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社融、M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11: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融资规模与M2是,两者从差别方面反应了钱币政策传导的过程。M2仅从存款性金融机构负债方统计,反映的是金融体系向社会提供的运动性;而社会融资规模则从金融机构资产方和金融市场发行方统计,从全社会资金供给的角度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 V: C+ b6 h& W+ b+ h) D5 B
原标题:【广发银行业-沐华&屈俊】运动性系列专题之一 社会融资规模、M2与表外融资

3 Y( C+ C1 ^( E- @
泉源: gfbanking(ID:gfbanking)沐华,屈俊
1 @" O( g( A+ N* p7 M
目 录
0 s9 r$ O( u6 H

5 @5 u. V; M0 U3 M0 A! h3 s

6 A  I0 C6 ?. T5 [1 D5 `: x
社会融资规模与广义钱币(M2):一个硬币的两面
* v/ O: Z7 m& l- s, H
1. 资产端:社会融资规模是我国金融多样化发展的产物

; m0 {2 @* f. \  m' L: S
随着我国金融总量快速增长、金融市场多元发展,金融产物和融资工具不绝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渐渐加大,贸易银行表外业务对表内贷款更换效应显着。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备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为了进步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必须同时关注人民币贷款和其他方式的融资。在这一配景下,我国创新体例了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自2011年起,央行正式体例并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自2014年起体例和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

5 Z3 s: \" P" }# Z% N( f
1.社会融资规模的界说和构成

. L( j. v7 Q, ~2 \8 k- j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得到的资金。此中,增量指标是指肯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得到的资金额,存量指标是指肯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得到的资金余额。这里的金融体系是团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罗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罗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心业务市场等。

* s( d4 c: ?, b2 S& f9 W  |& h
社会融资规模由四个部分九项指标构成:一是金融机构表内业务,包罗人民币和外币各项贷款;二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包罗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是直接融资,包罗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和企业债券;四是其他项目,包罗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
4 A; S, f/ X& k1 g* ?; m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长新的融资渠道,比方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将来条件成熟,可会将其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3 O& S# i. D" y

6 }) l5 E$ g( ]$ K' d2 e8 C
2.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厘革履历了三个阶段

% k. s" D+ t, X, B
2002年以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厘革大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 {6 {) {, o# Y
第一阶段:2002~2008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总体呈安稳较快增长态势。由2002年末的14.9万亿元,增长至2008年末的38.0万亿元,年均增速为16.9%,年均新增额为3.9万亿元。

# N, q6 e4 @' ?7 X
第二阶段:2009~2010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呈迅猛增长态势。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急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实验了适度宽松的钱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由2008年末的不到40万亿元,快速增长至2010年末的65万亿元,年均增速达30.8%,比2002~2008年年均增速进步13.9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年均新增额13.5万亿元,是2002~2008年年均新增额的3.5倍。

* R( ?* V/ C3 }' a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缓中趋稳。2011~2016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年均增长15.7%,增速比2009~2010年均匀增速低15.1个百分点,比2002~2008年均匀增速低1.2个百分点。
, K6 ^( U! B6 U- q% Y

0 [" D5 s' q# {, l' C' i
3.2017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根本情况
: W+ Y; F' N$ Y. i7 I6 i9 C' p
开端统计,2017年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6.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68亿元。

7 t" {& g" G& N# ?
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重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总体较多。第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长4.5万亿元,占同期社融增量的65%。二是表外融资同比大幅多增。第一季度,委托贷款增长634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62亿元;信托贷款增长734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756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长68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05亿元。三是股票融资略有增长,企业债券融资同比显着镌汰。第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48 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08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镌汰1472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减1.5万亿元。(图2)

: g* P( @( A. B! T2 M9 L) b. c* N
; l+ A; V" n% n  Y
2. 负债端: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负债端中的M2
% I8 H( U% u2 O) r$ \
我国“存款性公司”包罗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此中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罗银行、名誉社和财政公司。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表2):
8 k% b6 }; q5 v3 D5 Q4 y8 I0 ~
资产端包罗国外净资产和国内信贷,此中国内信贷的告急构成部分为“对非金融部分债权”(指对国内非金融性公司及住户的债权,即实体经济从银行体系得到的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通常在60%以上,停止2017年4月末这一比例为63.16%;(图3、图4)

