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择要】 2007年5月12日,徐伦忠给西安分行一位负责人发手机短信,称因其老婆受伤近期不能上班,短信发出后,其手机不绝处于关机状态。5月15日上午,徐伦忠给光大银行总行有关向导打电话,称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短期内不会返国,并拒绝告诉接洽方式。当时,国家审计署正在西安分行举行全面审计。此时徐的不辞而别引起了光大银行高管层的警觉和器重,光大银行迅即举行了观察,发现徐伦忠在2007年5月12日利用2004年擅自管理的私人护照,在事前没有向总行推行任何告假报批手续的环境下,擅自脱岗出境。随后,光大银行总行委派专门监察组对徐伦忠及西安分行信贷资产举行全面查抄,查抄开端发现,徐伦忠在对某家公司贷款中有授意、指令运动,形成了1.19亿元大额不良贷款,光大银行面临巨大丧失。
8 t, E( z% N" P
, E, A3 T. F- \' {& @- g6 T5 [* Q# V$ R9 ], M
; _ E. o% B& p 正在澳大利亚享受阳光海滩的原光大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徐伦忠肯定没有想到,他对光大银行的告状让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大概今后,他将与安逸的生存说“再见”了。
1 w" I0 D; L9 c! v' |; {$ ?/ \( a6 w
6 v+ f6 @4 g9 v/ o# }2 _ 徐伦忠所为为什么?
; a+ u6 @) Y5 k4 F3 r5 Y
& w7 H+ y2 D2 d1 x 事变还要追溯到2007年8月21日,光大团体举行全体系增强内部管理工作聚会会议,向光大团体各地部属机构转达了10起严峻违纪违法案件。此中10大案件之首就是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原行长徐伦忠案件。
7 b6 W2 Y/ X2 G+ Q2 D; m; Q7 q: o0 |0 {' `! R3 ^
2007年5月12日,徐伦忠给西安分行一位负责人发手机短信,称因其老婆受伤近期不能上班,短信发出后,其手机不绝处于关机状态。5月15日上午,徐伦忠给光大银行总行有关向导打电话,称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短期内不会返国,并拒绝告诉接洽方式。当时,国家审计署正在西安分行举行全面审计。此时徐的不辞而别引起了光大银行高管层的警觉和器重,光大银行迅即举行了观察,发现徐伦忠在2007年5月12日利用2004年擅自管理的私人护照,在事前没有向总行推行任何告假报批手续的环境下,擅自脱岗出境。随后,光大银行总行委派专门监察组对徐伦忠及西安分行信贷资产举行全面查抄,查抄开端发现,徐伦忠在对某家公司贷款中有授意、指令运动,形成了1.19亿元大额不良贷款,光大银行面临巨大丧失。2007年7月19日,光大银行总行给予徐伦忠行政开除和开除党籍的处分。
3 x, ~* h* s0 g& C, q8 T3 O+ ~. e: d3 m) _" n& l c, y
厥后,身在澳大利亚的徐伦忠向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2008年4月22日,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驳回徐伦忠全部申说哀求的裁决;徐伦忠不平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通过状师向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提告状讼,并提出四项要求:/ e1 s* W3 e- g5 k6 ^
3 K1 |( J+ |" U$ R
一、要求撤消被告给予原告行政开除处分的决定,为原告规复光荣,消除影响;
. L& L& z% _- m ]$ r* D/ X+ v) H U' _# s* @% p; s4 Z& m
二、要求规复原告劳动关系并给予安排适当工作;
, X5 A7 ^- \8 _6 F
& [! Y8 U. b# \7 \) c 三、要求按规定付出原告应得薪金收入(包罗企业年金);2 x, C5 n" P b5 p* x4 X) ]9 t
7 |/ O' l( X/ _: Y! }, ` 四、诉讼费由被告负担。( r, P) L' B$ ^1 R6 [4 A
5 b. g6 [3 [! x3 V v6 A
徐伦忠诉光大银行后,光大银行内部可谓一片错愕:徐伦忠给银行造成了一亿多元的不良贷款,在国家审计署审计过程中擅自离岗出境一年多,为什么还可以大概“义正辞严”地告状银行?徐伦忠所为究竟为哪般?
