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有一个经典桥段:乔致庸欲涉足票号业,实现汇通天下梦,孙茂才表现了积极反对。只管他也以为“这是一个天大的功德”,汇通天下也有利于货通天下,但风险太大。他劝乔致庸:“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办票号,在天下织成一张银子做的大网,这就是国之利器……从你进入票号业的第一天,你这一生就有大概过上困难的日子,乔家就有大概会屁滚尿流,以致会陷入是万劫不复之难。”; h& n, h' J5 y s: T# G) T% i
3 f- R6 e5 g3 ]- v. e3 p, S
不得不敬佩孙茂才洞悉金融尤其是局势之透彻。
1 n9 ?* F$ J `- A& |4 g, p) d以颠覆传统金融为标语的互联网金融面世之初便备受关注,阿里与腾讯推出的余额宝、理财通等拥趸甚众,就连零售企业苏宁也按捺不住推出“零钱宝”,另有更多企业跃跃欲试。毕竟上,阿里、腾讯有清晰的金融图谋,在刚刚获批的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企业中,两家企业双双在列。以阿里系为例,已涉足基金、证明、小贷、包管、第三方付出、名誉付出和银行等业务,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金融闭环。 3 z+ S/ E9 P0 ? @" Q: q
只管在付出、理财等金融上的创新更有利于“货通天下”,但银行的奶酪也被动得锋利。余额宝们长时间以高于活期10多倍的利率,不但吸纳了大批原来属于银行的存款,还直接影响了银行各类理财业务。原来推出或计划推出的二维码付出、假造名誉卡等则进一步稀释了银行和银联在信贷及付出方面的原有优点格局。 M8 n( `! P' O$ T9 A3 H
到了这一步,新旧金融权势的“厮杀”很难克制。央行近期给互联网金融连下了几道“紧箍咒”:停息线下二维码付出、假造名誉卡;发布《付出机构网络付出业务管理办法》草案,拟规定个人付出账户转账单笔不高出1000元,年累计不能高出1万元;个人单笔斲丧不得高出5000元,月累计不能高出1万元。有分析人士惊呼此举是要直接断了付出机构的生路。 0 d0 T, D0 m! Z$ c! Q4 Z7 O8 i
然而,这最多只能算是羁系机构对互联网金融“收紧”的小试牛刀。紧接着,四大行随即纷纷下调付出宝转账额度,工行以致只生存了浙江分行一个快捷付出接口。号称“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马云对此也无可怎样,除了笑言“被文件打败”,扫兴之余以致发出了“虽败犹荣,虽死犹生”的感慨。
! ]% M" Z2 e" C" Q3 {9 m7 w$ v创新有风险,“国之利器”的金融尤甚。正如马云曾说的:如果有一款产物能发挥推动汗青的作用,即便它的生命周期再短暂,也必将非常光荣。
$ h- g" X: c7 a7 h J/ H6 Z固然,单凭给互联网金融发展制造停滞,是不大概接济传统金融的将来的。现实上,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羁系,不但不能简朴看成是对创新的扼杀,而且黑白常有须要的,必须加强对风险的管控。 % E2 `, W, @- _6 B
别的,除了央行拥有行政职能,四大行对付出宝或互联网金融的限定,某种程度算得上是维护自身优点的肯定反应,也可以委曲贴上“市场”的标签。要否则,怎么表明阿里对微信的封杀? ( `- M' ^. h8 S, S; d
况且,“余额宝们”实质上是货币基金,红利照旧靠协议存款、购买理产业物和短期债券及拆借利率等,更多的是政策清闲的谋利,某种程度上照旧传统金融的附庸,能刺激传统金融不假,要代替还言之过早。而要真正实现颠覆性创新,除了政策与管制的进一步放开,自身积极也任重道远。 8 M1 c# Y+ O C$ Y. M/ g. o& t
不外,相比王府井等传统零售企业以开通微信付出或线上线下会员积分功能就放肆宣扬拥抱O2O、互联网金融要靠谱得多。在只有实体店的期间里,从现金生意业务走向刷卡斲丧是一大创新,但在本日,多开通一个付出方式若还说创新,只能贻笑大方。想必各人也看到了,一停息线下二维码付出,这些零售企业的所谓创新就闭幕了。 3 F8 ^4 s6 m; G5 u) I% }
扯远了,照旧接着说乔致庸要汇通天下的事儿。孙茂才当时还反问了东家一句:“朝廷怎么大概让一批山西贩子把握国家之利器呢?”
& v% i0 T* a( v% T1 J8 |效果?孙茂才说的还不敷清晰吗?我只能说到这儿了,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