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建仓之前必需 判断 弄清三件大 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 20: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投资者都清楚买了股票要“止损”,也就是买进后股票价钱跌深到必定水平(一般投资者会置在跌了10%~15%左右)要卖出,卖出的目标是避免后面可能产生的更大损失。可是为什么现实操作中投资者往往不能实时做到止损呢?这此中有很多误区,以下几个比较常见。
- e, [5 x; [& j* z+ h
* E( R% L7 o1 k) R* r5 w  误区之一:
& F2 m, \. j/ ?' }1 c) }
& n4 V% O0 u+ R8 N0 t  投资者在股票跌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就是“不管跌到哪里,只要不割肉就是没有赔钱”。这种设法是过错的。由于证券市场今朝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大部门分红未几,少少数可以或许靠现金盈利就能带来超过银行存款一年期利钱的回报,投资者重要仍是靠股票交易的差价来赚钱。假如股票价钱跌了,投资者账面上的损失就出现了,只有等待此后的时间股票价钱从头涨回来才能让投资者做到不损失。大牛市的时候还可能侥幸涨回来,但假如大市整体不太好的时候,往往股价就是一跌再跌,很难回头上涨了。4 ~$ S* ]  P+ B1 h  m0 z, D

: _: Z6 O0 X. K6 N- I& K2 J  误区之二:
# K" j( ~( X: n* }+ V" |$ ?1 u
, l- @3 g. U1 d7 g4 G; j1 e  有些投资者买进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强烈的投机目标的,是看股票走势不错,或者是听到了相关的利好新闻风闻才买进,原来就是做短线投机的。可是出现了股价下跌的相反走势后,达到了应当止损卖出的价钱,投资者往往开始说服自身持续持有。投资者应当记得,自身在买进的时候,往往进行了比较谨严警惕的分析,做出的决策往往也是深图远虑重复考虑的,像这样的分析过程减小了出错误的可能性。可是一旦被动地作出了把短线投机改成持久投资的决策,出错误的可能性相对要大得多。! n7 x# \# X. j+ F2 O* [: H
9 Z9 M+ Y$ t! k+ R% z1 k( Y4 `" F
  所以说,分析过程得出来的结论,让自身买进了股票,股票价钱却跌了,这是市场股价走势证实了买进分析有了过错。假如这个时候再做出持久被动持股投资的决策,将导致这个分析过程中出现过错的可能性更大,也就加倍容易导致投资惨败和投资损失。
2 L& o4 T* p# W6 ~. N& m4 e9 I( V4 A# _3 L/ E
  误区之三:8 X+ u9 `5 Q8 }) H( Z- @$ d, p7 B
- Z2 R2 s- s, `
  很多通俗投资者还迷信机构投资者,在股票价钱下跌,特别是在成交量没有放大的时候,就以为机构投资者没有“逃出来”,自身也就不消怕了,寄希望未来里面的机构还能再让股价涨起来。这里我们说的那些机构投资者,大多是那些被散户迷信为攻无不克的“大资金”。" X7 d, y$ Q5 |: r& P
5 H1 ~6 h! l$ ^7 g$ s
  可是机构投资者虽然有着资金上风和信息上风,但也经常会犯各类过错,他们出现被套牢的情形也很多。在机构投资者知道错了的时候,往往也无法立即卖出手中所有的如此大批的股票。和机构投资者比较,通俗投资者则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上风,可以立即止损操作卖出持有股票。所以通俗投资者万万不能废弃自身这个上风。
6 O- z. o" D. W5 s, x7 q% Z: r! A8 }) B. `+ D3 [. g/ E) j# _
  别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的下跌还有各类应对办法。例如,机构可以在价钱下跌初期卖出手中一部分股票,到了相对低位再买回来,之后把股价推高再卖一部分,如此多次操作。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488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09: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尘世间默默无闻,你在菜市场颠倒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9 04:35 , Processed in 0.53206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