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美互联网金融比较及前景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2 17: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已接比年末,互联网金融当之无愧成为本年度最热门经济话题。马云一句:“假如银行不改变, 我就改变银行”。随后以互联网为主的屌丝们,在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动员下,对金融业的高富帅发起了史无前例的猛攻。阿里的付出宝,大张旗鼓的余额宝钱币基金,控股天弘基金进军基金业务; 百度的百付宝,百度钱包,百度理财特别是轰动一时的百发钱币基金的发售;腾讯的财付通,微信付出,同时涉猎基金,推出腾安代价100指数。 除了BAT主力军外,另有360、小米、新浪、京东、苏宁、国美等小股队伍。金融互联网各方你唱罢来我登场,一系列的新产物和贸易运作层出不穷,让投资大众以致羁系者都看得眼花缭乱。从互联网金融包罗的几个范畴看,在相对成熟的第三方付出市场上,各玩家安营扎寨固守国土,而钱币基金市场成为各路兵家的必争之地,同时新开辟的P2P,综合金融理财新战场,也是云集各路好汉好不热闹。
1 O: Q5 E& H( g/ X% _2 R# V% a" u9 X
  互联网,曾经的屌丝,金融界这个高富帅的马仔,如今富丽转身一变,混合排山倒海之势,一头冲向高富帅的阵营,一时让金融界乱了阵脚,都有“狼来了”的危急感。作为一个互联网和金融范畴的跨行业从业者,团结中美金融和科技界十几年的履历,我来说说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猜测。
) k  g( f% s/ ~6 Y1 s
0 |8 y! T! ]' \: N3 z5 _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比力
0 Z5 u+ @/ F$ e/ w, S# _2 f2 O4 n1 n; \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创新,她在美国出现和存在已经有些年初,之以是如今在国内吸引这么多眼球,是由于国内有各种成熟的条件触发其井喷。要相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火热的成因,我们不妨们把视线投向大洋彼岸,看看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显现状。美国互联网金融比中国的出现的早,却不绝到如今都没成什么大气候,是什么缘故起因让大洋双方冰火两重天呢?
7 H; b$ _8 B' G+ T
! k* D$ ?1 b8 ^( K" \  1.经济结构特别是行业之间发展的差别。+ f4 n) j& a" U& p# ?+ j
3 C1 a: U0 x2 q, c
  美国经济的四大支柱财产:军事,科技,金融,辅导,均衡发展,多足鼎立,旗鼓相称。政府大要上放手让市场去调治资源,因此四大行业在市场动态调解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都是根深蒂固,谁也动不了谁的奶酪。各人专注做自己的专业,GAF (Google, Amazon, Facebook) 对比BAT, 没有一家涉猎金融范畴。而国内却是行业发展极其不均衡,这跟政府的行政管制过多不无关系。而国内的科技特别是互联网,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有些范畴像移动互联网方面,以致赶高出美国。这里不得不“感谢”政府对自由言论的控管,这一方面造成对Google/Facebook/Twitter实质上的阻击,直担当益国内互联网业,另一方面也让国内互联网成为自由言论的末了一块堡垒,因此用户规模和活泼水平全天下屈指可数。国内互联网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让市场已经走向成熟,内部竞争剧烈,渴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反观国内的金融银行业,固然也是在政府长期政策掩护下,但由于金融范畴改革步调痴钝,国企性子的银行成为既得长处团体没有动力和压力自我优化。国内金融业不但没有借机发展强盛,反而更加依靠政策把持,造成资源设置不当,服务种类匮乏,服务风致不高,对投资服务广泛收费过高过重,成为日进斗金的敛财呆板,雄踞暴利行业榜首。一边是虎视眈眈的恶狼,一边是富得流油的暴发户,这种不公平不公道的资源设置的局面引发了互联网金融全面井喷式的发作。
% W, \: I6 y* o6 r5 B
6 c6 P1 Z0 `0 N. r' V' ?6 B- n. O  2.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下的家庭理财风俗差别。
4 w! e) u5 l4 }/ N4 R5 D; t6 A
6 b: k. g5 h- K3 `  美国人都风俗花光每月收入,喜好借债过日子,由于有完满的社调养老辅导医疗制度,让美国人民费钱无后顾之忧,大众广泛没有储备投资风俗。而且大部分政府支持的退休养老辅导的投资筹划都由机构操纵。造成美国的资源市场上以机构为主。反之,国内的社会保障体制不敷完满,国人都要自己存钱为养老,儿女辅导,医疗等等做准备。因此具有很高的储备率和巨大的可投资个人资产,个人成为投资市场上的主力。因此怎样满意平凡老百姓的投资需求,在中国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急迫的大众须要。互联网金融就是以满意草根投资须要而发展起来的。 6 T9 j6 d8 ~1 a$ h/ n9 y, O: }( m
6 o- l7 `! d6 j1 ]7 n) f( i1 [
  3.利率水平差别巨大。 ! c8 F) ^1 a6 a8 S( Y

