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张五常:权力引起的通货膨胀,重温这篇15年前的旧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迩来越南经济危急引起许多朋侪的关注,盼望张五常教授予以品评。张五常教授表现,中国曾经走过的门路,就是越南正在走的门路。这篇1993年提示中国怎样管理其时严厉的通货膨胀的文章,已经包罗了本日越南怎样管理如今窘境的答案。众所周知中国是怎样摆脱当年的危急的,那就是越南本日能幸免于难的办法。" t  I/ A8 d  U* f& y3 K

0 d  d, v1 d4 F为此,特别重温这篇15年前的旧文。: x* l1 c' H/ ?( W% ^
) Q- R  C! E; F  R% k1 T% D
(1993.05.21)权利引起的通货膨胀
: R# P3 o6 C+ L: B" x. i$ O! Q
# r# \  M2 I( g) `3 U  不久前,中国大陆公布近期的通胀数字达百分之十四以上,有急速上升的趋势。这应该不是消息。一年以来,人民币对港币的市场币值下跌了百分之四十。春江水暖鸭先知,百分之十四的通胀率应该是低估了的。
2 [6 h' ]1 A; k' v- l, _
8 S, B1 I  U; ~  中国政府发表通胀数字的那一天,《南华早报》的记者以电话找我访问。我见标题告急,就担当了。翌日该报大略地报道了我说的几个片断,看来很不起眼,但由于我的意见与众差别,引起不少外国传媒的爱好,就又先后简短地回复了他们一些电话及电视的访问。厥后我想,外国的传媒怎样说无关告急,告急的是香港和大陆的朋侪要知道根本的标题所在。
* v  a9 V- P5 S0 r- c8 e
/ u+ ~! S1 ?$ t& W. i  一样平常经济学者都同意,通货膨胀是货币量增长过多的结果。颠末了二十年的货币理论大辩说后,这个结论是一样平常性地被担当了的。但很不幸,中国的通胀标题却非货币量增长过多那么简朴。其根本困难有三点:
4 B4 F  M* ~( G  F+ P7 s+ M' P( I+ ?) m. G$ @
  其一,在本日,中国尚有不少企业是国营的。在某程度上,国家要对这些企业负责——负部门投资、负债、付出等等之责。对于办得头头是道的国营企业,政府大可置之不理,但不事振作或长期亏损的就成为政府的负荷了。无论怎样说,国营企业从来没有可取的表现,而本日在私营企业大行其道、节节进迫的情况中,国营更显得手忙脚乱了。固然,有了私营企业的到场竞争,不少国营企业发愤图强,此中更有不少以股份制转为私营化的。但在这个从「国」转「私」的过渡期间,政府在某程度上还是要对国营企业负责的。
. Z( v, i3 G: a  u6 m2 A2 a- F. n
  其二,也是在这过渡期中,中国的官商数之不尽。高官有权利,其子弟因而有向国营银行乞贷的本事。我不反对官商的盛行,由于我以为这是经改期间无可制止的。几年前,我曾频频发起,为了促进改革,中国政府应该给予他们「利益」,以资产变更他们的特权。而近两年来,如许的财产大转移与日俱增;但我担心的是,本日看来,有大权的官商所得的「利益」好像是无了期的。以得当的产权变更特权是正着,但特权必须跟着取缔,而政府只应以产权,而不是以借贷权来「生意业务」的。: o5 R! d) F1 O6 A, Y

* L" q9 u0 v. q; f0 v& M2 Q  其三,中国的「中心」银行是人民银行。长期以来,这银行是一个「出粮」机构,或是一个付出机构,与我们所知的贸易银行的性子大为差别。作为一个政府之付出机构,「行」在江湖,身不由己,国营企业的资金不敷要付出;地方政府的经费不敷要付出;高干或其子弟权大,有所要求,也是要应酬的——更况且国营银行的官员,也可以从中得到「利益」。/ y6 @& I( e  `/ l2 G& o; H
& i, ^# M2 f2 U1 Z
  在上述的情况下,要控制货币量的增长率,或要控制「银根」,难乎其难也!就算国营银行的主事人深明货币之道,大公无私,他们也要逼着为责任而付出,为权利而「应酬」。# I( Q; u  R7 ~! f  f

