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应对网络诈骗的高发态势,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亮剑网络诈骗,共筑社区网盾”实践队于2025 年1 月18 日,在孙泽玮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山东省潍坊市积极行动,全面打响反诈保卫战,以实际行动践行“亮剑网络诈骗,共筑社区网盾”的决心,切实守护居民财产安全。' U5 O( c/ M4 k Y3 \
清晨七时许,南京路街道惠民社区已跃动起一抹抹醒目的"志愿红"。由高校学子组成的反诈宣传先锋队,正以"线上精准预警+线下立体渗透"模式,在16 个居民小区同步展开为期三周的反诈专项行动。这支平均年龄18 岁的特殊队伍,用脚步丈量着社区的每个角落,将防诈知识化作春雨浸润千家万户,在传统入户宣讲与创新空间营造的交织中,构筑起抵御网络诈骗的坚实防线。
: N) J* Z9 p/ s. r& p p7 w: M0 [+ Y志愿者们叩开一扇扇门扉,随身携带的"反诈百宝箱"内,既有针对老年群体的《防诈情景漫画手册》,也有专为青少年设计的《网络生存安全指南》AR 立体书。志愿者详解"保健品投资骗局"时,特意调出手机里还原诈骗话术的AI 语音系统,"您听这个所谓'专家'的说话节奏,每句话结尾都有轻微电子音,这就是合成语音的破绽"。这种将技术解析融入生活场景的讲解方式,让72 岁的李奶奶恍然大悟:"原来骗子连声音都能造假!"志愿者们不仅梳理出仿冒客服、虚假购物等12 类高发电诈套路,更针对不同家庭结构定制防护方案——为全职妈妈安装"可疑链接检测插件",给退休教师绑定"亲情号码预警系统",替网店店主设置"异常转账冷静期",精准化服务覆盖社区89.7%的特殊群体。# h; k2 B- _1 w, z; ?& t
当暮色浸染楼宇轮廓,另一场"空间改造行动"在楼道悄然展开。志愿者将寻常楼道转化为沉浸式反诈教育基地。他们在电梯间张贴的"诈骗段位段位警示榜",用电竞语言重新解构骗术套路:标注"青铜级"的伪劣保健品销售话术旁,醒目提醒"此套路胜率63%需谨慎接招";而标注"王者级"的深度伪造AI 换脸诈骗案例下方,则附有公安机关提供的真实现场录像对比。转角处的消防宣传栏被创新改造为"反诈信息站",透明亚克力夹层内嵌着可定期更换的《每周诈骗警报》,扫码即可获取最新诈骗剧本解析。就连楼梯踏步都化身知识载体,每级台阶印着"三不一多"原则的荧光标语——"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拾级而上时仿佛踏着防诈箴言登高。- ^4 b/ R' R; f' M# s% A
这种将公共空间转化为防诈阵地的实践,使居民日常动线中每7 米就能接触反诈信息,潜移默化间提升安全警觉。
0 w% \- p( O, \) z8 I7 Q% `在这张由青年智慧编织的防护网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数据警示:2023 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涉案金额超12 亿元,冒充公检法类诈骗追损率不足15%,而AI 语音合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犯罪占比同比激增240%。志愿者们特别提炼出"破局五式":识破"情绪绑架"话术要坚守"半小时冷静期",遭遇"安全账户"要求务必拨打96110求证,面对"屏幕共享"邀请立即启动手机防窥模式,收到"中奖通知"需反向查询主办方资质,察觉"领导换号"应约定专属验证暗语。这些凝结实战经验的反制策略,正在通过社区"反诈夜校"、电梯投影广告、智能快递柜语音提示等23 个传播节点,转化为居民的条件反射式防护技能。
3 r! A7 Y$ m3 ]& q! ~) O* D0 v撰稿人:马希望“亮剑网络诈骗,共筑社区网盾”实践队指导老师:孙泽玮3 @+ W6 K+ d" |
\0 k* K. _% e5 @' V( u
4 @) S6 |* E& G: C- {7 g6 `" X
6 P5 V* M8 O# K0 E: O; J* k
/ }; F) V9 E* A1 g
- L/ c( ~2 n$ `3 S(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