, E" O" W) r) L2 p* ^; X* f- Z/ a  美国老牌拙质器义帝国,处于衰弱阶段,GDP 2-3%倘佯,美联储的大力大肆印钱,市场利率压到极其低的水平:1年国债不到0.6%. 相反国内经济处于发达发展阶段,GDP 7-8%, 近来国内流畅性压缩,1年SHIBOR(上海银行拆解利率) 到了4-5%。只有充足高的利率水平,碎片理财才有存在的底子,否则以如今美国的钱币市场基金靠近零利率的情况,存和不存钱币市场基金对平凡投资者没什么区别。
, T% y3 s" ?% V$ S) @) R3 e+ i, E. \  e! r% l* L
  4.金融市场完备水平和投资渠道多样性差别。
% h9 [% v1 i1 ?% d$ I
$ a. q$ b: [3 V0 @/ P% e  美国成熟的金融市场为各种投资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产物。比如个人贷款,在美国最广泛的就名誉卡贷款。由于有完备的个人名誉体系,只要名誉没标题,名誉卡公司会到处求名誉好的人多贷款。从名誉卡贷款是一件简单不外的事。就拿笔者自己来说,我个人FICO 760 (美国名誉评分 720上算很好名誉)。我均匀每星期收到1份名誉卡约请我贷款的支票,数额几千到几万都有。假如我真的须要,把支票存进去个人账户这一笔个人贷款就算完了。名誉卡公司发完个人贷款后,把这些贷款打包,做资产证券化,到成熟的ABS( Asset Back Security)金融市场上卖给有需求的机构。而反观国内,老百姓有闲钱,有储备,却没多少投资选择。选来选去就是这么几个国家大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比通胀率还低。投资产物和品种也是很有限,纵然内里有霸王条款你也不得不担当,谁叫中国的金融业是高度把持行业,老百姓不得不担当到高收费低服务的双重压榨。老百姓急迫盼望突破银行金融机构的把持,让投资能方便快捷,低本钱和高回报。而互联网金融,正是这种需求下的肯定产物。" R- U: c0 b! K! ?9 |% R+ P

! {2 [" a/ J& g0 D+ A  5.法规的羁系和对个人隐私的掩护存在巨大差别。9 n6 m7 B6 ^$ L% m( c2 P

* a1 N; {6 y) D  H) t( K  美国遵照个人财产和隐私神圣不可侵占。只要涉及到这两方面的业务,都有多重法律法规和羁系部分来掩护投资者,如许作育互联网涉猎金融范畴门槛高,投入大,本钱不低。国内由于汗青缘故起因,对投资的掩护相对较弱,对隐私的掩护就更少了。而互联网金融这块的法律法规险些是一片空缺,如许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敏捷发展强盛,新产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也让良莠不齐的企业能安若泰山的进入,造成盲目太过竞争,以致发生金融诓骗。
: E/ ~' m2 Z0 F- B
2 C, F4 f" p( H) l  (二)互联网金融 VS 金融
9 V; I  c9 U; O# h( W( _4 B0 h1 W, g+ C5 G! L% @) F" c' f$ a$ n
  从对中美在互联网金融范畴的对比我们不丢脸出,在当今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金融和法规情况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有巨大的市场远景和需求。但是互联网金融是否会终极取代金融业?互联网会撼动金融业的根基吗?答复这个标题之前,我们不妨把眼光聚焦返国内,把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的放在我国经济现状中举行一下对比:/ h9 @- P: ]1 Y3 a" Q! @6 {4 K
/ u! ^: ~$ x& b: {; c% f
  1.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各有上风。2 P: |! G' h, T* S% ]+ z7 I1 l" p

