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岁炎天引爆美国次贷危急,环球经济陷入一片恐慌。险些与此同时,中国许多书店的书架上摆出了一本名为《货币战役》的“类经济史”著作,它的作者宋鸿兵彼时正身处风暴眼——美国一家专门做房屋抵押贷款的机构。 ) | \7 k& f/ R4 t
. D4 R9 r4 k0 i+ F4 V
几个月后,宋鸿兵准备返国,却接到出书社的电话,告诉他之前安排好的全部签售、演讲运动都取消了,而且发起他“暂时不要返来”,先“避避风头”,由于有向导说这本书“头脑反动”。宋照旧返来了,在四川峨眉山“蛰伏”了一段时间,直至警报排除。) j; C% ~: i/ {. J8 q4 w
i4 x" h/ v k) t$ o “我显着写的是美国的事故,怎么中国人会以为反动?”宋鸿兵不解。更让他不解的是,《货币战役》一书里引用的质料“都是来自国会记录之类的公开资料”,却有人以为他在“捏造史实”。 " @* j$ t" R9 i$ U" P* e' _; v
/ {+ M; v. e& r4 H* f
“我并没有捏造什么,只是把被主流媒体过滤掉的东西找出来给各人看看而已。比如这次贝尔斯登的事故,主流媒体异口同声,‘美联储和摩根大通脱手相助’,究竟真是如许吗?贝尔斯登倒下了,为什么只有摩根大通一家提出收购?没有市场竞标,没有代价评估,在别人什么都不知道的时间,这起收购就已经公布了。” r% q$ K. p' d) a; n0 `5 p
& U3 f5 ^7 @; m5 t& B 美联储乞贷给摩根大通的来由是,“按规定,我只能乞贷给贸易银行,贝尔斯登是投资银行,以是不能直接借给它,只能让摩根去收购”;但是,就在收购完成的第二天,美联储就改政策了,以后对投资银行也可以开放借贷,来由是“为了不出现第二个贝尔斯登的悲剧”……“这就是潜规则!”宋鸿兵说道。 5 ^, L; T @! B0 Y& k/ N& t' ^& O
《华尔街日报》有句话倒是说对了:“贝尔斯登的老板在华尔街没有一个朋侪。”——1998年,美国有一家恒久资源管理公司失事,美联储找了十几家金融机构一起接济,贝尔斯登其时拒绝加入,“坏了华尔街的规矩,以是各人憋着劲整它”。别的,宋鸿兵以为这起收购跟1907年的田纳西矿业收购案很相似,背后有一个紧张的缘故原由:本日的摩根大通与当年提出收购田纳西矿业的老摩根银行都是美联储的股东银行。 ; ~! M$ a, x; C) G8 O$ x7 D
0 B4 H0 Z- ~% P0 h 固然被贴上“诡计论”的标签,但宋鸿兵以为本身只是换了个角度看标题罢了:“大部分人看到的东西都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而我却想看看幕布反面有什么。”
: ^* U, m5 H# H
, I* T2 B v: F; C “中国版次贷”今夏迈坎? h, ~4 B; R8 ~4 `# u- o
. _9 B! I! f4 x5 o# R- l9 E “中国版次贷”与美国次贷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的资金链从个人、家庭的环节开始断裂,而前者则从中小房地产商开始断裂。
, |1 N% l; O1 J5 i. n 过热的中国经济正在重蹈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的覆辙——这并非什么希奇论调,有争议的是,灾难性的结果可否克制?宋鸿兵的态度很明确,“这是早晚的事”,“如今看来,很大概就在本年炎天,中国会出现一次比力大的金融危急”。
6 B0 N4 K+ `* _* Q& f5 J6 V
q! S9 F3 Z2 c4 @3 s+ [0 b 危急来自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国际上,次贷危急不光没有平息,反而在升级——根据宋的判定,本年炎天美国将出现一波更大范围的违约,有更多的人还不上钱,这会直接打击国际金融市场,全部金融产物的代价评估都会出标题。 www.brjr.com.cn 5 h9 G1 e) }( }' M6 |