" F) N; Y2 Z0 l
负债端包罗钱币和准钱币(M2)、不纳入广义钱币的存款、债券、实收资源等,M2是存款性公司负债方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在总负债中的占比一样寻常凌驾了80%,停止2017年4月末这一比例为83.32%。(图5、图6)
# c! }! d8 Q* E: C4 ~/ t" b  H

) B% v' w% Z+ T3 z" u/ @

7 R& N; t: m: K" q

9 W1 I- v& O2 L6 v
3. 社会融资规模与M2之间的接洽
! v# e6 C* u1 V1 i
社会融资规模与M2分别代表了金融体系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从差别方面反应了钱币政策传导的过程,两者之间是相互增补、相互印证的关系,但具有差别的经济寄义。
' ?; v0 c% P# [! x
社会融资规模与M2的差别之处重要有以下五点:(1)社会融资规模从金融机构资产方举行统计,而M2从负债方举行统计;(2)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是整个金融机构(包罗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而M2仅从存款性金融机构(包罗银行、名誉社和财政公司)举行统计;(3)社会融资规模涵盖的资产范围更广,除了金融机构的贷款,还包罗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及金融市场的债券、股票融资等,而与M2对应的资产端重要是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贷款;(4)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兼具总量和布局两方面信息,不但能反映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得到的资金总额,还能反映资金的流向和布局,而M2指标是一个总量指标;(5)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是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而M2反映的是金融体系向社会提供的运动性,体现了全社会的购买力水平。

& V! h: u$ E: c8 I; P( f; K, W* g
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M2余额增速看,二者的厘革趋势根本类似,这也印证了二者之间的“硬币两面”关系(图7、图8)。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大部分年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不绝高于M2。造成这一征象的重要缘故原由是:(1)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导致传统银行体系外的融资工具增长加速;(2)二者统计口径涵盖范围差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包罗的金融信息更广。
9 x4 K. @7 @* b5 }% o
, S0 @$ t- V8 k; V( ^" _
固然社会融资规模与M2的厘革趋势类似,但是并不是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每一项改变都会引起M2的变动,只有涉及到存款性公司(包罗银行、名誉社和财政公司)资产负债表变动的举动才会引起M2的变动。
# `2 y7 i1 @7 B$ j' {
# k1 [2 a/ K# P/ |7 C7 I+ j! |# z
社会融资规模与表外融资

. \5 ^/ |; W6 W' U0 ^1 e  H# g- q
1. 表外业务的寄义和构成

  y' \3 j4 X( C( G5 g0 y( G
表外业务,是指不需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举动,即该项融资举动既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引起资产方的增长,也不会引起负债及全部者权益方的增长。但是该融资会对企业谋划结果、财政状态和现金流量产生庞大影响。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包罗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保函、跟单名誉证、贷款答应、表外理财、ABS等。
- A$ ?( H5 ?5 J' ?! V1 U
2. 社会融资规模与表外融资之间的关系

- L) d8 L& X; t* c2 p! C; ^4 K
1.社会融资规模中的表外融资仅为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一部分
& W; h9 R" K9 V8 O# x' R
社会融资规模中统计的表外融资属于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一部分。具体来看,根据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金融机构表外融资仅包罗向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发放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项。
% T9 Z" V" R( j2 K" q- [' @8 z( h
此中,2015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举行了调解,将委托贷款分别为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一样寻常委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托贷款只包罗由企古迹单元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限期、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视利用并帮忙收回的一样寻常委托贷款。

1 ~1 N3 K" W" o$ y/ z/ ?" [" F8 y4 t
2.表外融资是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第二大构成部分
& l0 d; |& y: N5 f
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构成来看,表内贷款(本外币贷款合计)占比最大,2014年至今不绝维持在69%左右,其次是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者合计占比17%左右(图9)。制止2017年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162.82 万亿元,此中规模最大的是本外币贷款合计112.38 万亿元,其次是表外融资合计25.42 万亿元(表4)。
$ m  j( X+ s8 u2 M" L: F0 l# z9 v
表外融资中,委托贷款存量占比重最大且比年来连续上升;其次是信托贷款,其存量占比力为稳固;受经济下行及单子市场羁系加强等因素影响,2015年以来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存量占比连续压缩(图10)。

