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全球危机中的中国机会(从短期到长期逐步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举世金融危急意味着经济举世化的危急,其瓦解则意味着经济一体化的崩溃,这将直接威胁我国的根本优点,因此,我国应主动与积极地加入举世接济举措。
  N* P) F/ c6 m2 x; V! W1 p8 d: W$ k% A$ P
  我们有两种选择:订定长远的国际金融战略,从当前开始布局,为下一代人留下富足的发展空间;或是采取随机应变的跟随型战略。# k( r# {5 ]; U8 r. z
2 @1 m6 Q9 R) V' o+ B9 @' t2 q/ |1 y
  如果十年之后,巨额外汇储备仅只在财政上保本或年均增长几个百分点收益,而没有给我国开辟将来空间,这便是战略上的失败;如果着眼点是国家创新本事的战略投资,只要有非常之一的乐成率就非常值得。
# i2 ^  B$ n2 }' i! S  ]! m& {+ k! }# {8 l8 R$ l* d' p
  人民币、港币、新台币的融合将是经济上互利的最优金融制度安排,国际金融体系将演变为美元为主导、欧元与人民币为欧亚两翼的三元体系美国次贷危急引发的举世性金融危急是二战之后最为告急的变乱之一。它使1980年代撒切尔-里根革命推进的自由放任资源主义全面退潮,而国家资源主义卷土重来,并大概在一段时期主导公共政策。这种状态大概使掩护主义思潮仰面,自由贸易与市场开放受阻,对经济举世化产生倒霉影响。与此同时,国际经济与金融边界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厘革。
8 F+ L5 D% x0 {% u5 J1 K- L2 s, a+ d6 ?  ^% G6 G; d6 P/ n
  在资源管制下,我国根本未受国际金融效应波及,举世性金融危急给我国经济造成的打击告急来自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发达国家比力,现在我国的相对位置较为有利,这体现为:在宏观层面,发达国家全面接济金融机构以规复市场信心,而我国则是防范金融打击;在资源市场,各类公司处于财政窘境,而我们则是埋伏买方;在国际金融体系博弈中,欧攻美守,均拉我国以壮其势。
1 ?: d5 `. W1 T( S3 h5 h6 R+ e
) T( l+ R! u+ p/ S" A9 p( F6 s  总的来说,此危急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是怎样修补与调解原有的国际金融秩序;而对中国而言,这次危急给中国提供了拓展将来空间,由既定优点格局的被动继承者,变化为天下政治经济格局的建立性互助者的汗青性机会。
- R6 R; w2 `1 W8 K# J) s1 Q2 L- D
# t# v6 _* [2 }  当前的告急任务已往150年天下经济史的启示是:各国经济发展最告急的条件是经济举世化,以稳固的国际金融体系为底子的金融市场举世化则是经济举世化的核心;自金本位制瓦解后,国际金融体系作为全局性公共产物,多是人类筹划的产物,以三十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就会出现大的标题,必要举行调解或重组;金融举世化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举世资源举行跨期设置的市场机制,其危急意味着经济举世化的危急,其瓦解则意味着经济一体化的崩溃。2 R4 z7 m) ]8 z& o" f; {# d

" z5 y; |+ i5 e, G8 B  1970年代后期,国际金融体系完成了布雷顿固定汇率体制瓦解后的调解,经济举世化由此得以全面推进。究竟上,这一体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最抱负的外部情况。三十年的发展使我国融入天下市场,受益匪浅,成为增长最强劲的大经济体。只要国际金融体系再稳固三十年,我国将成为最大的收益者,将凌驾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经济举世化的倒退将直接威胁我国的根本优点,不符合我国的长远发展目的。因此,我国应主动积极地加入防止国际金融体系恶化与瓦解。
! f, J8 I, G3 W2 @. N2 ^# K
1 S7 o) Q$ B9 ?4 L7 P* _) |8 L: w  对于我国,这次危急的意义在于:举世金融市场的不稳固性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远远凌驾预料,依赖作为公共产物的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加入举世劳动分工、搭便车发展的期间将一去不复返;与1980年代后日本面临的局面相似,我国将不得不负担维持这一体制的部分本钱,外部情况厘革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大概非常巨大;我国的金融改革难以通过对美国市场的模拟复制到达,美满国内金融市场必须与改变国际金融情况精密联合。
0 h$ _8 m3 j8 z  }" f3 x
: V9 U  @' q3 [: M5 n" S* p; v/ [* S" E  标题在于:怎样建立性地加入国际金融体系的调解与重组?怎样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互动与博弈渐渐扩大我国的优点边界?怎样在举世金融市场的大调解中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短期目的与中恒久目的联合?
* Y& b. I$ @$ G& E, H" u& r, F* j6 e8 a
  面临大变局,我们有两种选择:或是全面思量将来发展,联合国际金融体制的厘革,订定我国的国际金融战略,从当前开始布局,渐渐创建与扩展我国经济边界相顺应的金融边界,为下一代人留下富足的发展空间;或是采取随机应变的战略,对美欧关于当前危急及国际金融秩序的发起简朴应对或零敲碎打地提出一些战术步伐。! T+ ~4 Y$ H0 v, N