7 T# N! [) q2 E- P( q& { 而在国内,标题紧张会合在热钱和房地产上。“大多数在中国的热钱都是从外洋金融机构利用高倍杠杆贷出来的,它们的抵押品就是各种外洋金融资产,一旦这些金融资产剧烈缩水,它们必须抛售在中国市场的资产来抵债。”
8 E, J8 N' s% }, h' F5 P/ q另一方面,宋鸿兵以为许多中小房地产商将“挨不外本年炎天”:“这阵子我接到卖房子的短信和电话比从前多得多。看的出来,各人都在急着套现,这是欠好的兆头。”在他看来,大概发生的“中国版次贷”与美国次贷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的资金链从个人、家庭的环节开始断裂,而前者则从中小房地产商开始断裂,“中国老百姓现在还不至于完全还不起钱,但各人都不愿买房子了,这对资金不敷宽裕的中小地产商是致命的。” ) ^5 g, u/ C" @5 i. h, A
! T! k2 h( k8 a" Y: i0 `) L( \' s) z 房市和股市一样,最紧张的是信心。而信心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厘革的临界点就像水的沸点一样:“99.9度时,还看不出任何厘革,一旦突破了末了的0.1度,全部的水分子似乎得到暗示,各人一起做正六边形的循环。这是一种生理博弈,突破末了0.1度的变乱本身大概并不紧张,紧张的是机会。”
' f# s5 O3 R& ?5 A$ K, c* s( s* y+ m' }. e9 n
华尔街有句名言:当99%的股评家讨环境不妙,就是买进的时间;当99%的股评家都在欢呼牛市,就是卖出的时间。 4 A) b2 _9 ?% W" L# g y9 F
! b9 Y; D, }; Q/ [' G 2007年11月,中国股市处于汗青最高点附近,一家美国基金公司ProFunds Group用举措实践着这句话,推出了一只专门做空中国股市的指数基金FXP (Ultrashort FTSE/Xinhua China 25 Index)。这只基金紧盯中国25家最大上市公司(包罗中移动、中石油(17.29,-0.20,-1.14%,吧)、中国人寿(30.20,0.52,1.75%,吧)、安全保险等)的走向,当这25家公司的股票下跌时,FXP基金的净值就增长。它还利用了2倍杠杆效应:若这些中国公司的股票下跌1%,它的净值增长2%。
$ G+ r' p2 j' U8 [2 S% _, \) Z( R0 a4 x9 a; J
雷同做空中国的指数基金不止一只。宋鸿兵以为,它们“在生理临界点充当了导火索的功能”。 , I+ h; {9 A* z% C& I
( R2 ^4 k+ R2 _' n' Y; J9 E 它触发一系列金融地动
/ k( t( P, K! [- ~" Q' V6 h8 ]! [ b- s/ F l
对于中国,由于货币发行权把握在当局手里,要踩急刹车,“唯一能接纳的步调就是立即制止货币从紧的政策”。
$ m1 E+ V+ V; N- g2 T, R
, v6 m: f3 d1 _. z" y+ }' h 次贷危急要已往了吗?如果你这么以为,“未免太乐观了”。在宋鸿兵看来,“次贷很大概是多米诺骨牌中倒下的第一个,它将触发一系列烈度更强、粉碎力更大的金融地动,终极结果是天下范围的活动性过剩突然逆转为活动性紧缩的经济景气周期的巨变。天下经济的‘冰河期’大概不期而至。”
3 e: r" ]! t7 l
+ `2 Y5 {. r' _, u# W( T 次贷像一个巨大的倒金字塔。塔底是次级按揭贷款,约莫四五千亿美元,它支持着上面7500亿美元的债务抵押根据(CDO),再上面尚有更大的50万亿美元的光荣违约掉期(CDS)、合成CDO……一旦最底层的次级按揭贷款变成烂账,这个伤害的倒金字塔就会摇摆、倾斜、直至坍毁。 / T E7 u t. X% X# I
