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米的购买力测算,2005年的1000元到本年已缩水至576元,由此引申出的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结论引起舆论哗然。然而拿大米测算人民币购买力真的靠谱吗?人民币外升内贬真有那么奇怪吗?比人民币对内贬值更可骇的事毕竟是什么?$ H/ e" W m* O! T
人民币外升内贬真有那么可骇吗9 G. x2 N( V5 p- |& ^1 M9 t+ r
近来有一条消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李大妈克日在市场上买大米时,发现此时大米已涨到3.30元/斤。她记得这种大米在2005年为1.90元/斤,因此,可算出该大米的物价指数为1.74,8年期间年均匀上涨9.2%。就购买大米的本领而言,与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缩水至576元,即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现实上大幅贬值了。
1 s5 j. C7 M& ~2 D! k+ _6 g 然而从2005年汇改至今,同样是8年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8.28降到了6.1附近,升值近36%,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港币等其他重要币种也有类似的升值幅度。有人就以为奇了怪了:一边是对内贬值74%,一边是对外升值36%。我手里的人民币到底是更值钱还是更不值钱了呢?
& W8 P) P' c, Y! R 贬价商品也不少
' V7 A& A1 s. q2 T! _4 p: \ 起首,只管大米是老百姓的生存必须品,但仅仅拿大米这一种商品测算人民币购买力并不客观全面。在现实生存中,已往8年中有不少商品代价涨幅远没有大米那么高,有的反而越来越自制。4 k* p( m ~. N3 f- Q3 [
比如说袋装的酱油、黄酒、寻常的盐等生存必须品,这些年代价就没有显着上涨。尚有很多公共商品如水电煤的代价也没有上涨那么高。不少都会的公交、地铁票价已经十多年没涨过,北京公交和地铁代价尚有了显着降落,上海也出台了换乘优惠。随着地铁越建越长,根据“递远递减”原则,远隔断交通的出行本钱也在不绝降落。
. n) X8 G7 _. W; j1 L" ^: l+ Q7 y& Q0 ^ 尚有像1元一叠的日报不但没涨价,反而比从前更厚了;这些年手机话费和上网资费的降幅也高出50%;汽车、3C产物的代价更是年年降落,8年前汽车还处于高高在上的卖方市场,现在则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拿这些代价不涨反降的商品作标本,是不是能得出这8年物价降落的结论呢?
' [; N' y) O$ j: K- ?1 M 反过来说也一样,当年几十块钱的衣服现在可以卖到上千元,几千元一平米的房价可以暴涨到三四万元,请月嫂的代价涨幅也丝绝不比房价低。要是拿这些商品和服务作标本,那人民币8年来的贬值幅度至少高出500%!
9 N+ ~3 Z/ X# _ 由此可见,拿任何单一商品,哪怕是最根本的生存必须品来盘算人民币贬值幅度都不符合经济学知识。总体来说,物价程度和钱币发行数目成正比,但具体到差异的商品和服务,涨价幅度却并不同等。有的涨势猛烈,有些涨幅安稳,有些还会贬价。这是由于商品的供求关系、消耗预期、科技进步、当局补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 r$ {, z/ Q p. J8 n' O
反过来说,对外升值的长处老百姓多少也享受到了。出国旅游、留学、外洋购物都更划算了,国内企业的入口本钱也低落了,归还外债方面也有所获益……
. \5 C6 W5 _$ b4 P 外升内贬不特别
1 |9 K' ]5 p, k( }, x j 不外有人还是不解,为什么人民币会出现出内贬外升的代价背离呢?这又要说到经济学上的两个概念。人民币贬值的是国内钱币购买力,升值的则是名义汇率。前者指单元钱币在某一代价程度下能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本领,是动态的,封闭的;后者则是两种钱币的兑换比率,比力的是两种钱币之间的转换对价,是静态的,开放的。人民币内贬的关键缘故原由是钱币超发,我国M2已从2005年的29.88万亿增长到现在的100万亿,增长了3倍多。外升则更多是由于美元贬值动员的,并非人民币主动升值。这完满是两个差异体系中的概念,本就是关公战秦琼,不能放在同一平台上比力。! T6 e! g, Y! A# X' T6 l3 f% S
理论上说,表里皆贬、表里皆升、内贬外升、内升外贬等4种环境都大概出现在一种钱币上,并不抵牾。比如邻国日本就和我们相反,由于日本经济连续不景气,住民消耗意愿低下,国内经济已陷入活动性陷阱,导致日本国内物价连续降落,而安倍当局为了刺激出口和消耗,放肆奉行日元贬值计谋,从而形成了日元内升外贬的局面。
