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风声鹤唳,眼下行业内最大的机构陆金所又被推上风口浪尖。陆金所从一出生就衔着金钥匙、更是在媒体的光环下一步一步走到本日。坏账听说一出,不免要被人拿着放大镜来看了,眼下更是有点被媒体和竞争对手大加挞伐的味道,不封它个“P2P最大坏账”是不罢休了。
: d, o5 }+ Q+ U坏账听说最早来自网易财经,“有传言称国内着名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因旗下安天下际贸易保理(天津)有限公司近4亿元乞贷出现题目而曝出数亿元坏账。此中与陕西金紫阳团体的2.5亿乞贷已到期,安天下际方面不得不启用资金池归还投资人本息。”; l" H P5 @6 j# J# Z, U
网易财经这个报道语焉不详。单就两点,媒体大概下结论太早了。
" ]6 v4 J- Q h6 Z' r# v8 a一是报道中提到的安天下际贸易保理公司。所谓保理,是指以受让应收账款的方式提供贸易融资,包罗举行应收账款的收付结算、管理与催收。保理业务的最大特点,在于融资是基于交易两边订立的货品贩卖或服务条约,由保理商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贩卖账户管理、名誉风险包管等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
) o8 y! B$ X, U; q7 ^保理业务融资一样寻常是贸易保理公司自身的资金,假如保理公司自身资金不敷,再向银行借。这两年一些中高收益的保理资产对接互联网理财端的也不少见,均匀看来,收益适中,运动性适中,风险也并不大——比起房地产、股票配资,风险还是小多了。: L, f; a7 S: Z2 [4 ?: D
第二点大概被媒体过早下结论的一点是,陆金所昨天回应称,安天下际贸易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确有一项应收账款业务目进步入法律步伐,但是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也就是说,这笔应收账款很大概并不是在陆金所Lufax上贩卖给了寻常投资人。假如真是如许,陆金所不像公众公布这笔进入法律步伐的应收账款也确在情理之中。6 ^" z% Z" h& s, K, F
坏账已经被妖魔化。这些年,P2P一有坏账,媒体就一哄而上。仿佛一有坏账,P2P就要兜底、变成“接盘侠”,然后本身要蒙受大面积的亏损。着实,毕竟并不是各人想得那样。
' n9 e7 K/ A4 ~. A/ j起首,项目到期并不即是就是出了坏账。到期没还,意味着只是出了运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可以给乞贷企业延期,也可以通过变更其他金融资源来缓释或化解企业当前的运动性风险。, G6 N- q. y$ Y4 w
其次,纵然企业不具有还款本领了,金融机构另有抵押、质押、包管等多种风控本事来处置惩罚风险。
7 O+ D7 ~( t* n$ Z' g退一万步来讲,纵然这笔应收账款真的成为坏账。金融机构也有坏账处置惩罚本领啊!有句成语叫汝之砒霜、我之蜜糖,假如不是由于有那么多的“坏账”,信达资产在香港上市时也就不会成为大家疯抢的香饽饽了。
% f+ X5 s" V6 _9 k7 A x4 L4 M以上,笔者只是想表明:不要一闻坏账就色变。金融机构本身就是筹谋风险的机构,出了风险并不即是坏账,坏账了也不即是亏损。而眼下,P2P行业俨然已经有了出了坏账就大家喊打的局面,仿佛有坏账就是犯错的小孩,但事变不是如许的,真原形况大概要复杂许多。
" c0 ]9 B$ @$ u, `# V9 ^别的一点,笔者以为,差别公司对待风险变乱的公开程度也和公司力气有关。就这次变乱发生后,笔者扣问了下四周几个投资陆金所的朋侪,他们都说关注到了媒体的消息,但也并不担心本身的钱真会有啥风险。很简朴,他们在陆金所投钱,并不是看重陆金所到底投了什么资产,而是看重了安全投资包管公司的包管,也正是有安全这个配景在,陆金所才气在浩繁P2P平台里上线这么长时间了还保持8%收益率常常抢不到标的奇葩征象。 H' Y7 I i9 N/ I( C
3月12日,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连合构成的中国网贷评价体系课题组,发布2014年第四序度的P2P评价结果,陆金所再次得到网贷平台最高评级AAA级。0 d, `$ x) l( ?; a/ E* J$ ^8 i- f9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