( M! e' {* K& a/ W5 e  很显着,在雷同上述的范围条件下,中国现用的压抑通胀办法不是控制「银根」,而是增长代价管制,或束缚企业的投资及干部的斲丧。这是个「搬起石头砸本身的脚」之举。在一九八八至九○年间,他们用过这些办法了,屁滚尿流。前车应该是可鉴的吧。% P. b3 z4 u, t" `+ b# G6 e9 z" a
  u6 T4 d( \; R. Q" P" g
  中国的通胀标题不是由于有关的领导人不知道要控制货币的增长率,而是由于要控制也不可以大概。在本日经济开始欣欣向荣的情况下,他们应该知道:管制代价及斲丧,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不可取也。他们也应该知道再不能走转头路,而大事改革银行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治本办法,是只争旦夕的事,是识时务之举。
) u, G7 ^, z4 f4 j: t/ e  s4 q8 q5 w/ G
  应该怎样做,中国的领导人是清晰明确的。且让我在这里替他们列下一个备忘录吧:
4 V2 [1 }7 @7 E; q  v/ O* y& o  y0 u! ^" F3 I5 A3 a# D1 J  M
  (一)将人民银行的总行改为中心银行,无权「应酬」,无权付出,只有权利控制「银根」。在有严谨可靠的统计数字下,货币量的增长每年不可凌驾百分之二十。(这个远比先辈之邦为高的增长率,用之于大事改革的中国,是可以担当的。)4 @, n% o0 D6 x
' ?/ Q3 x6 J2 X1 V; Y/ P/ L/ q2 U) s
  (二)将全部人民银行的分行,及别的国营银行,改为贸易银行——不妨向外资招标认购,赚取他们一大笔钱。
3 n4 x2 q; C% f: d/ \, n) H8 a3 A9 c: d% y/ R4 Y6 L2 F
  (三)加快国营企业的私营化,使这些企业及地方政府自尊盈亏。! A& W% I8 j1 j. B8 X) z' K$ S
+ i6 U$ e( j% H( }) T2 ~
  (四)从速改善按揭的法例,使贸易银行能以按揭及投资的可行性作为借贷的准则,而不受权利借贷的干预。
" k+ _8 V  H/ _! V$ J/ T
+ X- L3 Q5 O6 y! a& U9 }  (五)取消全部外汇管制,由于这管制一日存在,贸易银行就会实行官商勾结也。$ d* C& A. P$ w! a) r3 j5 e6 p4 H

; V0 b  k2 c. v+ W, Q  让我再说一次。控制通胀最可取的办法是控制「银根」——间接或直接地控制货币的增长率,但在如今中国的银行制度下,这点他们难以办到。. ]$ d7 f" i! j: p

7 T! y( V) e2 c% q9 |# g  中心银行要不卖帐地、不付出地控制「银根」;别的银行贸易化了,借贷就只能从资产的按揭及投资的可取性来决定。官员的权利不妨用产权「买」去,但买了之后,权利就应该注销。而最告急的是,产权可以乞贷,但官权无论多大,是不应该用以乞贷的。中国的银行制度一日不改变,以官权乞贷或以国营企业要钱之事就无可制止。如许一来,中国就变得「天下轮替转」,时而「放」而通胀,时而「收」而不景,而在放、收、放、收之间,资源的浪费就惊人了。十四年来,中国在产权上的改革及市场的开放,使人刮目相看,也令我深感敬佩。不幸的是,他们的银行制度没有跟着改革的潮水走,还是依然故我,是与改革了的别的制度脱了节的。很显着,这个银行制度是应该立即瓦解而重组的。
http://www.simu001.cn/x11419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00:36 , Processed in 0.8765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