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马克·塞勒尔2008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马克是对冲基金Sellers Capital Fund的首创人,曾在晨星公司担当首席股权战略师。; q/ j! d5 Q3 I5 X5 ~
在演讲中,他说:我不是来教你们怎样成为一个巨大投资者的。相反,我是来告诉你们,为何你们中只有少少人敢奢望成为如许的人。如果你花了富足的时间去研究查理·芒格、沃伦·巴菲特、布鲁斯·博克维茨、比尔·米勒、埃迪·兰伯特和比尔·阿克曼等投资界巨子,你们就会明确我是什么意思。5 f7 K' `$ _/ l% Q
马克·塞勒尔以为,至少有7个特质是巨大投资者的共同特性,是真正的上风资源,而且是你一旦成年就再无法得到的。究竟上,此中几个特质以致丝毫没有学习的大概,你必须天生具备,若无就今生难寻。# D( f0 a Y0 s; P9 f
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本领。- [% B% ^" j5 p; Y: v3 Y4 m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当1987年10月19日这天到来的时间(汗青上闻名的“玄色星期一”),市场彻底瓦解,险些没人有胆量再买入股票。而在1999年(次年便是纳斯达克大崩盘),市场险些每天都在上扬,你不会允许自己卖掉股票,由于你担心会落伍于他人。
+ x! }. l$ v3 i9 R+ Z绝大多数管理财产的人都有MBA学位和高智商,读过很多书。到1999年底,这些人也都确信股票被估值过高,但他们不能允许自己把钱撤离赌台,其缘故原由正是巴菲特所说的“制度性欺压力”(institutionalimperative)。( ^2 [, l$ P; d& K, E+ \, P- t
第二个特质是,巨大投资者是那种非常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得胜欲的人。
: A* t+ W$ J! [9 S他们不光是享受投资的爱好,投资就是他们的生命。
( s4 y: K/ q- I x他们朝晨醒来时,纵然还在半梦半醒之间,想到的第一件变乱就是他们研究过的股票,大概是他们思量要卖掉的股票,又大概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将面对的最大风险是什么以及怎样规避它。
* y: j8 K& C0 F$ ]他们通常在个人生存上会陷入窘境,只管他们大概真的喜好其他人,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对方交换。他们的头脑始终处在云端,空想着股票。不幸的是,你们无法学习这种对于某种东西的执迷,这是天生的。
8 u3 q* G/ `' `% A: i如果你没有如许的欺压症,你就不大概成为下一个布鲁斯·博克维茨( Fairholme Funds的首创人,选股思绪深受巴菲特影响,组合会集、低换手率、很少越界)。
' C/ |. r9 i% P# r7 {6 r6 ^4 y; _第三个特质是,从已往所犯错误中汲取教导的剧烈意愿。 p8 s0 Q: f* i: X0 X
这点对于人们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让巨大投资者脱颖而出的正是这种从自己已往错误中学习以制止重犯的剧烈渴望。大多数人都会忽略他们曾做过的愚笨决定,继续向前冲。
1 r8 n: x9 F% Y我想用来形容他们的词就是“克制”(repression)。但是如果你忽略昔日的错误而不是全面分析它,毫无疑问你在将来的职业生存中还会犯相似的错。究竟上,即便你确实去分析了,重复犯错也是很难制止的。* A' A4 \+ b* r- `- t
第四个特质是,基于知识的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 C8 \9 P- {: Q( k% O6 c! T; T7 g
大部分人都知道美国长期资源管理公司(1990年代中期的国际四大对冲基金之一,1998年由于俄罗斯金融风暴而濒临休业)的故事,一个由六七十位博士构成的团队,拥有最精妙的风险分析模子,却没能发现过后看来显见的标题:他们负担了过高的风险。
/ S) O) f s: I- f) P& v他们从不绝下来问自己一句:“嗨,固然电脑以为如允许行,但在现实生存中是否真的行得通呢?”这种本领在人类中的常见度大概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高。我信赖最精良的风险控制体系就是知识,但是人们却仍会风俗服从电脑的意见,让自己安然睡去。4 e6 ]8 C3 g; q3 U4 t