0 ]* @& ?7 u9 H' H  互联网金融善于技能和数据整合,流量和渠道开辟,并能充实分享开放的平台,从而带来直接和快速的规模效应,终极低沉产物中央环节和本钱。金融业则拥有巨大网点,丰富的金融产物和线下服务,有一套很成熟的定价,名誉和风险营运管理履历。
5 Z/ A# z1 ?/ Q1 N: c% i
  e' y; v  t# v3 ~+ M, w4 m" [  2.从服务人数上互联网金融胜出,而资金总体和人均规模上金融略胜一筹。
& W, I3 ^" A6 }- m/ u
6 P4 c# C: p' w: j8 \% I  互联网金融的鼓起被称之为屌丝逆袭,跟她服务的紧张对象是平凡大众有关。平凡用户的固然用户多但是投资额度小,以是团体资金额度和整个金融行业的巨大资金量比还是很小。金融业则注意高富帅,以机构,政府和中高资产客户为紧张服务对象。加上有成熟的融资渠道和央行的支持,资金雄厚流量大。多年线下网点积累下来的客户关系群也是一份不可小觑的紧张资源。
* q+ o) O8 D9 [5 O% r) L. [  {7 w4 s5 E
  3.法律法规羁系 一边是海,一边是火
5 L: x7 Q8 j5 m3 @
# J( n5 a& g& i  一边是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险些是空缺,很多企业的营运涉及如今法律法规的边沿地带,可以说是无法可依,各人都摸石头过河。羁系部分也在探索怎样把握羁系标准,既不能太严而限定金融创新发展,又不能太宽导致无序以致者恶性竞争陵犯到老百姓的投资长处。另一边金融业却是具备严酷的法律法规管制。特别是在金融危急后这个大配景下,羁系部分对金融业的风险控制力度有增无减。
$ Y) G& U8 U" c$ _* P0 b
6 w9 W% r: c3 d1 n$ s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个人隐私方面,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对数据的需求决定她肯定对客户的全方位资料做网络和分析。其过程中的涉猎个人隐私并不少见。由于国家法律对个人隐私掩护还不是很完满,以是对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的个人隐私掩护险些没有任何详细的规范。这方面来说金融业还算相对成熟。" [8 w* r! P) l. H- z

! Z1 G4 x0 ?- X9 F  R7 @' g  4.对数据和互联网的运用--- 互联网金融完胜。
# W3 `  G5 u0 ~" l# E! g' Q4 h& Z* H( j
  互联网金融身遗传了互联网高科技的基因,因此在数据运用和互联网平台的开辟运用上得天独厚。金融业固然也都有自己网络平台,但是总体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对现有营销和服务的增补,并没有真正以互联网焦点开辟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物和服务。金融业也有累计大量客户金融数据,但是这些都是以网络报备为紧张目标,对数据的综合整理,汇总分析,特别在数据的全方位运用上另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方面不如有科技配景的互联网金融,尤其在大数据,云盘算等新的范畴上。4 C* ^. w) T. E6 f& t4 E8 X

/ t4 c& M% N- A) x& C  5.政治资源。# r4 ]% ?& r5 p
' K) h2 W7 z* x9 ]: f
  如今金融业跟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互联网金融多数是民企,以是在政治资源上,金融业上风显着。这种政治资源上的上风,有大概成为拦阻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阻力。比如在政策上和羁系上限定和拦阻互联网金融的扩张等等。荣幸的是,当前的中国政府高层正在致力于金融体制改革,鼓励金融创新,支持民企,让市场而不是行政下令作为引导资源分配的紧张气力。因此,金融业的政治资源巨大上风在敏捷的丧失。这大概能从一方面表明如今羁系部分对互联网金融采取的比力宽容的态度的缘故起因吧。; w; M$ E9 U( [; ?; p

# k9 J* m. s; W- V0 \: n& \# C  6.风险控制。
3 y. E. o- l* E* B: C/ n7 v: |$ _8 R" i
  显然,互联网金融太新太年轻,又生得逢时,一起高歌猛进,没还履历过妨害失败,因此广泛缺乏风险意识,更不消说现实上的风险控制了。相比之下,金融业自古就是围绕利润和风险两大要向来营运的。金融业积累了大量风险控制的人才和履历,具有一套完满的风险控制体系。 : q* \1 J6 |* i$ |  V4 u! Z( @2 Q+ S