( z+ w2 W# L9 ^
* N6 N7 J. D( U$ t/ _: A% t6 L5 b 对此,有熟悉徐伦忠的人士以为,徐伦忠不懂英语,在国外也没有得当他的工作,因此在澳大利亚的生存并不快意。徐伦警告状光大银行的目标在于探索光大银行对他这一案件的态度,假如光大银行的反应没有那么剧烈,则徐伦忠就可以返国。8 U9 x* G+ ^9 r$ A6 g
4 T, j6 I* k* i# ]7 b7 n4 N# M# i
更有熟悉光大企业文化的人坦言,徐伦警告状光大银行,实际上就是光大企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在光大,很多人际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另一方面,恒久以来光大内部管理松懈,一些案件的处置惩罚闻名无实,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的居多。在光大团体客岁8月召开的内部管剖析议上,光大团体、光大银行现任董事长唐双宁对于光大的管理曾举过如许一个实例:光大银行某分行利用矫饰发票或用途不实发票报销上千万元,光大银行总行派出观察组多次观察属实后,却仅给予了当事人2000元罚款的处罚。2000元的处罚还不敷观察组一名成员一次观察的机票费用。这种黑白不分的企业文化的腐蚀,也作育了光大银行内部一些干部员工把违法、违规看立室常便饭、不以为然的头脑定式。云云也就难怪徐伦忠会感觉对他的处置惩罚冤枉,告状光大银行了。4 x. P0 k2 q/ K8 k$ a! c5 `5 j
; L8 C5 u- V7 e% a9 d% f
董事长为何要指挥三次?
: O2 \' t+ u3 b5 g
# o9 y, A( s9 i/ s5 x 对于徐伦警告状光大银行案,光大团体兼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先后三次作出了明确指挥:8 w( W+ S9 O3 V& \0 [: i' V# ~
4 Y0 @2 \" A, w8 | 第一次,3月31日,唐双宁在《关于徐伦忠诉光大银行劳动仲裁一案开庭环境的陈诉》上指挥:受理自己就是天大的笑话。不能手软。要向当地政法委陈诉。
7 J5 A# F; | v% [% R* q; u! i9 |" a. Y' e5 Z0 y
第二次,在当光大银行收到法院寄达的告状状,对于徐伦忠的诉求,唐双宁再次指挥:徐伦忠如许一个应当受到党纪国法严肃处置惩罚的人竟然诉光大银行,真是岂有此理!请有关部门重新研究,主动出击,商司法构造依法处置惩罚,不能手软。. W; G8 Z: e5 e% M% w( ?
4 u& U4 O9 c% U9 r! [
第三次,在媒体披露了徐伦忠状告光大银行一事后,唐双宁再次指挥:我已第三次指挥,肯定要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待。不能就事论事,要把徐伦忠案作为管理工程的突破口。并请明确职责分工,指定职员详细负责查清。/ d1 H# H$ ^7 N. H1 e1 C
! R0 F( S" v8 t6 N; O; w 徐伦忠是客岁五月离境出走的,客岁六月,党中心、国务院决定委派唐双宁“空降”至光大团体任董事长、党委书记。两人大概从未谋面,素不相识。那么,一家资产近万亿元、员工两万多、部属公司数不清晰的团体公司在改革重组的告急关头,是什么值得董事长指挥三次?是徐伦忠西安分行行长的职位?还是1.19亿元的不良资产?
