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金融内幕大曝光:理财领域各种“潜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01: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tr][td]  不要盲目的进入任何的谋利市场,不是每一种产物都是属于你的,得当你的。有人说看本身的性格可以大概知道什么样的产物属于本身,就像抱病了须要对症下药一样。否则拔苗助长。
' z/ J1 q' n" q+ A
8 @4 M5 T+ \7 a3 J) b  潜规则,是相对于“明规则”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但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在某些范畴所必须“依照”的规则。具体说来,潜规则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A0 H1 C/ P# h: z& o6 t
$ W& {. y6 l1 o" h
  起首,潜规则也是一种规则。只不外,它在特定范畴、特定人群中起作用,并不为大众熟知。既然云云,潜规则下发生的举动和征象就绝非个案(或独特的陷阱),而是带有肯定的广泛性。其次,潜规则区别于其他规则之处就在于不透明性,内部人清楚,而外部人不清楚。显然,这种不透明性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时很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再次,潜规则是以内部人优点最大化为目的的,如许的目的通常会陪伴着以邻为壑、侵害外部人优点情况的发生。
( B" Z0 C. D# e. }+ P
* x8 Q9 a- d$ @6 K1 P3 [  实际中,投资理财涉及的门类多种多样,如黄金、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收藏等,此中的潜规则也是五花八门。& N7 r# `8 ?) K! [& h

7 i, G# V( |+ [  d' u6 C% K1 A& G  对平常投资者来说,应该怎样对这些潜规则举行辨别?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步伐呢?! @6 {9 M  g5 X- t( U! f

; X) p2 j6 V- f5 D  一、难明的“天书”
* d8 n# [$ g! @9 w5 w# S: L. D' m2 z. u# [
  天书,是古代传说中的书,听说有人看到,但是没有流传,显然,它不是给大众看的,有仙缘的人看了它,可以飞升,至少知道上天的心意,一样平常人别想看到,看了也不会懂。如今,有很多面向大众的理财产品(如保险、基金等)的阐明书也像天书,一样深邃莫测,一样平常人是看不明确的。我们信任银行或保险公司不会那么“不诚信”,但面对理财天书,投资者又该怎么办呢?3 \/ [& e1 H! i) s: u5 Z: [2 [! l* \

  O. |" i8 m  F/ L* R. w  起首,就如今来说,对于不得不买的保险,如大病险、寿险等,斲丧者只能多问。标题会合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个产物到底保的是什么,会赔什么;第二是在什么情况下会不赔。这两个重要标题搞清楚了,对产物就会有相对清楚的相识。8 h* k% @7 @" f& s

4 |! d) b* |1 ~& ^  其次,对于那些号称收益高却条款复杂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向银行工作职员尽大概具体地扣问大概存在的风险。假如不能得到相对清楚的答案,在现金为王的期间,大可先按兵不动。8 K+ C6 y$ s. d1 R- C" H: ]+ c1 y* P
2 g0 W% c1 Y5 s0 Y) m; K3 J
  二、挂羊头卖狗肉0 d+ n9 _+ L. \4 `

7 I$ l: j% g/ h" @9 p. G* v6 a  “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著名的逻辑学命题,貌似有理,实则诡辩。而今,这一理论在投资理财范畴变得越来越正确,布局性存款不是存款,迷你债券也绝非债券。一旦你按照通例头脑思量标题,以为白马是马的话,很有大概将为此丧失几十万元,甚而是血本无归。" b# {1 a" o% f# Z- G; `/ a* F  v9 l
, w$ S+ i- `2 p: l6 q$ z; j
  固然,挂羊头卖狗肉的金融产物究竟是少数,但标题是,即便挂羊头卖狗肉的产物数量不多,可投资者一旦望文生义,就很有大概丧失惨重。对平常投资者来说,怎样才华分辨哪些白马是马、哪些白马不是马呢?起首,依照非熟勿入的原则。尤其是对大额资金来说,在投资前肯定要全面相识投资对象,先把欲投资的项目或产物弄明确了,再进入下一个环节,万万不要凭着耳食之闻,大概眼红别人赢利就盲目投资。其次,肯定要细致阅读产物阐明书,不要只听贩卖职员的话或是只看到宣传资料,就去投资。比方,固然有的基金贩卖职员会告诉投资者“基金定投相称于零存整取”,但投资者肯定要本身搞清楚基金定投是什么,它跟零存整取的定期存款有什么差别,不要误以为基金定投跟定期存款一样没有投资风险。末了,对本身不明确的变乱,特殊是连产物阐明书都看不懂的产物,肯定要向身边懂行的专家咨询一下。假如身边熟悉的人都不懂的话,至少还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该产物,看看已经投资的人怎么说,有没有负面消息等,然后再做决断也不迟7 H& w8 R3 ^5 g/ P/ ^