他们忽视了知识,我看到这个错误在投资界频频上演。
- |" d% d- x2 Z第五个特质是,巨大的投资家都对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怀有绝对的信心,纵然是在面对品评的时间。# {7 k2 ?: N# y; B+ h
巴菲特对峙不投身疯狂的网络高潮,只管人们公开品评他忽略科技股。当其他人都放弃了代价投资的时间,巴菲特依然岿然不动。《巴伦周刊》为此把他做成了封面人物,标题是“沃伦,你哪儿堕落了?”固然,过后这进一步证实了巴菲特的智慧,《巴伦周刊》则变成了完善的反面课本。
& b9 T3 X4 p A就个人而言,我很惊奇于大多数投资者对他们所买股票的信心之薄弱。根据凯利公式,投资组合中的20%可以放在一支股票上,但很多投资人只放2%。从数学上来说,运用凯利公式,把2%的投资放在一支股票上,相称于赌它只有51%的上涨大概性,49%的大概性是下跌。* m3 k9 p. J! a
为何要浪费时间去打这个赌呢?这帮人拿着100万美元的年薪,只是去探求哪些股票有51%的上涨大概性?简直是有病。
; [/ m( Q7 w. p5 B2 a第六个特质是,左右脑都很好用,而不光仅是开动左脑(左脑善于数学和构造)。( d7 y2 V4 d& J5 ~ b) P! s
在商学院,我曾经碰到过很多资质聪颖的人。不外主修金融的人,写的东西一文不值,他们也无法创造性地对待标题,对此我颇感震动。厥后我明确了,一些非常智慧的人只用一半大脑思考,如许足以让你活着上驻足,但是如果要成为一个和主流人群思考方式差别的富有创新精力的企业投资家,这还远远不敷。, D9 `4 s7 e0 b% }( e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右脑占主导的人,你很大概讨厌数学,然后通常就无法进入金融界了。以是金融人士很大概左脑极其发达,我以为这是个标题。我信赖一个巨大投资家的两边大脑都发挥作用。
6 e. M3 ]7 r0 N5 }% y0 X作为一个投资家,你必要举行盘算,要有逻辑公道的投资理论,这都是你的左脑做的变乱。但是你也必要做一些别的的变乱,比如根据玄妙线索来判断该公司的管理团队。你必要静下心来,在脑中勾画出当前情势的大图景,而不是往死里去分析。你要具备幽默感、谦卑的心态和根本知识。
* y! T7 P- F: D/ Q$ R另有最紧张的,我以为你也得是一个好的写作者。看看巴菲特,他是商业天下里最良好的写作者之一,他同时也是古往今来最好的投资家之一绝非偶然。如果你无法清晰地写作,我以为你也不能清晰地思考。如果不能清晰地思考,你就会陷入贫困。
$ @2 n: E$ e) }; s, `) o很多人拥有天才般的智商,却不能清晰地思考标题,只管他们默算就能得出债券大概期权的代价。! r/ q3 g* ]/ @2 D: @% I
第七个特质是最紧张同时也是最少见的一项特质: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绝不改投资思绪的本领。
o" `" F% X% R! S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绝不改投资思绪的本领。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险些是不大概做到的。
* C- `* h+ N; N当股票开始下跌,人们很难对峙蒙受丧失而不抛出股票。市场团体降落时,人们很难决定买进更多股票以使本钱摊薄,以致很难决定将钱再投入股票中。人们不喜好蒙受临时性的痛楚,即便从长远来看会有更好的收益。4 `1 L+ _$ v3 b; {0 Y# \
很少有投资家能应对高回报率所必须履历的短期颠簸。他们将短期颠簸等同于风险。这是极不理性的。风险意味着你若押错了宝,就得赔钱。而相对短时期内的上下颠簸并不便是丧失,因此也不是风险,除非你在市场跌到谷底时陷入恐慌,被丧失吓得大乱阵脚。
. E) u- V- K3 ~" X) V! F+ p但是多数人不会以这种方式看标题,他们的大脑不容许他们这么想。恐慌本能会入侵,然后堵截正常思考的本领。
+ L l3 P+ L7 l3 |( A我必须说明,人们一旦步入成年期就无法再学到上述特质。这个时间,你在日后成为良好投资者的潜力已经被决定了。这种潜力颠末锻炼可以得到,但是无法重新创建,由于这与你脑构造的结构以及孩童时期的履历密切相干。这不是说金融教导、阅读以及投资履历都不紧张。这些很紧张,但只能让你够资格进入这个游戏并玩下去。那些都是可以被任何人复制的东西,而上述7个特质却不大概。
$ ~1 I' _+ i- v( `www.zhitouwa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