" D" J; A' T; H+ K: o6 K* G4 a- C( |& t
大概这些都不敷以成为让唐双宁器重的来由,纵然是徐伦忠状告光大银行这件事,也不敷以让唐双宁作出三次指挥。而唐双宁对此事故高度器重的缘故因由,在他的第三次指挥中已经明确的表现了出来——要把徐伦忠案作为管理工程的突破口。
7 M q, k2 m! v# a F
( D4 J7 r4 k5 } 客岁8月21日光大银行召开的内部管剖析议上,刚刚就任光大团体及光大银行董事长的唐双宁就绝不讳言地展现了光大体系案件高发、频发的态势和内控程度单薄的题目。至2007年近三年内,光大团体体系共查处大的违纪违法案件24起,此中重特大案件6起,涉及责任人594人次。当天会上转达的10起典范案件,涉案金额就达13.25亿元,造成直接经济丧失6397万元,形成不良贷款1.19亿元。在这些案件背后,一些尚未被查处的、隐性的违法、违规运动也在不停腐蚀着光大,直接影响着光大的发展。为此,在上任之初,唐双宁就将“管理工程”明确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光大改革“五大工程”之一。而对徐伦忠案件的三次指挥无疑表明,唐双宁所提出的“管理工程”绝对不是针对某个详细案件。真正值得唐双宁作出三次指挥的是光大不良的企业文化。
- S" z4 i5 |! C. e: n% C( x0 z0 v, w7 D
光大捉住徐伦忠案的潜台词 9 ?* c- p' ]4 `& i
" a, g5 `; x7 j- E% P( h, N o 在光大银行接到法院寄达的徐伦忠诉光大银行告状状后,唐双宁作出指挥,光大银行建立了工作小组。7月15日,光大银行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徐伦忠诉光大银行案。党委会上,唐双宁再次夸大:第一,对于徐伦忠案肯定要严查到底,变被动为主动,变倒霉为有利,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待;第二,徐伦忠题目不但仅是一个单纯的案件,要以此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管理工程建立。聚会会议责成光大银行有关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认真加以落实。
8 U& b/ T6 ?8 m/ z# v6 X# e# g. j( p3 R! s. g/ S: Z
大概人们对于徐伦忠诉光大银行案的分析不无原理,徐伦忠的诉讼简直是在探索。当光大银行开始正面回应徐伦忠的告状后,徐伦忠撤回了诉状。与此同时,光大银行却在预备告状徐伦忠。看来,还是邪不压正。6 o* O T! j# H m4 _. ^4 G
! r8 r& u1 B8 E3 L8 w
那么,光大捉住徐伦忠案的潜台词是什么?; J9 N& \0 B7 j/ J' b! y
& ^8 m. h V9 ~1 O" j
客岁8月光大银行内部管剖析后,有媒体援引一位熟悉光大团体人士的话说,很多人都以为光大团体改革重组的重要难点是财政题目,实际上疏于管理才是光大系衰败的真正病因,不良的企业文化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让想干正事的人干不成事,而干坏事的人却频频得逞。而这也正是光大捉住徐伦忠案的潜台词。
" L7 b% b0 S) b* C k: ?( z3 H7 X+ B: m5 R5 L9 t/ ?/ e
对于重塑光大,唐双宁曾经做过如许一个形象的比喻: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外部环境是泥土。假如说在光大重组中通过梳理包罗新老股东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光大这棵大树已经具备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话,那么现在,唐双宁已经从管理这个“枝”入手,开始通过对光大这棵大树不良枝蔓的修剪,徐徐美满“干”和“根”,并使光大这棵大树再次抖擞生气。# X; [! y+ D/ [$ D
; P: j8 _' c6 G4 B, y# }& y9 v) ]7 o
而从别的的一个角度上看,在唐双宁“空降”光大后,很多人士包罗一些网络留言和媒体都在推测,唐双宁“空降”到光大的任务就是尽快完成光大重组。现在,光大重组的各种最复杂的预备工作已经完成,唐双宁对社会已经有了一个交代:光大证券上市已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光大银行重组上市题目已经上报证监会,光大实业团体已经挂牌,光大金控团体建立已理清思绪。而唐双宁在徐伦忠案中的倔强态度已经明确地表明:在光大,唐双宁所做的事变绝对不但仅是管理光大银行的财政重组题目。这无疑彰显了光大高层在痛定思痛之后,严格内部管理的刻意,通过管理工程建立,加速推进上市进程中与规范、透明的公司管理制度相接轨。
. w6 x3 b+ X& X
4 H& d0 G7 ^7 j$ t0 A 人们当可信任,“徐伦忠征象”在光大将可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