9 U7 H& R! [+ k/ p  (三). 互联网金融远景猜测
- v6 _+ c$ O* R7 f
6 E1 Z& u3 q8 l3 m) f, U0 p  i  互联网金融,这场屌丝对高富帅的战役,可分成三个阶段:2 i2 E4 r$ {0 N8 T  P: z( R
4 P4 U+ s* n$ c/ Q# c
  1. 屌丝攻城掠池,高富帅节节败退。
  q2 I" a, F  |/ e, l, D7 T0 I& u! U# A" ]9 V
  金融业长期以来依仗政府的掩护和扶持,外资银行很难轻易进入中国市场. 纵然进入后也受到浩繁的限定无法和国内金融业公平竞争。没有危急感的国内金融业高枕无忧,不思进取,只顾赚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提升服务和满意日益增长的大众需求。互联网,这个高富帅昔日身边的跟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在2013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旌旗,大肆进入金融范畴,向金融高富帅发起全面挑衅。鉴于互联网金融在数据,技能,服务,海量用户,广阔平台渠道的上风,极大满意平凡大众的投资需求。加受骗局对本国的互联网金融蚕食金融业蛋糕的作为,至今为止仍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致有鼓励其发展的姿态。金融业一时乱了手脚,被压的喘不外气来,资金和客户不绝的流失,被互联网金融抢占不少领地。从现状看,互联网金融另有1-2年的高速发展阶段。
" r/ A' \, t/ |+ L* W6 Z
, Y- ]1 e4 _1 d9 c& f/ }: \$ C  2. 拉锯战阶段8 d7 V7 R3 M; L9 l/ J& @9 S3 ]

3 H& P5 W  r- U- h" M+ r  攻城掠池阶段十足让互联网金融风光了一把,抢了不少城池,但是也带了不少标题。起首,各行各业都盲目标参加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快速扩张造成内部良莠不齐,竞争越来越剧烈,太过扩张的隐患开始浮现,不良企业的开始倒闭休业退出。第二,攻城轻易守城难,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上风就是客户量大,简单快速方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于投资者有高度活动性,假如投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意,大概服务不到位,大概回报率没有广告说的那么高那么稳固,那投资者很轻易用“点”投票。点几下鼠标就能轻易把资金移到另一个服务风险回报更优的地方。因此增长新客户轻易,用服务产物和成原来留住客户擦鲱难。第三风险控制隐患:风险控制永久只是在情况变糟的时间才得到特别的器重。互联网金融由于是新秀,丝毫未履历过任何经济金融风险,广泛对风险控制不器重。对风险控制的漠视很轻易在经济大情况不佳的时间变成致命的缺点。进入金融范畴不难,难过是在金融范畴里活下来,特别是要包管在周而复始的经济阑珊和危急中不被打倒擦鲱为关键。第四,政府羁系者开始出台互联网金融的法制法规,互联网金融的政策福利将闭幕,自此便和金融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末了,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金融业在罗致第一阶段凄切辅导后,被迫改革,开始大力大肆推进金融业的互联网化,线上线下配套团结,大力大肆提升对平凡客户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步服从,低沉本钱,发挥比力丰富的金融产物和比力健全的风险控制本领的上风,开始吸引投资者的回流。这个阶段市场须要几年的时间来让双方重新调解顺应新的脚色,颠末市场的重新洗牌,到达一种动态均衡。
* @  ^7 W! ]# A/ y
7 x7 f! z  C: v% X  3. 相互排泄和融合。
2 a, q+ n: J4 v6 P2 e) _. J1 j& T+ R. U- ?4 G9 T- S8 \. f! G/ _
  市场上如今流传很多观点都以为互联网金融能颠覆和更换金融业。我不以为然。从以上横纵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鼓起是在中国独特的经济制度条件下产生,而随着市场化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制度法规的进一步完满,很多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红利都会消散。而国内的金融业也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痛定思痛,奋起直追,在使用其无以更换的上风同时,学习引进互联网金融的上风和专长,末了成熟发展强盛。信任不久的将来,颠末第二阶段拉锯战的检验洗牌,互联网金融里做得好的几家都已经能成熟地策划银行业务;同样金融业里刚强生存下来的银行也能把数据,技能,互联网下的渠道平台充实融入自己的体系中。颠末公平的竞争,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暴利行业了,老百姓享受到丰富的金融产物,较好的服务,公道的收费,平凡投资者是这场战役的最大的收益者。
( R% w0 j1 d/ R& }8 [/ t2 j6 a) v; p# A6 V
  假如把金融业比作是空调房里受太过掩护而造成反抗力低弱的人,那么互联网金融,就是打入金融业身材里的疫苗,在疫苗病毒的刺激下,金融业渐渐完满和强盛。而互联网金融,这个在中国特别期间配景下的产物,如今发挥着促进国内金融改革的催化剂作用,比及这个任务竣事,她也必将渐渐退出汗青舞台。就像互联网已经融入每个人生存方方面面,末了成为我们生存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样,互联网金融终将融入并成为金融范畴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者:高端金融混业俱乐部蔡凯龙)
http://www.simu001.cn/x106020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3-29 22:35 , Processed in 0.3814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