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宜信8亿贷款坏账悬疑:业务扩张快 与P2P无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7 17: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宜信有8亿贷款已经坏账,贷款主体遭到多告状讼,宜信纵然申请资产保全,也很难追回全部欠款。
7 v/ t; W" C; e+ u8 E) _" Q
知情人士称,宜信此次好像落入经心计划的“陷阱”,坏账公司自己是个皮包公司,尽职观察时的银行流水都是造假的,抵押物都是东北4线以下都会的烂尾楼。
/ `0 \! ]7 m. J" M
宜信本日晚间发布声明称,普惠金融和财产管理业务8年来不绝以风险管理为焦点,寻求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提供专业服务。相干网络媒体报道与究竟不符,宜信正在积极跟进处理处罚。

7 M. K0 {* D- w( @  `
宜信称,充实明白金融创新过程中风控紧张性,连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美满风控体系。如今各方面工作正常顺遂开展,风险可控,对2014年以及未来发展布满信心。
% ^' e9 U! }/ I
宜信CEO唐宁并未就此做出回应,一位宜信内部人士对腾讯科技指出,正在和公司各个部分沟通,正在排查哪个环节出现标题,不扫除是竞争对手故意攻击宜信。

9 |' P2 ]* ^9 `1 G8 n2 j
但这无法取消外界疑虑,以致一石激起千层浪,宜信8亿贷款坏账风波引发行业对宜信及其P2P业务剧烈关注,以致引发外界对P2P行业跑路、资金断裂等恶行“声讨”。
3 y9 @5 l& Z9 D7 K
有报道统计称,2014年以来,天下至少有12家P2P平台倒闭或跑路。据统计,在P2P网贷平台中,拍拍贷的坏账率在5-8%之间,而宜信、大家贷的坏账率3-5%,大家贷为1.38%,融信财产为1.93%。据相干统计,2013年P2P网贷行业成交额高达1058亿元。

8 [9 N( ]+ m1 N. X
一份关于2013年至今P2P跑路名单的帖子也被广泛流传,这份名单枚举85家跑路或倒闭的P2P平台,2013年整年共75家,2014月朔个月10家。除使用P2P的创新模式去行敲诈骗钱之事的少数公司,多数公司都是策划本领不敷,对P2P的风险估计不敷而策划失败。

/ z# x4 \+ U: b# e" o
不外,多位来自P2P行业的人士均指出,此番宜信发作的8亿贷款坏账风波与其P2P业务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由于这两年宜信向大项目延伸,做类似房地产基金业务造成的。

7 R6 }- e8 O" {9 C( ^* y% ?! U
资料体现,宜信拥有财产管理和普惠金融两大业务,在原有P2P模式已衍生出T2P(信托对个人)、B2P(银行对个人)等多种方式,资金端泉源更为多样化。宜信比年又向大项目发展。

! ^- x! b$ a+ ?, p* N8 f% _
大家聚财CEO许建文指出,宜信做法类似诺亚财产,即向财产链上游项目延伸,但做信托和基金自己就存在风险,尤其是经济处于下行通道,涉足三四线地产项目易出现标题。
4 [" q4 N. v/ c$ ?9 R
许建文称,宜信原来做小微金融业务,涉足大项目属于新兵,当前宜信已做到300亿元的规模,以3%的坏账来看,总体9亿元,爆出的8亿坏账依然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如果标题没有办理好,大概不但影响的是宜信财产,大概还会波及其P2P业务。

( H; d- c0 ?* \8 S+ I  t6 u! L
另一家P2P行业负责人指出,此番宜信折射出的标题反映出其线下风控本领不敷,银行拥有的征信体系并没有对P2P业务开通,宜信扩展线下业务也增长本钱和难度。此次爆出的8亿贷款坏账风波是P2P行业大事故,最怕的是引发挤兑征象,大概导致政府羁系增强。

2 }$ V2 e2 X1 C0 b+ W
针对宜信发作的这一轮风波,拍拍贷CEO张俊直言,P2P行业存在一些不透明的风险,尤其是线下业务,只有在纳入政府羁系下,整个行业才气更加有序康健运营。
& n/ I9 x. z4 o
故意思的是,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博鳌论坛体现,按照国务院迩来的决定,为增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范和羁系,羁系部分之间大概做了分工。国务院决定由银监会牵头来负担对P2P的羁系的研究。这是银监会初次确认主导对P2P的羁系。
http://www.simu001.cn/x102478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7 18:21 , Processed in 0.4595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