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又涨了,不外我们两口子对此远没有像媒体那么敏感。不就是0.27%,存款额不大,丧失的利钱很有限。想想到近来的一家银行也得坐两站公交车,去了之后还得排半天队,于是懒得去折腾了。
. c* N2 A! `3 r; V' ]# D& K! S
+ C4 k& ^* f3 T) y; I9 e: N “你们应该有定期存款吧,去转存了没有?什么?懒得去?败家子啊,小钱就不是钱吗?没有饿着你们。你们没偶然间可以把存折给我,我去帮你们列队……”星期天一大早,我就被老妈的电话吵醒了,被数落一顿之后立即起床翻箱倒柜找存折。老妈奔七十的人了,怎么盛意思让她去列队?
X! X+ E0 `% a+ y
0 M3 [; }, r: ?% i( B. b) _ 这些年,利率反复变动的直接长处是进步了老妈看电视的品位,除了婆婆妈妈的肥皂剧,她老人家居然每天都看经济频道。由此知道一年期定期存款存入32天以内转存是合算的,高出32天就不应该转存了。
4 q% j1 q3 x2 N! {, u) |0 e7 U+ D) h5 | O3 p! v
为了应对利率频仍上调,我的存款都是半年定期的,一万元存一次,最大限度地制止错过加息。翻了半天,只找到一张32天内存入的,算算去转存一次不外多了八九块钱利钱。
# w8 H7 O; V' l- g q2 ]/ u: X; D+ I* c
到了银行,果然坐满了列队的人,中老年人居多。此中有一位是我小学时的老师,只转存5000元。
' z) q/ k) X: c% t% d7 O' g! M
* H. X4 D3 b& \ X3 @ “我不是为了多几块钱利钱来列队的,我只是作育一种理财风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几块钱反映一种理财态度。”固然六十多岁了,她依然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让我顿时以为列队排挤了意义,不那么冤了。
! N$ [/ x, f- t1 K6 r
/ z% I) H* G% F _7 R4 S0 d9 [ 回抵家里,妻子逛街返来,采购了好几件衣服。“合算!搞运动,六折买的。满100减40……”妻子高兴地说。
m2 h: J) ^" Z6 |$ `" M/ L# U5 q: S- v9 O
“满100减40?那怎么能算打六折,这些衣服十位数、个位数部门的标价并没有打折啊……”2 ]: z* `/ A) d% W' c
5 ^. K% l) F* P# ~" b 我看了看几件衣服的标价,“485”、“695”……商家果然夺目,尾数都靠近100。9 a, I; m- ]1 C8 e! Y/ q
$ K1 _+ u# X8 r! g6 d “是啊!我们四个人一起去买,怎么个个都以为满100减40就即是是六折?不外也不要紧,不就相差几十块钱嘛。”妻子名顿开,接着不以为然地说。
- U& O% G5 Y- u g; U. i( G% e! |' O. p- M! D: Q
“不是几十块钱的题目,这是作育一种精良风俗的题目。不求甚解,这里几十块、那边几十块,积聚起来不就是一笔大数字吗?”我现炒现卖地告诉她这个哲理,痛惜她“哦”了一声,走了。+ d) r) t2 c& X* T Q1 _
/ z b+ ]4 Y- K q
天下上做任何事都是从“认真”开始的,态度决定运动、风俗每每影响结果,理财尤其云云。为什么商家如今都不喜好直接标“六折”、“七折”,而是热衷于“满100减几十”呢?相称多的人消耗中并没有像工作、学习时那样开动头脑,于是费钱时,他们的数学头脑每每处于“不合格状态”,连小门生都会做的简朴算术,他们硬是可以算出一个错误答案,还因此窃喜。9 P5 i0 [2 \; v. w4 {) E
) m1 Q( v9 B! Y8 U6 X* ^6 [& ` 凡事最怕“认真”二字,以后再加息,哪怕只多一块钱利钱,我也会去列队转存,这是在作育一种态度和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