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强调,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全会指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W4 u* @/ D% w. _; L
此外,会议还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2 P% w$ Y* m1 Q5 K+ a 9月29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包括10大重点领域,23个重点方向,并分别形成了从2015年到2025。
6 l' y3 c7 W, W* l6 [! e$ I
. {: V% H0 C' V. w5 d* `# _ 中德总理: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德工业4.0对接
3 J) V0 q5 Y2 b3 r+ n# g: g8 S0 y7 m
# s* Y! K% w/ L9 z0 G 国务院5月印发了有中国版“工业4.0”之称的《中国制造2025》,选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80.34 +0.44%,咨询)、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作为十大重点领域,同时提出建设智能制造、制造业创新建设、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6 D, I) A' y/ c0 A" J& x- T
工信部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制造强国战略”最先肇始于中国工程院开展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该研究把全世界的制造强国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第二梯队是德国和日本,第三个梯队是中国、英国等国家。中国的目标是,通过30年的追赶,进入“制造强国”的第一梯队。, s1 |% X7 g7 P; T# `- f
左世全认为,《中国制造2025》正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步,“在‘三步走’过程中,《中国制造2025》迈出了第一步,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以德日为追赶对象,力争进入第二梯队,其重点是通过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夯实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因而这10年中国选择了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等十大领域作为重点突破。”
, k, O7 N ~# K; ^( j$ N 在“制造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左世全称,中国将采用“1+X”的形式来推进,而X包括多个行业的“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是 ‘1’,‘X’是多个相应的其他配套措施,具体包括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规划、还有关键工程的发展规划和意见,比如,最关键的‘智能制造’,中国要做一个‘十三五’的规划,‘绿色发展’也要做一个相应的规划。”
8 t2 h6 A, b! {) k" F2 ]+ p 相比“十二五”,“调结构”、“促创新”被放到了更为靠前的位置,对应的是向服务业经济转型、工业升级、新经济的重要方向。在制造强国战略层层推进下,其预计“十三五”规划中,工业升级路径大概率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展开。
, l& q# C' j! M1 O8 J9 i0 t 从目前推行的政策支持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领域的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300024),智慧松德等,当正处政策催化窗口期,其他方向尚需等待政策催化。4 G( b1 G8 g/ W% \) ]) C8 G4 @) L
高端装备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制造是我们的优势,但现在低端制造已产能过剩,需要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就是未来的方向,也是我们提高制造业水平的长远规划,比如智能机器有可能会成为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5 z, }( L- u& H0 m3 o5 q; ?3 N; L
在“中国制造2025”的浪潮下,智能制造的巨大风口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产业链包含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传感物联,自动化(数字化)工厂,个性化制造新业态等,其中智能化机器人、自动化装备方向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 z$ n+ N- }9 M 智能机器(系统集成):机器人、上海机电、蓝英装备、智云股份、软控股份、亚威股份、新时达: l8 F7 |+ {- ?/ p/ K, f- s$ T
智能机器(零部件):汇川技术、英威腾、巨轮股份# u; i; P8 \, j0 ?# h2 N; F. m% V
智能机床:沈阳机床、华中数控、昆明机、秦川机床. [4 O4 E0 O8 u* @! n% X A% w
智能仪器:聚光科技、美亚光电、川仪股份、恒顺众昇
' t. m! G S+ N6 C* N* G 智能工具:锐奇股份、巨星科技0 B4 O2 s5 ], F7 ^( X6 L
其他工业自动化:华昌达、法因数控、三丰智能、山河智能、金自天正、雷柏科技、南通锻压、智慧松德、京山轻机
2 X- X4 {& h# U% r' R7 D 机器人:持续稳健增长的工业4.0龙头,未来看军工和服务机器人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