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高发态势,一些不法分子也将目标瞄向海外留学生群体。诈骗花样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海外学子应当做到沉着冷静,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M/ U1 A9 a5 ? C
《防范电信诈骗 》
; u- B6 s8 O1 N2 }冒充大使馆、公检法诈骗
, c% q. O) q& H# t* j冒充大使馆或公检法机关称事主因某种原因涉案,恐吓事主打款消灾,或进行“虚拟绑架”(以案件保密为由让事主切断对外联系,之后谎称事主被绑架,向事主国内亲友骗取赎金)。
* R+ z) C* f C换汇诈骗" o; ] p/ k i0 X! |& p
骗子利用留学生私下“换汇”的习惯,通过盗用他人生活照、护照杜撰虚假身份获取事主信任,进而借“换汇”之名,行诈骗之实。1 u9 X! Y1 V8 }3 N/ U0 l+ T ]
机票诈骗
* N0 m% f% t9 o9 x& `0 e- _机票诈骗其实算是老路子了,无非就是假的机票代在微信和微博上放出一些“内部票”。换做以前,上当的留学生大多是因为“内部票”便宜,而这几个月因为疫情和政策波动,导致回国机票一票难求,于是给机票诈骗犯们创造了完美的作案时机。6 V2 E$ u% ?& N t) l4 E1 ?
邮件诈骗% L- C* r2 | P" q
邮件类的诈骗,主要是通知你获得什么奖项或者获得奖学金,或者提供一个待遇丰厚的工作机会,让你登陆网站去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所以收到奖学金或者工作offer的邮件时,不要光顾着开心了,先想想你有没有申请过(学校的奖学金一般需要自己申请)。这些诈骗分子,用的邮箱后缀名会跟真的机构、学校后缀名很像,不认真看会很容易信以为真。
6 Y5 J1 L7 K6 j2 _# E 《安全知识小课堂》
( y, E: E) y" g; H& w不轻信5 X8 }9 H3 v: s1 D
; J2 c x) f( Z+ N- w' z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l/ [: G8 O/ N, [+ X7 `# l: @
不透露+ y7 N" Q2 H: H6 ^" E# H
要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d' x8 D$ y4 v! U1 A# J0 X
不转账* F+ M" g2 x: p5 j. f+ ~0 B
要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I$ Z) | C( z5 [1 ?3 s7 B# Y! o
" d6 c9 N1 O8 v4 _7 E
许多留学生是第一次独自出国,没有信赖的人陪伴。面对的可谓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特别是国外的政府机构运作与国内也有很大的不同。而骗子就抓住了留学新生们对于新事物的的不熟悉,不清楚,这些模糊的规则来设下骗局。所以出门在外,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拒绝任何无保障的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