, Y) A2 D. z7 D- q% |9 h6 \% l  三、牛熊皆有利和名8 m5 w, ~! h5 y) L: B. o

0 ~9 N7 S2 _$ g2 b8 ~2 q  对平常投资者来说,由于缺少专业的理财知识,以是很多人喜好听那些所谓专家提出的投资发起,乃至是直接把钱委托给别人来打理,诸如买基金、让私募基金司理代为投资等。
# h) I% y5 V% n2 o1 C8 r' g- s) U+ }- x; ]- `- C4 A5 c
  由于本身不懂,以是百分之百地信任理财专家,但投资者从未想到的是,那些专家很大概有自身的红利潜规则,不愿定说你亏钱了,专家也会跟着亏钱。正所谓,“空”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无论资源市场是牛是熊,那些理财专家和机构都能赚得盆圆钵满,而且名扬天下。至于所署理的资金是赔是赚,就变得不紧张了。而这就是圈内人熟悉、投资者绝不知情的潜规则。不少打着荐股旌旗的证券咨询公司,大多走的是如许的发展轨迹:一开始,到处散发投资发起信。假设最初发1000封,此中500封看多,别的500封看空,效果天然会有500封是正确的。然后,再向这500人继承发投资发起信,固然照旧看多看空各一半。云云反复,终极总会拉拢住一部分投资者。有了固定的客户和咨询收入后,就可以编书、授课和发售分析软件。随着影响力的增长,使用和影响的资金规模也渐渐扩大。7 {) h2 ~& \) Z7 O+ `! [& O
8 N+ [: w( k; ~# j  b  Y; Z
  在其发展过程中,假如你恰恰数次惊讶于咨询机构的“神奇”猜测并心生敬佩,计划缴纳会员费的话,那就大概正中人家的下怀。投资者看到的大概更多是那些咨询机构和专家正确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猜测失误的履历(固然,他们对外宣传的永久是保举的某只股票连拉几个涨停,而不会告诉你被套的股票有多少)。听取咨询机构的荐股发起,投资者实际上乐成的概率并不会进步多少。但对咨询机构和专家来说,荐股的涨跌根本就不紧张,紧张的是已经把他们想赚的会员费放进了自家腰包。$ n! a7 D+ g7 `5 \9 w+ i; R% j

& W9 q' c- M$ [2 @3 }& U) j  四、机构的抱团游戏) H# D& o# N) }' {! @2 q- ^
' G  ]7 h. c$ Z2 o$ p$ a$ d$ X# i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丛林法则的一项紧张内容。
( _' A4 C# h" @, \/ o
! n- Z3 v% ]: {& c1 P! Q, b  资源市场同样依照着丛林法则,资金规模的差别决定了市场职位的差别,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竞争本领远远强于平常投资者。庄家如猎豹般猛烈,而散户绝大多数都无法摆脱猎物的运气。这是险些全部市场都存在的法则,固然也是投资者差不多都清楚的明规则。这里,我们想说的是这一法则的升级版:那些本身就已强横的机构投资者相互抱在一起,告竣优点同盟,以实现互利互惠。至于平常投资者,在市场竞争中更是处于劣势职位。而这正是平常投资者尚未知晓的潜规则。假如你看到很多基金在某些股票上扎堆,就不假思索地跟进去,听到明星基金司理的投资发起,就欣然前去,很大概会丧失得更多。  B6 |7 c4 r7 b$ _+ r# S
" R, [$ {" v* c6 b
  五、爱简朴相处难% f: P3 c- R0 z3 C
% ?/ t  {9 }) Y4 S4 ~" e! k! c: x7 I
  当年满大街哼唱《心太软》,好象每个人都酿成了爱情哲学家;而如今,这首歌更像是写给那些寄厚望于理财,厥后才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的投资者的。
  S2 X% h9 q1 X* E: B  B5 Z4 G: k$ j: `6 T% e
  “相爱总是简朴相处难”,正是在投资失败后才悟出的原理。相恋时,你把对方想象成温柔贤惠、孝顺老人的娇妻,大概古迹有成、浪漫体贴的白马王子,但婚后生存远非你所想象,另一半离你的预期目的太远,等有一天终于超出可以容忍的底线时,婚姻也就走到了止境。之前,你们在财务上不分相互,比及仳离的时间,起首得把账算清楚,看看财产怎样分割。
' O# f9 ^) O& @3 y5 S
! L# i; h( P# E3 P# X  很多投资者都履历着雷同的过程。一开始,并不相识理财产品是什么,仅听金融机构贩卖职员所描画的弘大远景,以及预期收益率有多高,就满怀盼望地投资。厥后,当该产物出现零收益或负收益时,才知道此中存在的风险。岂论是投资容易赢利难,照旧进门容易退出难,对那些没有多少金融知识的平常投资者来说,都是潜规则。刚刚已往的2008年,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遭遇了零收益门、负收益门。很多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懂,只是看到多高多高的预期收益率,听到银行工作职员的煽情发起,就买下了这些产物,没想到的是,不但不赢利,而且有的还赔钱。
3 S0 I1 X  I- r+ _* L; ^8 n* n# c/ ]
; P; D) g# ^2 z: l9 f3 k  越来越多的谋利产物在人们的生存中出现,好比鼓起的现货黄金,05年进入本地市场,到如今只有短短5年的时间。它比股票基金要好,看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双向的买卖业务,更是24小时买卖业务,得当于上班族的投资者。正由于进入的时间短赢利才会更容易赢利,让每一个都知道这个产物好做可以赢利的时间那就是就这个产物瓦解的时间。末了盼望每一个投资者审慎之下还需细致。
http://www.simu001.cn/x109540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4 06:27 , Processed in 0.3553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