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GDP,实在尚有其他尺度可以权衡,已往5年中国的建立,那里进步了,那里在退步。
) O, z1 T1 g+ F, J+ u" p$ S7月30日,首份披露城乡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5)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发布。该指数综合丈量了除港澳台地区外,天下本地31个省(包罗直辖市、自治区)、337个地级以上都会,以及1754个县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状态,时间跨度为2011年至2015年。
( \1 f! X5 f! j1 C V3 c0 d指数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范畴,地区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在部分指标上,中西部地区以致比东部地区有更好体现,显现出“弯道超车”的大概。 1 d# }8 t; }8 t5 `* D8 \0 j
数字普惠有了准确画像 2 ~* B: Q" T! D
为何要体例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 R# q+ C2 U: M; u" y8 T
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体现,“已往的普惠金融讨论和指标通常范围于传统金融的可得到性和使用性,但缺乏从创新性互联网金融角度来科学、全面反映我国现阶段普惠金融实践的统计指标体。” , \ v! V: ?! P; m1 z- F7 v" P3 _
究竟上,在一周前刚刚竣事的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集会会议上,“数字普惠”正在成为备受各界瞩目的热词。
1 G$ S p: x1 a4 H' t" p( \9 J此中,以移动互联技能及数字金融产物创新,低沉了金融服务的资源,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机构和客户的共赢受到高度关注。 1 b# F' C, @ U/ q/ z, h
因此,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连合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金服团体构成的连合课题组,体例出一套科学、准确、全面地描画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显现状的指标体系。在总指数之外,还包罗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水平,以及付出、保险、货币基金、征信、投资、信贷中分类指数。
- V& L0 P5 c6 U# q- ~地区间的“贫”“富”差逐年缩小 0 @; {) o- q7 G9 B
值得留意的是,指数结果体现,从2011年到2015年,通过数字普惠技能,地区间的发展差别在渐渐缩小。 : |9 C) @1 `% J) Z
2011年最高的上海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是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4.9倍,而这一差别,到2013年缩小到1.9倍,低于传统金融,到2015年,这一数字更是缩小到1.5倍。
! r! L/ _2 \7 d/ E4 F$ K; I& T相比前央行研究局局长焦瑾璞等(2015)根据传统金融盘算的2013年的传统普惠金融指数的极差当中,得分最高的上海市则是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2.8倍。 / E' G0 [, P( S& ^. o
黄益平指出,相对于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更好的地理穿透性,形成更强的地区覆盖度,使得落伍地区也可以享受到相对更多的金融服务。 : G0 K- _4 ?# {, N4 t. o
337座都会,杭州居首
6 i; Z9 `( t! V根据指数的测算结果,在省一级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榜单上,上海、北京、浙江位列前三。
; s$ @$ H0 B# b( y2 `2015年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榜单 ; U$ T" E, |9 F# s6 K
3 ]0 x; ~3 o! D: Q) u8 N# Z# o7 |在337座都会排名中,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前十榜单的分布与省级指数类似:根本位于东部。此中杭州排名第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最靠前的都会。
" q+ E% q# p1 T: F0 o2015年都会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榜单
3 ^8 \6 q2 R, ?- C6 D3 b2 F: [' C! Q! c8 A& U2 N
而在细分的一级指数榜单上,尤其是数字服务支持度榜单,中西部的都会及县域有着抢眼的体现:排名前十的险些满是中西部都会,如青海的果洛州,新疆的塔城地区,西藏的阿里地区等。 5 [: D e6 X" a2 t
1754县城大排名
: ?% U* k" H: e% n0 c+ h/ f# j数字普惠助力中西部地区“弯道超车”
6 J- \) {9 j) S同样的环境也出如今县城层面,与省级和都会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排行榜前几名根本会合在东部地区差别,在县域层面,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排名靠前的县域,既有来自东部地区,也有来自中西部地区。就影响因素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前20名县域的紧张推动因素是覆盖广度因素,其次是使用深度,各县域内使用深度的各业务发展环境差别较大。
/ T0 ~' H [/ y: E8 v数字服务支持度由移动付出占比、贷款利率等指标合成。这意味着固然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仍低于东部地区,但在移动付出端则快速追赶。出现“弯道超车”的趋势。
! ]* y y [- B+ h表11: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前20名榜单及其对应一级指数排名 ! B; _7 A* Y% \9 o" `) }
$ V4 F2 k/ y" o; u5 T数据泉源: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1 y8 l* X5 H5 ^* H数字金融,自然普惠
8 S+ ? x2 \& U; l, ]" ~8 t普惠金融的本意是以可负担的资源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及谋划者、贫苦、低收入等特殊群体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定位正是通过信息化技能及产物创新,低沉金融服务产物的资源,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机构和客户的共赢。可以说,创新性互联网金融自然是普惠金融发展的紧张源动力。
5 H/ x: F; g; f% M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的发展,各地区在数字金融上渐渐出现趋同的特性:2011年差别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之间差别还较大,但到2015年,差别省份之间的差别已经大幅缩小。
/ H+ f* H/ I4 E% o; i: w. U+ G0 x$ ~
2011年和2015年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1 D, x, L& O& Y8 J9 e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趋同紧张是由于覆盖广度、特殊是数字支持服务水平的地区趋同所导致。与传统金融机构将紧张资源分布于生齿、贸易会合地区的状态相比,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覆盖面更广泛。
3 F& G9 y7 G% A- _. y6 k6 p不管是覆盖水平,还是使用深度、数字支持服务水平,互联网金融的产物创新低沉了客户准入门槛,使得金融服务的布衣化趋势日益凸显,使得通常难以享受金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和低收人群的需求得到回应,体现了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