# I# e$ ^9 `3 L6 M  显然,后者无助于我们渐渐建立自己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独立职位。在汗青上,两种选择均有前例。二战之后,欧洲从1950年代初欧洲重修时期的煤铁同盟开始,在1970年代初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机会创建钱币共同市场,直至本世纪初欧元区简竖立,都沿着富有远见的长远战略思绪渐渐推进,此中不乏反复和倒退,但大的方向始终如一,终于使欧洲市场相对独立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并大概成为修正国际金融体系缺陷的告急力气。
, k/ U9 w) z& _" x* C6 s8 A. J2 F  ?0 N$ [0 B5 S" m
  日本的例子则是相反。1980年代初,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开始开放金融市场。但日本政府真正关心的是维护原有的国内金融秩序和税收体系,在"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及以后的"日美金融市场工作小组"长达十年的多轮会商中,走一步看一步,缺乏通盘思考,未能创建一个稳固与动态的钱币金融体系,促收支口导向型的日本经济变化。二十多年来,日元汇率大幅升值、日本金融体系危急、资产泡沫幻灭、经济处于恒久荒凉都与之有相当的关系。' e" }- R4 m" B9 _4 k: I
+ T9 t. y3 [  ]1 b* j
  从国家长远优点计,当前的告急任务,是从推动创建表里均衡的经济布局的高度,策划我国在将来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空间与格局,以我为主,提出一系列的综合战略安排,即总体战略构想。只有云云,才华在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中找准方位,形成连贯的而不是抵牾的、团体的而不是琐屑的政策思绪,为即将睁开的多边与双边会商提出符合总体目的的具体发起与技能提案。5 `4 F2 k: I7 Z& l$ G9 C; F  v
- o1 T5 F9 I; Q8 l
  不可否认,在现在,形成并提出国际金融的战略思绪有诸多难处,好比"摸着石头过河"的履历主义式路径依赖、固化的部分优点格局、行政政府缺乏研究将来发展的内在动机、内向型格局与求稳心态、缺少体系的恒久研究等等。但这些困难并非无法逾越,关键在于决定者的前瞻眼光与政治刻意。
3 Z+ a- ~0 y0 H3 V, M, b+ v- I$ X# ~, P" U1 _- y1 x$ t
  短期:战略性投资我国比年来积累了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与二十多万亿元人民币储备余额的比例大抵为0.6∶1。这两项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告急资金泉源,但是,这种金融资产仅仅是埋伏的购买力,并不便是真实的国民产业,而且,随着将来商品与资产代价的上升,其相对代价将大幅贬损。这必要我们在得当的时间,以得当的方式和符合的本钱,将埋伏的购买力变化为真实国民产业。- Y, {/ A+ R" D

* b" W2 K) I: I; z5 X  B0 I# p  传统上,亚洲的公众与政府有很强的储备偏好,同时也有将储备等同于国民产业的倾向--然而,国民产业不但体现为物化的生产要素与产出总量,而且更表现在具有创新本事的人与构造之中。
8 @  `1 B# i8 k; A, N
8 m8 j7 T: R0 C6 j- S  迩来各方纷纷提出抄底美国金融机构的发起,从财政投资的角度看,这简直是数十年难遇的好机会。但是,财政投资并不应该是我国战略性金融资源关注的重点。如果十年之后,巨额外汇储备仅只在财政上保本或年均增长几个百分点收益,而没有给我国开辟将来空间,这便是战略上的失败。从更广阔的角度看,举世金融市场的剧烈变动为我国调解经济布局、进步创新本事、从中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产业过渡,以及增长国民产业提供了稍纵即逝的战略性投资机会。. R( F* }4 ~2 o4 @! n+ [- Z* B. X6 G

/ O& G: X2 ~$ j  在这次危急中,我们具备了战略投资的杠杆--丰裕的外汇运动性,同时也有了支点--发达国家全面接济市场的迫切必要。这是一次汗青机会,决定层应下刻意,拨付相当比例的外汇资金,既可以表明中国加入举世接济举措、维护全局性公共产物的诚意,也可以在共赢之上,大力放肆提拔我国的创新本事。- n. {/ ]+ o( Y

