于金融危急与经济阑珊打击而失落。相对而言,坐拥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在全天下受到了新的关注,被视为拯救环球金融危急的紧张力气。
# a/ J+ \1 g. F |8 \( n
# |3 z$ ]5 z7 h9 V( Q国表里许多声音都在命令,中国应该到外洋去“抄底”,去收购西方金融公司的股权——这些公司曾被视为拙质器义的焦点,也是已往中国企业难以企及的。金融危急为中国资源投资外洋提供了机遇,但现实题目是:中国到外洋买什么?怎么买?要什么条件?这些题目对中国当局和中国企业的战略都是一个检验。; g. g8 H# f; M4 r( O
/ F$ T: E: k$ l! l8 y4 L已往几年,中国企业已经在走出外洋开始“购买”——买石油自然气、买矿产、买实业公司的股权。中国投资公司作为主权财产投资基金,则开发了中国对外投资的新范畴——外资金融股权。然而,中投公司迄今的对外投资险些是一团糟。第一笔投资就栽到了美国的私人股本基金黑石团体上。中投公司斥资30亿美元投资黑石,但停止2008年10月9日,中投投资黑石的浮亏已高出21亿美元,已高出投资额的70%。中投公司还以50亿美元投资摩根士丹利可转换股权单位,但至2008年9月18日,这项投资的浮亏已达23亿美元。1 s. t) L0 }6 {+ i6 q) S4 |
, H2 |# n& }6 b" L账面上的投资亏损是一个方面,但更值得留意的是,中投公司的投资都不含投票权,完满是一种没有话事权的被动财政投资。在我们看来,投资“美国拙质器义焦点”的这种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中国可以投钱,也可以蒙受亏损,但投资而没有投票权,相当于连克制进一步投资亏损的权利也没有,这对于中投公司如许的战略投资者来说,是极不公道的。
) d4 @4 a" o9 H- r8 s5 J; W% \4 N" z# X( Z# e( S+ s- z
主权财产基金的对外投资云云,企业投资是否会好一些?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安全客岁以238.7亿元人民币投资欧洲的富通团体,持股比例为4.81%,成为富国团体的最大单一股东。这项投资的亏损更是惨不忍睹。自客岁10月份中国安全入股以来,富通团体的股价已下跌逾95%,中国安全的投资险些三军覆灭,被迫要做巨额的资产减计。更让中国安全窝火的是,在富通团体以总计144亿欧元的代价将旗下大部门资产出售给荷兰当局和法国巴黎银行时,富通团体竟然未就分拆业务一事举行股东投票,身为第一大股东的中国安全竟然没有机遇表达权利!为此,中国安全表现,“将积极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乃至思量告状富通团体。( | z! o! |# J
5 A9 W6 k# G2 }5 `这种环境简直匪夷所思,作为掏了巨资入股的第一大股东,竟然根本没被投资对象当成一回事!然而,单纯的愤怒是没有用的,中投公司和中国安全外洋投资的遭遇,就是中国资源在面临西方金融巨头们时的现实。所幸,环球金融危急把这些国际金融市场颠峰上不可一世的巨头们打回了本相,原来它们也披着一张画皮,它们创建在泡沫上的资产也可以在刹时成为一张废纸。% O/ L$ M: i( T3 C
+ Z, t9 I& I; X0 a+ w* Y" Z& b( ?( C吃了这些亏,只当是交了学费。但学费不能白交,要汲取辅导,要长记性。局势幻化,山川易位,中国的资源再到外洋投资,有了比已往更多的筹码。但这也须要中国当局和中国企业从战略上想清晰:我们筹划怎样投资?可以开出什么样的价?要包管永恒的优点,就必须有富足的筹码。9 x9 t( r+ J. W* [1 l5 \
3 H) `1 R& Z9 h, l( j4 B2 o. o
终极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 d$ z0 x8 U+ e( D' [8 C0 e
! E1 p+ Z4 a# Q) T Y% @2 L岂论是中国当局照旧中国企业,在拿着资源筹码对外投资时,都须要作战略上的思量,不但要清晰本身的筹码,还要明确本身的开价。中国公司不但要有股权,还应该有投票权;不但要享有财政上的优点,还要得到法律与制度的恭敬。没有这些包管,谁拿着钱到外洋投资?假如不讲好这些条件,外洋抄底与愚笨无异,只会遭到更大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