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投资 (ValueInvesting)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专门探求代价低估的证券。差异于发展型投资人,代价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代价或其他代价权衡基准偏低的股票。节选自百度百科(固然我知道那地方不是非常靠谱)
7 J6 r5 ^3 D) F; O& c# `/ C E" B3 G6 i8 g1 \
% Y. b; ^9 [) j0 n7 d8 U
不管怎样,这个投资方式在全天下范围内被奉为金科玉律,粉丝浩繁。乃至在某些地方,被上升到了“政治精确”的高度(比如主管部分公开号令蓝筹股投资,另有将分红和再融资挂钩等运动)9 ]0 [1 m6 E, {
2 l: i) E. k4 Y+ X+ {5 T
4 ]# L$ o3 q( y" W: x! B% `
但是细致穷究起来,“代价投资”好像也没那么神奇,乃至另有很多逻辑上的硬伤。
- y- U. m! H- S/ I, r
X$ c! Y2 ]2 }+ M" S' |4 K5 `. b9 `
硬伤一,买股票即是买公司9 N1 i ?, ] E& R7 h0 h' t
; e0 H: B; q7 _& T% @& u, ^6 |
; O! ?, Y7 D9 n( Z
买股票即是买公司,这个原理,险些在统统的根本面投资都奉之为公理。这个很对么?这里举两个反例。1 D3 J/ J) X( a9 A
: d, H" W# l; a. e
( j6 d# e- Q1 T, ]
第一个例子, A股票,上市的时间是家化工厂,没过两年化工厂干不下去啦,重构成一家煤炭企业,又过了两年,煤炭也做不下去了,重构成一家文化企业。
7 e3 H& K; D% C% X
- Q. P. N+ ~3 c6 o
& c Z" o3 J% i: ^! y5 _" L& @且岂论此中股价的厘革,单说公司,从前那家旧公司早就不知道哪个角落吃灰去了,但是股票照旧谁人股票,代码照旧谁人代码,你能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么。- ]7 X3 ^+ n- |! v: K7 @) ~3 e$ q9 o
0 Y6 W: x9 I Y
& L) r$ F; f- E( [; ]
第二个例子,有人老跟我谈同股同权的标题,说你看同样一个公司,香港卖5块,大陆卖20,肯定是我们高估了。3 h. s% Y2 O- z: Z8 P# I6 t" u
4 ^! r+ g% H( e' V6 [6 A! T
7 A$ e* w1 R0 z1 S5 ^7 ]$ [8 u9 [' Z我说那也不愿定,我们这儿股票还能当门票打新股,一年新股的期权代价就给你找返来8%。一样的公司,不一样的规则,所谓代价就完全改变了。' f: ^: M$ p8 D0 E" z
4 P& { n, }$ C$ f& c' v) N/ L
2 h: n' a+ s5 ~0 S以是买股票即是买公司么?公司内涵质量这个因子在影响股价中到底占多少权重呢?是百分之一百照旧九十大概是另一个非常,只有一点点呢?
) e. e% O+ j- O4 ], C# p3 X3 |: [! O$ ^( j5 ]8 e& h
( I( Y: t4 O) a& z5 F1 ~退一万步来说纵然买股票即是买公司,然后公司欣欣向荣发展良好。股价就肯定能取得好回报么?毕竟是暴虐的,未必的。! F v* }1 I; D6 r! H7 F) |
# Y6 [7 |8 o/ p- y. L6 `& v, p9 x1 l
很简单一个例子,阿里曾经在香港上市过一次(其时间还没有BAT三巨头的说法,阿里固然牛逼但是离开奠基霸权尚有间隔)厥后怎么着。1 g6 w+ T- E/ }2 {7 r
& E+ w% ]( @3 ~: j7 a; e6 E& t# D3 M
他回购了,反正据我所知,第一天买的投资者临到1688退市也没有多少像样的收益,你敢说阿里不是一个好公司么?科科。
; ]( I0 X$ D- J) x' x7 O1 Q! q' w
( n, W/ N1 B% ]) j硬伤二,本益比好(分红多)的就是好公司
- {" T2 f# u7 u4 A% V" j+ P. m7 C
2 v! G: v- Y. ?# a3 ~6 m& _, x& l! l1 f
“代价投资者”常常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就是,你看这个公司分红多稳固啊,现金流多好啊,分红收益多高啊,高过理财收益多少多少?讲真,我从一开始对这个标题就是不明白的。
- y2 F0 |9 Z7 [: U+ A' I
5 g. @/ j% r7 t' B2 m; t& w$ x- A L8 @6 Y" s! [
第一,股票分红是要除权的,除权啊,10块的股票分一块,股价变9块,现金变一块。等等,这还没完,1块内里再给你交个20%红利税,得,只有9块8了。
* g; z" k( i4 y B
$ t) u) _6 W6 a& Z( d+ S8 O- I z" @
' l& Q& j4 G: k! B+ s o0 V; ^8 z我真是不知道这种分配意义安在。然后有同砚就跟我呛声了,这是现金流,现金流你懂么。说得好像自己手里股票都黑白流畅股一样。
' d$ ?. o6 p4 x$ x' V
) t8 r; \6 o/ X! ]好嘛,暂时说得以上归因于我是一个不懂今世财政学的菜鸡。那么退一步说,你怎么包管一个公司一连N年都保持稳固红利和分红呢?! c, Z1 H. f' Y* ?( n) m' i, L