  ]  M% `( ]$ ?9 P! Q: F. e
/ @' x2 Q& \* V. g$ M* {# o
  j! H, l* l2 o4 _" u6 V
3.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表外融资对表内贷款更换效应显着
  R  [  y$ H. d+ e( b/ L
重新增贷款与表外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占比的变动来看,2002年至今二者的变动方向完全相反(图11),体现出显着的更换效应。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9 h! V3 _6 m1 U# [
第一阶段:2002年至2013年。这一阶段,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连续降落,新增表外融资占比敏捷提升。一方面,受金融脱媒、资源市场羁系渐渐放松、银行资源富足率羁系趋严等因素的影响,新增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从2002年的95.5%快速降落至2013年的54.7%。另一方面,出于规避信贷规模管制、低沉资源斲丧和拨备羁系压力等思量以及在利率市场化倒逼银行转型的压力下,银行通过借助信托等通道,将部分融资需求转移至表外融资渠道,表外融资敏捷增长,对信贷增长体现出了显着的更换效应。2013年末,表外融资为5.16 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29.8%,到达了汗青最高水平。
. ^1 G. A! Q. O! v& }4 W; F
第二阶段:2014年至2016年10月。这一阶段,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回升,新增表外融资占比显着下滑。重要是由于表外融资的快速扩张引起了羁系层的高度关注,一系列羁系步调随之连续出台。2013年出台的“8号文”、2014年出台的“99号文”和“127号文”等羁系政策对银行与信托公司、券商和其他中介机构相助开展表外业务举行了限定,直接导致了表外融资增量的降落。
' {4 ^( c: j1 @" l' [) y9 ~3 Z1 O
第三阶段:2016年11月至今。这一阶段,在金融去杠杆和钱币政策回归妥当中性的配景下,一方面,市场利率上行,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由债券转向贷款,另一方面,受到羁系加强和MPA考核趋严等因素的影响,银行贷款投放节奏放缓,部分融资需求从表内转向表外,导致新增表外融资占比阶段性颠簸。
& N8 I5 Q" H# F6 [9 x  L# g3 I

- V/ G9 n: a" B; Y. H

5 V4 B* D! y0 N% Z' W9 h
去杠杆叠加妥当中性钱币政策,社会融资布局怎样厘革?
" I" f# E8 ^; q8 l- ]: s8 a
在去杠杆深化和钱币政策回归妥当中性的大配景下,以及从2017年一季度开始,央行MPA评估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举行考核,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社会融资布局和信贷市场发生了显着的厘革(图12)。
2 n& G0 K, v* m  C9 t& [6 y( h

6 O8 G, P0 n( p3 M* ^! e, O; v: G9 c
1. 市场利率上行,新增债券融资占比大幅降落,新增贷款占比回升

0 E1 c4 Z5 f; g) H* b% K  r
2017年以来,在金融羁系趋严、去杠杆深化、钱币政策中性略紧的配景下,债券市场连续调解,市场利率上行导致债券融资源钱连续上升,贷款利率较债券收益率低,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由债券转向贷款,新增企业债券融资占社融比例大幅下滑(图13)。趋势看,在当前的金融羁系和钱币政策情况下,债券融资源钱仍存上行压力。

7 _3 A- Q/ _! w& q" c( H- j" ~1 b

2 ~8 J. F; L+ j
2. 受MPA考核影响贷款投放节奏放缓,新增表外融资占比阶段性颠簸

2 K- |% b. p" y! o, L; l0 L
利率上行等因素导致债券需求向表内贷款转,往年银行的贷款额度在1季度会投放60%以上,本年受MPA羁系趋严影响,贷款投放节奏放缓,部分需求向表外转,导致新增表外融资占比阶段性颠簸。从表外融资的布局来看,2017年1季度,没有MPA考核压力的信托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例上升,MPA考核压力较小的委托贷款占比稳中略有降落,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占比呈颠簸状态。而2017年4月,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项的占比均在降落。