; K3 r6 I7 a* m* ^+ ~: {+ | 以是一些国际构造在纵向比力各国物价和住民收入程度常,不会简单地把各国物价和住民收入按照本国钱币兑美元的汇率换算成美元后同一比力,而是根据该钱币在国内的真实购买力举行比力,称为购买力平价,即两种钱币在各自国家内购买类似数目和质量的商品时的代价比率。丈量购买力平价的简单而幽默的例子就是麦当劳巨无霸指数。中国买一个巨无霸约16元人民币,美国则是4美元,则人民币与美元的真实汇率是4:1,显然和现实汇率相差甚远。在此底子上加入中美两国住民的收入程度,就能更真实地比力出中美两国住民的现实生存程度。$ r* N9 K Z% N E8 X
由购买力平价推出的“真实汇率”证实现在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存在严峻低估,人民币尚有很大的对外升值空间,但这与人民币在国内的真实购买力以后必将连续贬值完全不抵牾。换句话说,再过8年,我们大概会看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到5:1,而大米代价则继承涨到5元/斤,人民币代价表里背离将会更加突出。, t) m5 T. @) @4 B M( ~: e, T
核心通胀率更关键% V$ n: T& G8 V' v- b, f0 e. k
也有人会说,拿大米盘算贬值幅度大概不科学,但这些年物价团体大幅上涨却是不争的毕竟,名义汇率的涨跌对寻凡人现实生存影响不大,老百姓更关心人民币在国内的现实购买力,而官方给出的CPI数据显然和老百姓的感受存在较大差距。7 M: H( ?( N- B% P6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发展部主任程向前继承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到筹划经济指令的干预,官方公布的CPI简直存在肯定失真征象。但到本世纪后,统计局对CPI体例办法举行了大幅调解,现在公布的官方CPI还是真实可信的,是相对最权势巨子的数据。之以是和老百姓切身感受有肯定差距,重要是由于构成CPI的样本占比中,部分涨幅较大,部分则涨幅较小,而老百姓最关心的影象最深刻的通常是涨幅最大的商品。比如2007年猪肉代价的飞涨,以及这些年不绝上涨的油价等。然而食品代价的上涨是一个举世性标题,不但中国食品在涨价,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同样的标题。尤其是举世金融危急后,各国当局都在“放水”刺激经济,导致举世活动性泛滥,国际大宗商品代价大幅上涨也一定传导到国内,再加上国内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国内劳动力代价也在快速上涨,国外输入、本钱推动、需求拉动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后形成了比年来国内的高通胀。 {/ u1 Q; X2 H0 p0 ^4 I
因此程向前表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当局在判定物价走势时,通常更看重核心通胀率这一指标,即剔除食品和能源代价变革之后的CPI。就是由于食品和能源代价变革频仍、涨跌幅度大、受供给因素影响较大,剔除其影响有利于更精确地判定代价总程度和社会总供求均衡状态。
5 o$ X; d6 E1 u7 `. b5 `. d( h 通胀并非都不好 r# t, r7 O2 _1 `2 D( b. ?$ _
程向前还指出,通胀并不是一件绝对要不得的东西。在中国如许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适度暖和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比如上面提到的日本当局不但渴望日元对外贬值以刺激出口,还渴望对内大幅贬值以刺激消耗,以是不能把通胀完全看成坏东西。总体来看,至少暖和的通胀要比通缩好得多。以是宏观调控要克制恶性通胀,也要克制通缩,最好的计谋是暖和通胀。7 q# v, d- c1 ]+ _/ A' O
标题在于,怎样才气把通胀控制在公道范围内呢?已故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著名言:“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钱币征象。”央行过快、过多发行人民币显然是造成人民币对内大幅贬值的直接缘故原由。但要问央举动什么要发行这么多钱币,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我们经济发展的理念有标题。2005年以来,正是我国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型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策划压力,不绝钻营产业转型和经济升级的阵痛期,然而这段时间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却并没有迎难而上,积极资助企业和中国经济渡过转型阵痛期,反而是在出口降落、消耗不振的环境下,太过依靠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其在2008年遭遇举世金融危急后,我们采取的是“4万亿”投资的计谋,使固定资产投资对人民币的需求猛增,结果造成人民币大量超发,进而酿成通胀一轮接一轮的恶果。