, E3 _0 h' k% G5 t  在这一方面,双边会商及举措弘大于多边会商,有很多事变可以做。
& n  B" F- k9 s$ X% e: @
+ o/ h/ c1 T6 B  @  应鼓励对美欧大型金融机构举行战略投资。固然中投公司对百仕通、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的投资遭受了一些品评,但在其时情况下也有其公道性,而这些较小投资是大规模进入市场的试水。应当将其纳入国家层面的双边会商,与当前西欧政府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注资举行一比一匹配投资,敏捷进入。
* X4 o* J+ Y5 v) x2 l9 i7 R: ]6 A4 v, O9 J9 k' z) w( n# c
  应大力放肆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并购或参股那些行业干系、现在陷入财政困难、但仍有上风(市场、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大型工商公司;支持良好的民营企业在资源市场与私募市场选择有创新本事的中小型公司,采取多种方式举行互助。4 i1 V) K# p8 x$ F

. R  g0 V. R/ d7 X' d: l  可从外汇资金中设置富足数额,通过有关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过桥贷款等多种方法,专门用于企业产权收购与互助;必要调解我国对资源项目外汇管理的多少规则,促进境外的产权交易业务。在与西欧国家的双边会商中,在积极加入接济举措的同时,要求对方放宽或取消其对于资源市场与私募市场产权交易业务的限定。$ O  ?# A: M, ^5 f  f
$ o' J. Q; A0 N; X
  还应鼓励国内企业及其他机构吸引发达国家的各类研发人才。
) i* K( k) l  M3 D* k8 M/ m
: E% f3 I( V7 C/ J3 ?  只要着眼点不在于资源回报的财政投资,而是国家创新本事的战略投资,只要有非常之一的乐成率就非常值得。
4 u8 d2 M# a3 I$ T
( A! e# L8 K1 d1 x% |) `  可以预料,即将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首脑会商及厥后的多边、双边会商,其核心议题之一是敦促中国、日本及欧佩克等国分摊更多本钱,维护国际金融体系。我国政府在多个场合表明白支持稳固现行体系、共度金融危急的态度,这符合国家优点。
* ?; V7 Q4 i' Z: x
) b$ o/ L1 S" L; k  但是,必要特殊关注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多种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向资产持有者转移的"市场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向政府转移的"公共道德风险",以及国际储备钱币政府向举世资产持有者转移的"国际道德风险"。我们必要学习与运用多种低沉道德风险的机制,比方,积极的多边加入大概起到某种较有用的外部束缚,而这种束缚由于信息、本事、法律、文化等停滞,难以有用地在双边之间形成;创建风险共担机制,设定各类限定与优先条件;要求在其他范畴消除藐视条款(如贸易、技能、资源市场交易业务)等等。
* @8 m+ U7 h  ~8 v' v3 y) u* P# F8 R
  中恒久:人民币地区化这次金融危急表现,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固性已成为最大的体系风险泉源。
! c6 L+ R( p# O! k" U
+ F( H  z' y* S+ v- A  无论自然界照旧人类社会,体系风险都是一种广泛的征象。它是一种稳固均衡退化到另一种较劣的稳固均衡的状态或过程。比方,在江河湖海,蓝藻与其他植物共生,处于稳固均衡。一旦水域的富营养凌驾临界点,蓝藻急剧疯长,挤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就会出现生态危急。美国次贷危急也有同样的特点。在缺乏外部束缚的情况下,以抵押贷款为标的物的衍生品急剧膨胀,占据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相当部分以致大部分,引发体系性风险。* L+ s" f' i% W1 G) H. Y: o8 q
2 q$ x( f* Q4 N/ e! y
  物种多样性则是化解或和缓体系风险的告急办法。金融史上,真正意义的金本位是"自然演进"的效果,以后的各种国际金融体系则是"人为筹划"的产物。任何人造产物都不可克制地有天赋的缺陷,体系风险总难以克制。因此,人类必须不停创新,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以减低体系风险。
5 U: [, F+ {! ~2 r3 o4 J, q. {1 _/ k: E  n4 c) n' |8 r
  1870年,美国的经济规模已和英国相当,但八十年之后美元才完全代替英镑成为最告急的国际钱币,此前不停是英镑的增补或"备胎"。1969年,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五年,欧洲就有远看法提出了欧洲钱币同盟的发起,颠末三十年积极才实现单一钱币的目的。现在,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根本相当,欧元告急在欧洲大陆及周边国家利用,在国际交易业务中约占五分之一的份额。欧元区的出现产生了竞争与选择,既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国际储备钱币的备胎,也为欧元区国家提供了规避体系风险的机制。
6 z: t1 S1 w5 v& h3 _4 b
7 _+ }' `6 D) r& f. V9 @) _  不外,欧元的根本标题在于,它创建在超国家协议之上,仅有成员国服从答应的道义束缚,而迄今为止告急国际钱币却都是由国家书用刚性支持。别的,固然发行欧元的欧洲央行独立订定钱币政策,但它有三个大的缺陷:欧洲央行没有末了贷款人的法定资格、没有对欧洲的银行实验羁系的权利(这两个权利属于各成员国央行及有关政府)、无权决定汇率政策(这一权利归成员国财政部长)。因此,欧元的远景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在短期内代替美元。
- |! Y4 t! @- k; [8 k
4 c- R: v! E  o6 d  ^  在外部情况无巨大厘革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将在将来三十年左右到达美国的规模。届时,我国很难再被动地依赖现有的国际储备钱币及其支持的金融资产。按名义汇率计,现在当地及港台三地的经济规模总和凌驾4万亿美元,占举世的7%,靠近美国(或欧元区)的30%。将来二十至三十年,三地经济总量将与美国、欧元区并驾齐驱,以致大概凌驾这两个经济体。
% J4 o" G  K! q3 S& w% z
/ n6 s0 m1 E1 }* C/ b9 [  人民币、港币、新台币的融合将是经济上互利的最优金融制度安排,国际金融体系将演变为美元为主导、欧元与人民币为欧亚两翼的三元体系,而三个大陆经济体的收益流将为该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持。别的、该体系再辅之以英镑、日元,形成相互竞争、增补的格局。在国际交易业务中,美元的比例将大概降至50%-60%,欧元的比例大抵进步到20%-30%,人民币的比例可望达10%,英镑与日元各占5%。这种局面不但可以或许减轻美元的太过负荷,低沉体系风险,而且在竞争中形成制衡,克制不负责任的劣币太过发行,扩大良币的生存空间,到达"良币驱逐劣币"的状态。- m2 y8 d/ Y  w9 R. p& T1 _) s0 w
* l, x! s# n' N1 ^* c+ L# n
  根据欧洲的履历,现在就应订定中恒久人民币地区化的战略规划,并渐渐落实。从前我们以为,国际金融体系的体系动荡是较迢遥的事,但这次举世金融危急给我们亮起了赤色警号,纵然仅从危急应对的角度,也必要提进步行准备。
9 t4 X- R* J. ^
1 h, n5 `" K9 [5 A* C7 A8 G" m+ Y* F  人民币地区化的关键是人民币、港币、新台币的融合。中恒久内人民币地区化是水到渠成的过程,难度远小于欧元区的建立。这是中国的家务事,无需他人置喙。在步调上,可起首思量人民币与港币的渐渐融合。名义上,港币的稳固由与美元直接挂钩的接洽汇率制度包管;但究竟上,1997-98东亚金融危急和这次举世金融危急中,中心政府都公开包管努力支持港币的稳固,扮演了对港币终极接济者的脚色。港币的远景肯定是与人民币融合。人民币的非全面兑换性并不妨碍两币先在交易业务及计量钱币上的融合。其次,研究人民币与新台币融合的方案与路径;在海峡两岸政治关系清静办理之上,渐渐实验。5 @8 q) P, P6 p- }