% S' [, C$ F4 l( `, q/ Z- T; x% K 债务的特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些按揭贷款和它的衍生品在整个银行体系中被交织抵押、高倍放大、反复衍生,一个债务人倒下去,就会拉倒一大片债务工具,“如今是几百万人同时倒下,谁能接济?” 4 y! n7 O5 S9 A* j8 q! b3 S
& L9 m, e, O, U) N. s7 P) @5 t 据宋鸿兵分析,这一波危急遇履历四个阶段。起首是次贷危急,详细的体现是房地产市场阑珊,就是我们如今已经看到的;接着是美国整个债务市场发生振荡和内爆、金融衍生品市场崩盘,本年大概会升级到这个阶段;再接下来是美元面对环球信托危急;末了是环球金融危急,由于美元是天下结算货币、储备货币,一旦被抛售,整个金融市场就全乱套了。 ; v2 F" K7 j4 }# T
" j& H2 q9 S- u4 [7 E* B" h$ W“如今的关键是看本年炎天我们可否抗得住一次大规模的违约潮。挺已往,就能逃过一劫;一旦抗不住,危急将急剧升级。”
0 J6 s8 Q; { \8 L8 g# [. u2 _7 j* S1 ~. ]7 \' }1 c w
如今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吗?宋鸿兵以为中国的环境比美国稍好点:“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有612万亿美元的盘子,紧张玩家是美国最大的15家银行,如今纵然他们想抛,也没人接,没人能帮他们分担这个风险”;对于中国,由于货币发行权把握在当局手里,要踩急刹车,“唯一能接纳的步调就是立即制止货币从紧的政策”。 # r' ]- Y. g: _% v8 T
; j6 y0 [9 _2 X9 M: ~
“《货币战役》说的都是知识”
, s0 b4 j3 R9 i
+ V, j+ r' T2 S 《英才》:有人说你是一个诡计论者,你怎么回应? ! B/ @$ A9 K( A7 q, I" A
/ Z7 q# s8 S; `. }7 M% @- e
宋鸿兵:我只是喜欢换位思索。我说的都是知识,并非什么高深理论。比如,美国宪法中对美元有明确的界说,20.67美元对应1盎司黄金(197,0.83,0.42%,吧),让美元贬值是要判死罪的,如今这个比例早被冲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中心银行和贸易银行不停在违宪。但是由于这些究竟从来不出如今主流媒体上,各人就以为这个标题似乎根本不存在。 # Q3 d5 @+ G# i4 }+ l6 M1 b
+ s3 S/ t* O+ D, G1 W$ m( {# U6 z
《英才》:《货币战役》的读者都知道你力挺金本位制度,但不少人以为金本位是一种掉队的制度,是“开汗青倒车”,由于黄金增长的速率赶不上当代人类社会产业增长的速率,实验金本位会导致“钱荒”?
o2 O7 t$ z$ E v4 A3 u/ ~( A% j8 S" T; h; d1 C
宋鸿兵:起首,从理论上来说,这根本就不是标题。如果看过弗里德曼《货币的祸殃》这本书,就会明确,金本位与黄金多少没有关系,哪怕天下上只有一盎司黄金,照旧不妨碍实验金本位,( c( e. I, [; ?! z/ i
$ }( E3 l. Q9 e r4 T1 u 其次,谁说黄金增长的速率赶不上社会产业增长的速率?这完满是一种错觉。美国200年来GDP的均匀增速不外3%,天下银行公布的全天下近50年来的GDP均匀增长率4%—5%,而黄金的产量增长约莫是2%—3%,中国从1974年到如今的黄金产量每年增长10%。 S: O4 F. V+ q; c9 Z' A* s& v3 ~% M
7 k' u0 {, C7 \4 Z5 @ “产业剧烈增长”是个错觉。确切的说,是纸币数量在剧烈增长。你的一栋房子,客岁值100万,本年值200万,阐明你的产业增长了吗?