/ o. S o. x" t: i5 E* {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不再以大量投资“铁公基”为主,而是以真实的消耗需求来拉动经济,那么对人民币的需求就会大大淘汰。由于与投资相比,消耗对人民币的占用要少得多。消耗市场越旺,人民币周转次数就越高,对人民币的需求就越少。
3 D+ m: j$ N0 p5 D# \0 ~5 n9 ~ 别让贫民再受伤
! N. U* W3 N% e6 f0 R0 Z9 d 只管有很多来由可以表明为什么人民币存在“内贬外升”的局面,但存在的并不肯定就公道。说到底,人民币连续内贬外升的环境容易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贫民的生存保障型消耗多,食品和其他生存必须品的付出占比极高,而这些商品通常涨幅最严峻,而出国旅游、留学、外洋购物等享受性消耗的付出比例少少,他们遭受了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弊端,却享受不到对外升值的长处,这对于广大中低收入工薪阶层和农民将是不可遭受之重。反之,富人开辟财路和投资理财的本领更强,产业增速较易跑赢CPI,构造奇迹单元的职工也有较为可靠的工资增长机制可以冲抵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影响,同时也享受到更多对外升值的长处,在高通胀期通常会比贫民活得更安闲。
! `6 w; F2 R- ]4 U! W 总之,通胀不可骇,可骇的是通胀环境下,寻常百姓的收入和产业增速没有高出通胀。也就是这些年我们常说的那句“你可以跑不外刘翔,但肯定要跑过CPI”。这就必要在控制物价上涨的同时,订定更加公道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收入增长机制。/ ]2 D, _5 `3 N \) I6 W% B! m+ o
在宏观经济学上,当局的宏观调控重要有四大目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物价稳固和贸易均衡。然而这几大政策目的之间却经常存在辩说,无法统筹分身。比如想要拉动经济增长通常要捐躯物价稳固,通胀和赋闲率之间也存在逆干系,压低物价会导致短期赋闲率上升,净出口增长也会推升物价……以至于在经济学界,对于当局是否必须确保物价稳固不绝存在很大争议。
. @$ B% ^9 c# d) ^/ ]3 _. u) c 在西方国家,大部分当局已把宏观调控的重要目的会合在促进就业上,从而克制了政策辩说的标题。也有一些国家采取相反的计谋,如巴西等拉美国家,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出现了恶性通胀,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巴西经济遭遇长时间滞涨,以致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固然这期间采取了工资-物价联动管制、进步利率、钱币改革等一系列步伐,但都无济于事,末了巴西当局不得不痛下刻意,宏观调控目的仅盯物价稳固这一条,到了90年代后期,巴西物价总算回到了暖和通胀的程度。
& v5 g% T2 I. f4 {! O' v+ X 中国已往30多年宏观调控重要目的不绝是经济增长,对保持物价稳固缺乏富足器重。为确保增长,不吝开闸放水,放出通胀猛兽。因此摆在本届当局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继承把“保增长”放在首位,同时出台工资-物价联动机制,确保高通胀环境下的大众收入增速比通胀更高。但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受阻、收入倍增筹划被戏称为“被增筹划”,不但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喊了多年也没能成行,现在构造奇迹单元反而要发放年金“福利”的大环境下,高通胀只会形成更大的贫富差距,把房价推高到更加离谱的地步。二是学巴西痛定思痛,把物价稳固放在首位。拥有北大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李克强总理显然知道应该怎么选,以是他才反复夸大“保持物价根本稳固是宏观调控重要使命”。近来他更是直言,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要稳增长、保就业,一种选择是扩大财务赤字,增长M2。但我国赤字率已达2.1%,M2余额3月末高出100万亿元,已是GDP两倍。“池子”里的钱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大概导致通货膨胀。以是他选择第二种方法—对峙不再扩大钱币供应量。2 ~$ B- J/ l. k0 M* r
只管我们夸大应该科学、客观对待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标题,但比年来老百姓剧烈感受到物价上涨带来的消耗痛感也是不争的毕竟。往事不可追,来者尤可鉴,渴望中央当局能把物价稳固恒久放在首位,让老百姓别再被通胀折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