; Q4 G, I- G' P2 o; |2 K  D5 }  人民币利用范围扩大,这是人民币地区化的自然延伸。当前可以扩展人民币在官方储备与贸易交易业务中的利用边界。比方,扩大人民币在亚洲跨国机制(中日韩与东盟的钱币交换机制、大概的亚洲基金)中的储备金比例,鼓励周边发展中国家采取人民币举行双边贸易,对亚非国家的发展性优惠贷款可部分或全部采取人民币提供,用于对我国企业产物与劳务的购买。扩大人民币的资源交易业务边界。地区钱币必须由有深度和活力的金融市场提供人民币计价的资源品交易业务。在这一大框架下,研究上海金融市场的法律、税收、透明度、产物、机构等方面改善,以及对人民币地区化的市场支持,还可思考香港-上海亚洲金融市场轴心的建立与互动。
2 H. n9 |8 l# y! h- e
, ^' W# {& v$ P( `! L/ f% |  已往三十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受益于经济举世化,但是,我国又受限于既定的国际劳动分工,其经济边界、贸易边界与金融边界极为不相当。从根本战略优点出发,我国应与国际社会一起,防止国际金融市场瓦解,克制经济举世化逆转。同时,也要赶早开始战略布局,为将来发展拓展新边疆。
http://www.simu001.cn/x11471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2 22:43 , Processed in 1.0407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