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任泽平:2016 年破茧重生 中国经济正睁开一场改革与风险的竞走,对改革预期的花着花落深刻地影响着A股、人民币汇率、债市等大类资产的颠簸。对于2016年经济和资源市场的远景,我们重要有三大判断,一是未来中国经济将呈L型走势,二是改革是政治经济学,三是资源市场主基调是休养生息,把握供给侧改革等结构性投资时机。 * ~0 j2 D) R0 I% Q! x8 e' K
一、未来3-5年中国经济将呈L型走势
/ q" G- C% C+ t; }, I5 {2 |( J* e2015年4月6日我们较早地提出和论证“经济L型”的判断,经济增速换挡正处于从快速下滑期步入痴钝探底期,如今正渐渐成为主流熟悉,并被中央有关部门采取、《人民日报》等有关媒体使用。
$ V0 \0 G9 z' ^$ ^为什么未来3-5年中国经济将呈L型走势?中国增速换挡履历了四个阶段:2008-2009年,劳动力资本上涨和国际金融危急引发的第一波增速换挡。2010-2013年,宏观调控收紧和欧债危急引发的第二波增速换挡。2014-2015年,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和大宗商品代价暴跌企业去库引发的第三波增速换挡。2016年以来,需求侧见底,但供给侧未见底,经济将在底部举行调解,未来3-5年经济是L型,增速换挡从快速下滑期步入痴钝探底期。
# c4 i7 K. X! f/ J6 N6 h( S经济L型是一种弱均衡,能否L得住取决于改革转型和结构调解盼望,这是一场改革和风险的竞走。2016年产能出清和去杠杆压力大,很多传统行业企业耗了这么多年大概熬不外去了,弹药已经打光了,供给侧出清的压力越来越大,体制的刚性束缚所能兜住的时间是有限的。汗青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大概已经不多了,要有告急感和使命感。
6 f x+ A; I7 R0 d. t- Y5 r5 u8 [& z未来中国经济的L型有三种演变远景:第一种演变远景:平滑过渡,雷同于80年代中国台湾,边破边立,自动改革转型。第二种演变远景:深蹲起跳,雷同于1973年前后的日本和1998年前后的韩国,先破后立,危急倒逼改革。第三种是蹲下去起不来,雷同于部门拉美、东南亚国家,破而不立,危急后不改革转向民粹。
; K2 A, q4 Q2 ^/ G7 N* u! O: p! E# Z二、改革是政治经济学
" r: J g W p由于当前经济下行重要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而非外部性和周期性的,因此政策的应对重要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而非大规模财务货币刺激。改革是唯一出路,刺激是最大风险。面对经济寻底下行应在保持定力、守住底线的条件下,通过推动改革培养新增长动力和构筑新增长平台,从而实现经济平滑增速换挡。
( A& t0 z4 _; `. A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如今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必要注意的是,改革是政治经济学,这意味着我们必要付出很多费力卓绝的积极。 ; N) |0 I6 r$ e+ Q- z: V: C
第一,生产关系要顺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我们要做制度的厘革,外貌上是增速换档,实质上是动力升级,根本上是靠改革转型。中国的未来在高端制造业和今世服务业,在那些具有转型创新活力的地方和行业,这些新兴财产和新兴业态的发展对我们的制度情况、要素自由活动和产权掩护等方面的厘革提出了急迫的要求。 + W' ~$ a$ A" ?6 V( E1 l. Q) T& j( K
第二,古今中外改革乐成是小概率事故,一轮乐成的改革必要政治控盘、形势倒逼告竣共识和代价观,对于中国而言,还要注意邓公讲的“中国要防右,但重要是防左”。第三,改革不是童话故事,改革不能一挥而就,改革要落地破冰攻坚,要履历三年阵痛才有红利,我们要为此做好充实的头脑预备。
& A" h" b7 q7 H9 s: u1 g现阶段我国同时面对抓改革、调结构、稳增长、防风险、保就业、守底线等多个政策使命,根据“丁伯根法则”,必要几个独立、有用的政策工具协同共同。 ' D4 U. E1 ~" Z" j
一是当前可思量通过增发长期创建国债的方式稳增长;
7 C3 d2 p5 B; {! E3 o _) r二是实验大规模大范围大力大举度的减税,提振企业信心,引导市场预期; 3 w1 M' @! M7 j' X' U. \
三是接纳市场和行政本事相联合的方式推动体制内部门过剩产能的市场出清; / [$ @" G; q3 M- H1 R
四是可思量剥离现有贸易银行不良资产,重新规复金融体系正常的融资功能;
- J" d0 Y( f: E五是加大服务业开放,大力大举度放松管制;
1 s" U( k( c) y, z# p六是发挥资源市场在供给侧改革推动转型创新中的紧张作用; 2 b& L3 l% a! b6 d
七是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创建社会“安全网”,兜住社会稳固的底线;
B- y0 A6 M1 ?: O6 }八是大力大举改革市场经济的宏观架构和微观根本,让市场在资源设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办理标题标根本。 * H8 Q9 Y, O$ L
随着供给侧改革破冰攻坚,各界对中国此轮经济转型的未来将更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有巨大的实体经济根本、充裕的人力资源红利、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企业家队伍,这跟以资源为主的拉美国家有根本差别,更雷同乐成实现增速换挡和结构调解的日本与韩国。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届中央向导团体显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刻意。蹊径固然曲折,过程固然伴有阵痛,但履历过改革转型破茧重生之后的中国经济,远景将更加光明。 2 }4 ?1 ]- C* `- q$ ?* _/ Z: `/ i
三、资源市场第二波调解完成,整年主基调休养生息,把握结构性时机
" R$ f T4 [) r; g, f2016年总的判断,思量到中国经济还未真端庄历出清和去杠杆,DDM模子中分子企业红利向下;分母无风险利率另有肯定空间但已不大(除非出现大规模出清和通缩),风险偏好风云再起暂时看不到。2016年,资源市场的主基调是休养生息,重心放在市场存量博弈下结构性行情,可关注超跌的发展股和优质蓝筹,以及供给侧改革的主题时机。就短期来看,两会前国表里情况将渐渐修复,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调和欧日加码宽松引发市场对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担心的降落,中国当局开释了较为显着的维稳人民币信号,叠加两会前国内政策以暖风为主,市场风险偏好略有修复,A股第二波调解已根本完成,维持股市短期暂稳中期休养生息判断。 6 E" l6 Z3 g! a$ Y/ c4 h4 r
辩证地看,快牛快熊均倒霉于资源市场改革的推动,风险是涨出来的,时机是跌出来的。随着A股渐渐调解到位、泡沫去化进入尾声,市场正渐渐进入正常状态,估值趋于公道,投资者趋于理性,这为资源市场改革迎来紧张时机和时间窗口。 + b/ h. ~& E w
资源市场将在供给侧改革推动转型创新中发挥紧张作用,负担汗青使命。加速形成融资功能完备、根本制度踏实、市场羁系有用、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实掩护的股票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大举推进资产证券化,化解金融风险。发睁开放、包涵的多条理资源市场,低落企业融资资本。鼓励通过资源市场优化重组,化解落后产能。依托资源市场,放宽准入,引入新的投资者,加速行政性把持行业改革。实验结构性减税,鼓励创新。推动国企改革,进步资产证券化率。
6 ]+ T. d8 e2 |(作者为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