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I. T- m; p9 ]. C/ Q* C! Q& b1 N( {" q( H
陈志武传授近期在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多次演媾和文章中,在肯定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活力的同时,也指出,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一下子把金融生意业务的渗出面扩大数倍,顿时拉开了资金提供方跟资金需求方之间的隔断,使信息不对称和诓骗变得更加大概。有了互联网平台后,大众客户根本就见不到资金需求方,也见不到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的人,而是只能通过网站或手机相识他们,“蚂蚁”客户数量太多也使得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大概做到各人都见。因此,现实上,互联网大大增长了金融生意业务的信息不对称,为诓骗提供了更多便利,而不是相反。如果缺乏第三方中介去包管名誉、增长生意业务安全,互联网金融公司相继卷款逃跑、大概由于不负责任的投资而停业关门、使浩繁老百姓的投资血本无归的辅导还将继承发生。
# V9 H0 T" y/ ]* l3 Q针对陈志武传授的观点,在一个专业的微信群中,发作了热烈的讨论。5 b3 [) g( g! T
刘喜元:陈志武的观点颠覆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惯常认识,互联网大大增长了金融生意业务的信息不对称,为诓骗提供了更多便利,而不是相反。互联网带来的不是金融脱媒,而是恰好相反,金融中介链条会被拉长。
: p6 h# |& h5 w秦朔:照这么说,还是到线下购物而不是线上好?都面临面。着实线下还是诓骗吧。$ n( d- G; \9 b3 x
刘喜元:我明白陈志武的三个核心观点,一是包罗银行与证券在内的传统金融现实都是从P2P发展而来的,这些金融前言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肯定要求。二是现在互联网的运用,不光没有让金融实现脱媒,反而前言功能更复杂化了。三是如果现在从金融前言模式再回到P2P的模式,不是一种创新和进步,反而会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如市场诓骗的增多等)。
6 s) H* Z: `* `. B/ g# V刘晨茹:可以不可以这么明白,最早的线下商城都是从以物易物(P2P)发展过来的,互联网化后信息更加扁平了也更加繁杂。淘宝创建初始也是赝品居多诓骗不绝,但厥后不绝创建征信体系,创建天猫,秩序重修,体系开始自净。由于贸易本质上是中介。互联网金融出现后的新大陆也有很大的方差、布满诓骗,也必要有个秩序重修的过程。但是金融比贸易更复杂外部效益更大,金融本质不但是中介尚有风控,诓骗的效果也不是几件衣服。
2 B, }6 K9 }0 W n1 q( u, v王春峰:金融机构存在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和生意业务本钱,此中办理信息不对称更紧张,以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定价。互联网大概低沉本钱,但在风险定价方面没有上风!一样平常实体产物方面,信息不对称不是紧张的(由于实验本钱低),而镌汰生意业务本钱是竞争力的核心。金融产物差异于一样平常产物。谁能更好地办理信息不对称,谁就柿攴斧赢家。现在互联网还没有这个上风。互联网金融,从竞争刺激现有国有体制角度看意义是巨大的,就像开放促改革一样。* l ^1 Z2 G# Q9 z2 o$ h- M: v
王永利(乐视金融CEO,曾任中国银行副行长):确实必要好好认识和把握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
8 Z! a9 Q: a/ `5 a0 o* |* n互联网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的点对点的交互(广义P2P),消除人与人物理上的隔断,促进供需交换,这是毫无疑问的。( O9 t% X! k3 U9 U- H2 y+ y! t) E5 }
在上述根本上,完全有大概消除传统线下大量的多环节的中介,进步信息流传和商品流畅以及资金整理的服从,低沉相干本钱。 Q/ Q; M* j# J' Q" W# Q0 y4 x" o
但互联网生意业务,正由于更多的是网上信息交互和拉拢,生意业务两边很难直接相识对方,肯定带来信托标题并带来名誉风险。因此,互联网所谓的“去中介”,只能是消除不须要的中介,绝对不能没有中介,而是必须有独立的规范的高效的中介(第三方),只是这种中介大概是网络化平台化假造化的,而不是传统的物理中介。
) e* O, I7 j e6 b7 y h 现在的关键是,怎样增强全社会的身份登记、验证以及生意业务记载和征信创建,加大违法违约的实时发现和严肃处罚,真正发挥好中介和社会管理的作用。这一标题不是在互联网上才有,线下同样存在,只是互联网化更必要更急迫。
- R5 o5 l! }2 J! t 互联网作为工具,好的应用会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应用会带来坏的效果,必须增强管理,趋利避害。但不能因此而把责任都推给互联网,并因此就因噎废食,扼杀互联网。! j+ | F/ ]7 w5 L+ D
互联网的发展方兴未艾,互联网期间不可逆转,必须积极顺应!0 K) N: \& C T3 W+ R4 P% Y
刘喜元:总结王行长及王春峰老师所言,可不可以这么来明白——由于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称标题,以是中介是不大概真正去掉的,而互联网的出现,并未对金融起到“去中介化”作用,但却实现了“中介转化”的作用,即将名誉中介(贸易银行饰演的脚色),转化为信息中介(P2P平台饰演的脚色),这也从肯定程度上弱化了中介的职能。这是P2P的时机,也是对传统银行的寻衅,但由于市场制度的不健全,这种“中介转化”在实验过程中势必存在各种风险,这也是近期互联网金融机构标题迭出的缘故原由地点。
! _* {3 [% d. `/ ZDerek:互联网企业应该包管对所转达信息的正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只有如许才华够康健发展。固然要真正做到这两点本钱是极其高昂的,包罗对互联网企业谋划范围和资质答应,对上网企业要求创建实体店,资格认证,收取包管金等等步伐。
+ ?* [0 s1 m; T: L F' I! O王永利:单纯的信息平台不是中介,中介应该负担生意业务两边身份确认、生意业务记载、包管金或抵质押物托管,合约推行监视、违约处理惩罚等方面职责的机构。
3 B& n& E- |- G/ D9 @7 h赵暖 :转达室不是生意业务所。* R b j1 i* z, t; r" L
刘喜元:按此发展模式,每个P2P的未来,着实都是成为一个独立的债权债务生意业务平台。P2P机构负担的职责,犹如现在的债券市场一样,具有(债务发行的)注册、评级、登记、生意业务等功能,只不外,生意业务的标的黑白尺度化的债权(而非尺度化的债券)。- z7 x. Z. d% f* W: R* x- C& f
文章详情:http://www.meirijinrong.com/article-11065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