! M% R# J* d; J0 h5 t) u- q& q1 @
* T4 m4 A7 \- J1 O" y5 I) O诺基亚不做手机了,sony停业了,苹果乔老爷出去溜弯的时间连亏了9年,一个公司的策划和人的境遇一样,通常神鬼莫测,你怎么能包管已往的数据就代表将来呢?! t5 L. b, i' U' x3 `
. @' F8 }$ q% v+ R W. q9 P
+ ^0 f! m3 @1 u& z- h8 q
有人又会翻出一个论调,说长电照旧要发电的,茅台我们照旧要喝的。拜托,你包管10年之内可控核聚变不能告竣么?前几年的时间钢铁煤炭各个都是现金奶牛哦,到现在就不消谈什么分红了。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天下厘革太快。
8 j5 ]0 b0 c7 T, o0 m2 R
2 `& B+ h% T; x8 F/ r) D. Q! A! v0 y2 T
别的顺带提一句,代价传销老祖宗巴郡是从来不分现金红利的,他以为钱放在他那边比分了更有服从,实在我也是如许想的,以是我最烦我投资的公司分红了,请你们使劲儿摧残,甭给我留几个蹦子儿(只要是正当范围内)
& ]1 _ c3 i/ g- R; w) }7 T s3 N& O( Z( l7 w
9 y4 k2 h1 r; k, d硬伤三,你看汗青的毕竟证明代价投资是多么乐成
9 i; j9 Q/ `9 ^( z& O- ^/ W: J3 }# V1 b6 @$ R: | U* ~
7 n9 o3 w5 M- V$ W4 y" B3 B跟很多代价粉讨论(实在通常是被他们砖头砸),末了的末了肯定会搬出铁一样平常的毕竟,无论是巴郡的股票曲线图,美国的漂亮50指数,照旧中国的茅台五粮液。% v9 [3 E/ @4 l, _
' Y! ?2 z5 I6 ?
; S. B5 H; e* [: j- Z6 A. t) e! Q其终极只想证明的是,你看,不是代价投资有标题而是你水平不敷(大概信奉不虔敬,被市场的颠簸所困然)时间的玫瑰总会盛开,只是它只给有耐心的人机遇。
. s$ l: ]; z- ^: d! A* T+ P* `: t) t0 ]
/ R9 ~+ ~" z2 n想想,我也是醉了。
1 V% Q# ?4 }! g& `. U! P. k6 D Q1 T0 _; d( z3 N
) o5 i% w7 x9 B. g6 u. I) x; j
此中的逻辑谬误是很多的,第一个,纵然我们的观测结果是:“全部稳固发展股价一连拉升的股票都符合代价投资的尺度”也不能推导出“全部符合代价投资尺度的股票都能稳固发展股价一连拉升。”。逆命题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啊亲。+ E" G' p3 X6 d, x D! ^
: A# p; I( r6 c \# C- b2 F
6 P& }( I( f0 Y
固然这只是一个小把戏。
: N# c6 e, Y/ w% [. S0 ~
4 l' c- O1 i2 p8 U+ f2 z# U& O d: ^6 R9 R& C% w- V
再看看一个奇怪的毕竟,当我们枚举统统恒久代价投资的例子的时间,我们总会说一些例子,最多的就是道琼斯谁人不绝不绝突破天涯的指数,另有那一个一个的持有20年30年之后100倍1000倍的传奇故事。+ L) c( H' y. w; i5 b1 }; f: q
/ T/ i# {2 ]6 Y8 x2 F
+ C2 Z8 x2 |" i但是有没有注意到,你们为啥不谈谈俄罗斯股市呢?法国股市呢?大概新加坡,科特迪瓦。鲁瓦阿图股市呢?实在这是一个典范的幸存者假象,由于近来100年来,大概只有美国股市没有被团体清0的汗青吧。只有在这个根本上,代价投资才有被评论的大概。
0 W; u/ x, L1 c) w1 \) d. c% T( r) q5 q
: }4 N! C0 `( X# v ?: W
# J' y' R9 `# a这是往回看的结果,往前看呢?这个逻辑同样不靠谱。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代价投资基于一个对公司策划状态的判断,我以为是很难用理性方式加以观测的。8 V- u( |7 Q! D9 x: q5 _; S7 T
. q; l* Y) E# O. {; B( |8 u1 l2 j" r8 u: f3 @8 c9 U
但是,这实在并不是最难的,更难过部分再更宏观的层面。大概这个标题听上去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当阿发狗会下围棋之后,你以为人工智能还远么。30年前的人看到现在的天下会不会吓尿呢?
+ s) m: _ e; g- b# `) ?( i: k; O; r; ^# s; C6 s
' Z \; h! p# s) q8 ^- R
10年之后我们地点的天下会不会变得焕然一新呢?谁都没办法保票接下去的20年天下将无聊而安稳得运行,长电在一如既往的发电,我们的小孩还在追逐喝茅台这种高浓度酒精饮料?
! ~% W6 Q/ k. w% E$ Z( }
9 p. P* X6 P% k0 Y( j& ~
3 i& b" f# n3 s- C' ]+ d1 q9 h在我看来,刻舟求剑擦鲱不大概的答案,不知道为啥有人会对此有近乎执着的信心。这无疑是这个期间的“刻舟求剑”% J9 u0 H1 i8 |
7 ^3 c; I6 a' ?$ D4 y! u+ W" O$ A* Z% r8 @3 A9 ~" C) r
固然本篇小作只能是概括性地提点意见,现实上真正的不靠谱的地方还很多,很多故意思的地方就不再此赘述了,日后偶然机另开新章节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