( f; X  L/ C) `9 v

* w- y7 B" `4 b7 \
思量到本外币贷款与表外融资之间存量规模差距较大(2017年4月末二者存量分别为113.43万亿元和25.60万亿元)以及去通道化的大趋势等因素,预计表内融资需求转向表外的规模有限。受羁系趋严影响,表外以致会转向表内转。具体缘故原由有以下三点:

1 @( g8 H$ {  \9 j6 m: j0 U
1.委托贷款规模增速受MPA考核限定:(1)2015年1月,为防范受托银行越位负担风险、借路规避羁系要求等,银监会对委托贷款资金泉源、投向及银行职责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导致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委托贷款模式难以继续。至此,银行的委托贷款业务回归到只收取手续费的中心业务的本职,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动力降落。新增委托贷款占同期社融增量的比例从2014年的15.23%降落至2015年的10.30%。(2)2016年央行出台的MPA考核将委托贷款增速与目标M2增速挂钩,进一步限定了委托贷款规模的增长,2016年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委托贷款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图15)。
( x% O& l# R0 u5 d. ?

# M5 v5 d' n# s8 P! b7 f
2.通道业务给信托行业带来的红利上升空间有限,且行业去通道化趋势难改:(1)固然2015年银监会对委托贷款业务的羁系和2016年证监会对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的羁系,都间接推动了通道业务回流至信托行业,但回流的同时也加剧了信托公司对通道业务的竞争,加之2015年4月起资金信托需按发行金额的1%认购保障基金举高了买卖业务对手的融资源钱,导致信托业通道业务费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落,从2016年初的0.2%-0.3%广泛降落至年底的0.1%-0.15%(银行委托贷款的通道费率在0.1%~0.2%之间)。鉴于通道业务费率显着低于主动产物且有刚性兑付的压力,近两年来,信托公司对业务布局举行了调解,通道业务缩水较为显着。(2)从2016年以来多个羁系部分出台的羁系政策来看,比方“58号文”、新“八条底线”等,资管业务实验穿透式管理、去嵌套、减通道已经成为趋势,信托行业亦不能制止。

# s6 d& d* a" }! \# K) @) m7 N
3.受羁系加强影响,银行承兑汇票吸引力降落:单子市场现在照旧羁系重点,如银监会在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表现,要大力放肆管理金融乱象,对于单子等庞大案件要闻一知十,通过技能、法律、管理等本领堵塞毛病,果断遏制违法违规案件高发势头。在2017年羁系趋严的配景下,预计单子吸引力降落。

: o. C) ^8 q3 R! F
3. 受MPA考核趋严影响,表内信贷布局改变

+ D6 ]% |& H' P( `. T7 X% A
受MPA广义信贷考核的影响,部分银行规模增速显着放缓(图16),在此情况下,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银行会优先支持对公、零售贷款的投放,公道的腾挪单子贴现的额度;同时受钱币政策影响,利率水平上升也在肯定水平上克制了单子融资需求(图17)。

! P5 |7 r% _; U5 H0 R8 }; R* O; S
0 v* Q* Y' i0 C+ F9 M
/ H7 t  h8 a2 ]5 W4 n; b; x
! V6 [) h7 K4 c. F
投资发起及风险提示
/ ~1 f& m& u& {: v
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深化,MPA考核趋严,同业链条羁系更趋严格,或对行业构成阶段压力。鉴于银行板块不良反弹趋缓,根本面企稳,存在设置代价,我们维持对银行板块的买入评级。保举政策风险较小、资金上风显着的国有大行(创建银行、农业银行等),继续看好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适度关注兴业银行、杭州银行。
7 q$ U: t6 b  b! I# U* M) b; s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2、资产质量大幅恶化;3、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
" b3 L1 m! o' }+ l
http://www.simu001.cn/x11127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9 09:04 , Processed in 0.61308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