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考生和家长都进入了精神高度紧张的阶段。特殊时期的特殊心理,却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不法之徒已蠢蠢欲动,开始打着“点招”、“自主招生”等各种幌子欺骗考生和家长,谋取钱财。
/ ?) p) K3 U$ x; S& |. w
' u% U( K2 m, v7 T. e( C
' _: M K6 ?- P- F7 S! o下面就来给你们盘点一下骗子常用的手段
" f( D6 m5 t0 f7 ~1、高考相关服务信息类5 Q3 Z! A4 |( @- p2 n u3 b% M3 x1 n6 E
不法分子首先会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之后向被害人发送含有木马的链接的短信,受害人一旦点开链接,手机则会自动下载木马病毒,然后不法分子即可盗取受害人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相关信息
7 Z" f8 V* W y* Q# }, Z0 S场景1:仿冒考前信息查询4 H: M5 r4 _) b9 M( L$ z
场景2:仿冒致“家长的一封信”
6 b3 ?2 ~4 ]2 p# v( J5 d场景3:仿冒“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查询”+ E6 @; G. q: b
温馨提示:
5 h1 J4 x. X% N3 [. v一、遇到以上情况,请勿立即点击短信内的链接,如需了解考试相关信息,可与学校相关负责人联系。& P% `, k- P% v$ z! H! i( a# E
二、高考历年分数线以及高考分数查询均有专门的查询网址,任何非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链接都需提高警惕,不明短信的链接一律不点。
4 i$ S/ j; w6 U# e: ^
" _0 y) {$ x3 y+ Y H$ V% K4 e% K4 o
- D( j" r1 x- B) b2 A2、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j3 I8 f) h" X; w% A
诈骗分子会通过诈骗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姓名、手机号、银行帐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 k$ @3 Q3 U6 N, q3 C. ?# f温馨提示:查分请认准指定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查分网址,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短信。通过管家也可以有效的拦截此类虚假查分网址。
T" W, j& Z% n$ H" s$ h5 {) L
. E% B7 n1 P% J& V: B# |. s$ ?% v8 ^9 u+ E& Q, U! V5 N
3、特殊招生信息类
/ F% r7 m' ~/ U! J( O由于高考政策的变化,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所谓的“特殊渠道”进行招生诈骗。主要诈骗场景分以下几种:4 P0 c5 f5 ~/ y* I) @4 d
场景1:以“特长生加分优惠”或打着“军校”招生的幌子进行诈骗,诈骗者谎称能办理艺术、体育等“特长生”加分,或称掌握有军校“内部招生指标”,伪造相关院校的文书、印章,向考生和家长骗取钱财。
8 Y: h( o# \4 T场景2:招生人员谎称有“内部指标”。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政策,误导家长们可以降分录取甚至不用高考成绩自主选拔学生,从而骗取几万甚至几十万钱财。
+ _3 g/ B) e$ d; Z温馨提示: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诈骗,都会涉及到转账、交钱之类的手段,所以只要涉及到钱财,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中招!无论是查分还是填报志愿都要通过正规网站进行操作,同时要保证个人隐私不泄露,不要轻易将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5 b8 j' P' [( m. B& `# L
% E h; A. F% ]0 C8 e! l
' X3 R) t# d. J2 B0 @7 O
1 m! E; h8 m+ R
4 A8 f% i, W. H: Z
4、在招生录取诈骗中,最常见的就是不法分子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朋友”、“校友”等幌子,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等,向考生和家长作“交钱就能低分高录”等虚假承诺。
/ O7 ?2 p) f) Z. j Z6 H
1 |. [" x8 |& P0 t% k1 J温馨提示: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全国统一的严密的认证加密体系及监督机制。所谓的“内部关系”、“特殊指标”等基本是不存在的,考生和家长应当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h" O0 D9 i( m& z3 B5 [
6、编造虚假招生院校招揽生源8 d( D% L8 U6 a
骗子编造不存在的高校名称或虚假的合作办学单位,哄骗家长,宣传招生;有的恶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网站、非法链接并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网上供查询的新生录取名单。& R/ y/ _3 B& K( f0 u
温馨提示:考生应可通过本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家长和考生也可登录报考学校网站查询学校的新生录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