& C) z0 J; w* m Q$ s. N
& @" ~ K# H1 _ 再说,纵然在劳动生产率进步之后,黄金相对实物增长稍慢,导致物价下跌,人民手中黄金的购买力增长,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啊。像铝、丝绸、纸张曾经是只有贵族才华斲丧得起的东西,如今大家都能买得起,岂非不是功德吗? 3 s8 u" d) T+ v
$ B+ ~2 l* w' ]8 q, L 《英才》: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现在全天下通行的制度,为什么你尽力反对它? ; }8 N6 E7 G" ^
% X2 I% `$ e) a" J 宋鸿兵:哈耶克说,部分准备金制度就是允许银行印假钱,我完全附和。究竟上,市场上流畅的货币只有3%是当局印的,别的都是贸易银行通过放贷创造出来的,这些根本就是“假币”。当这些钱被花出去的时间,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是掠夺人民产业的最好本事。就像你把钱存在保险柜里,天天有人来偷一点儿,不是当局而是贸易银行在偷你的钱。中国这一波的通货膨胀就是2002年到2003年过分放贷引起的反应,其时间正是中国的房屋贷款开始鼓起的时间。 ! z) Z- H5 M! g0 z' ]5 ]' @
, l2 r9 n, n5 Y& f
如果实验金本位,一旦银行过分放贷,立马就碰面对挤兑的伤害。而如今只要多印钞票,就能包管银行不倒闭,但这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0 O" l+ X, q4 `& E* l& m C
/ t" Z; {6 P$ L" g6 U
: @- _6 Z( S4 ]$ U《英才》:你在书中提到中国应该把外汇储备拿来买黄金,但这无疑是不实际的。# I* K( D. Z5 n* k R6 h
% A( W5 L. s% ^5 h+ V4 r1 C 宋鸿兵:撇开能不能,先来看看该不应这么做。从客岁到如今的8个月内,由于人民币升值丧失的外汇已经到达1034亿美元,相称于被打沉了80艘航空母舰。如果其时我们手上有3500吨黄金,美元贬值对我们就没有影响,由于美元贬值的部分就是黄金增值的部分;如果有6000吨黄金,每个月还净赚50亿美元。 , n* U1 P* V: z/ {" G
+ A: [# ~$ o5 P( d; {" Z 再来看能不能的标题。固然,央行直接去买黄金肯定不可,这是个政治标题。我的想法是“藏金于民”,让它变成一种贸易运动。印度老百姓每年还买800吨黄金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买?现有的货币政策把老百姓逼得没有选择余地,投资房地产、股票,要遭受巨大风险;存银行,又要忍受通货膨胀的丧失。
7 h& S, |* v5 K+ \& X
5 c5 S" i' Y: X! ~ 《英才》:梁文道在凤凰卫视的一档节目里说,《货币战役》这本书80%的内容与一部叫《Money Master》的美国记录片相似?
{" [: u7 F( r3 e5 {
8 e9 O6 ]" { T5 `, e4 \" C% B 宋鸿兵:很简单,你把那部记录片翻译成中文,对比一下就知道了。那部记录片是1995年拍的,此中引述了8本书的资料,你看看《货币战役》引用了多少资料?我怎么大概根据它写出这本书,只不外各人的信息泉源比力划一罢了。再说,我书里写的许多1995年之后发生的事故它不大概提到吧?比如亚洲金融风暴。 1 P) p- K# x/ v2 g* W7 }
! Q5 D+ n0 S2 V$ L' M9 I( L2 R# D9 |9 q 《英才》:《货币战役》把美联储界说为私人银行,但不少业界人士以为它不能算私人银行,由于它印钞所得的铸币税收入绝大部分都给了美国财政部,私人股东大概只拿6%。 + I3 g9 ~+ D' d; r: H$ e& D& Y) G
4 | W5 I1 [ S4 }5 L+ { a
宋鸿兵:公有银行要满意两个条件,股票全流畅、有羁系。美联储的股票根本不流畅、不生意业务,都是家属继承的;多少年来没有人审计过它的财政报表,如许也能叫公有银行? 8 S9 { `% [3 K" `# Q" ?
& B- Z/ M3 l- | 再说铸币税收入,对美联储的股东来说根本微不敷道。他们最大的长处是拥有利率厘革的市场先知权,这项权利能带来多大的长处?稍有知识的人都会知道。 0 k# g- F1 T0 S% k) Z
+ ~$ G% y1 ?# ^4 M
宋鸿兵观点
# H+ [+ v' z$ v9 |& h& i9 {' ^; T1 T! A) b( s! J7 a
从客岁到如今的8个月内,由于人民币升值丧失的外汇已经到达1034亿美元,相称于被打沉了80艘航空母舰。如果其时我们手上有3500吨黄金,美元贬值对我们就没有影响。如果有6000吨黄金,每个月还净赚5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