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国企改革标杆企业缘何退守到了到处“节衣缩食”的田地?
! W: T( E3 {; D: j \ 克日,集装箱航运巨头中海集运因一纸“2015年业绩预计亏损约28亿元”的公告再次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中海集运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策划状态不佳,很多海员收入降落或处于半赋闲状态,只能寄盼望于即将到来的中国远洋运输(团体)总公司(下称“中远团体”)和中国海运(团体)总公司(下称“中海团体”)重组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j& c& z8 t# V& R8 Y% ?7 M2 g$ K
2008年金融危急以来,航运业不绝处于隆冬期,很多小的船厂或航运企业纷纷倒闭。业界预计,在环球经济疲软,供大于求的环境下,航运业的苦日子仍旧没有竣事,或将有更多企业面对亏损或倒闭压力。
% E# `" ]% i9 Z5 b 整个公司“节衣缩食”
" m+ Z: c4 j+ ^; g 1月23日,作为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团体有限公司旗下成员的中海集运发布了2015年整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8亿元,此中,预战略划亏损约20亿元,资产减值约8亿元。
) c. D! n! r4 w& p 对于亏损的缘故因由,中海集运在其公告中表现,2015年,环球经济复苏疲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收支口贸易总额增速跌至-8.0%,集装箱运输市场受需求增速放缓,新增运力连续扩张等因素的影响,供需失衡局面加剧,主流航线运价屡创新低,集运运价跌入汗青低谷。上海航运买卖业务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年度均值同比下跌20.1%,在2015年12月份一度降至720点以下,创下本年新低;欧线和美线运价均值分别降落47.1%和25.0%至620.3美元/TEU和1481.82美元/TEU。
' g8 K) p$ P( P 一位不愿具名的航运业分析师表现,2015年集装箱航运市场整个都是下滑的,行业运力增长9%,需求仅增长了4%,运力比需求多增长了5%,行业日渐下行,以是2014年中海集运另有一点红利,2015年亏损就比力严厉了。
/ n* v# M o# z% \3 y/ }& X3 p 上海海事大学传授徐剑华透露,前几年航运企业预订的大船、新船如今还在不绝出厂,运力远远凌驾需求,各个公司为了把船装满都在争取货源、争抢货主,货主也不绝打压运价,企业间代价战不可制止。“代价战最严厉的美国东海岸,2015年末集装箱运价约是年初的三分之一。”: c& u' U0 r F' A1 O; h: n
“节衣缩食是整个公司当前的主旋律,连船舶调养的物料都能省则省,各人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位中海集运员工向记者透露,由于策划状态不佳,行业供大于求,如今中海集运大批海员都处于上不了船的半赋闲状态,一些下属公司通过变相低落员工工资或淘汰福利的方式来淘汰开支。5 F, S3 B9 S# n9 Y: v7 `
航运行业人士曾宇(化名)向记者透露,对于海员来说,只有上船的时间才有较好的收入,比如,一个平凡海员上船每月至少挣六七千元,而对于安排不上船的海员,企业只给最低保障,大概只有1000多元。“很多公司前几年经济状态好时雇用了很多海员,如今没有办法安排上船,但也不太敢容易大范围裁人,只能如许委曲维持。”对于海员半赋闲、变相降薪等标题,中海集运董秘室人士称,没有听说如许的消息。! ^9 y8 ?$ V0 {* @4 \
转型能否破冰?; ~; G. A, p! I0 |4 ?/ P
面对巨亏逆境和策划压力,不少人将中海集运的发展盼望拜托在重组之后的转型上。
- L: d3 {" @6 s 2015年8月7日,多只中海系、中远系股票同时公布停牌,开启了中远团体和中海团体重组大幕。在两大团体重组中,中海集运是转型最彻底的一个,也是资产重组最复杂的一个,共涉及两家团体旗下45家公司。
. J1 g& B |2 D) L# Q; g 根据此前披露的重组方案,中国远洋将租入并策划中海集运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并以11.4亿元人民币收购中海集运网络资产。中远团体旗下的集装箱租赁业务公司佛罗伦货箱服务有限公司将以77.8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出售给中海集运。重组完成后,中海集运将成为环球第三大集装箱租赁公司。同时,中海集运从中远团体和中海团体收购租赁和金融业务与资产,中海集运由集装箱班轮营运商转型为以船舶租赁、集装箱租赁和非航运融资租赁等多元化租赁业务和投资业务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提供商,形成船舶租赁、集装箱租赁和其他非航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租赁业务平台。6 S2 _- C/ [7 f6 e3 U
据相识,中海集运本次重组买卖业务席卷了两大团体中包罗渤海银行、上海人寿、海宁保险等股权在内的金融板块,而且正在申请设立财险公司。+ v f# r( Y" ^& B( s+ [: M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峰表现,航运是重资产、长周期行业,如今的趋势是向着轻资产、短周期来变化。互联网和航运融合,金融和航运融合,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中海集运整合两大团体旗下的相干板块,有利于进步**本领,但具体结果要看市场表现。
: F, [, R1 N% h4 \( M4 G0 C( v8 w$ C 上述不愿具名的航运业分析师以为转型会给中海集运带来新的发展盼望, “金融业门槛并不高,有钱、有牌照,再找个懂行的人互助就行,中海集运有钱也有资源,将来红利远景是比力好的。”% }6 @* U2 i7 |
不外,航运界网分析师王海对此却更为审慎,“对于中海集运的转型,我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他表现,中海集运在集装箱租赁、航运租赁方面有自己的传统上风,但非航租赁业务是它从前从来没有涉及过的,“如今一下子转型打造综合租赁平台,是否能一炮打响,如今不好说。”4 \# M* t1 x4 r3 K
张永峰也以为,只管各人都说如今已经是行业谷底,但2016年航运业的状态也不会好,将来几年团体状态都会比力差的。中远中海在整合之后公司内部布局会更加优化,但仍将面对着较大的亏损压力。
$ m" Y( n: {/ R+ r( U 停业潮仍将继承; N0 u D. d5 \* ]( T% g; z5 \# l
中海集运的逆境也折射了航运业的团体衰败情况。
7 t. \" t$ Y6 r `# P" G 自2008年环球金融危急以来,航运已履历了多年隆冬,航运业也成为近几年中国亏损最严厉的行业之一。2016年1月26日,航运业的晴雨表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报收345点,创下1985年有记录以来最低。
$ H) y4 F' w5 i' m6 t 王海表现,航运业进入冰川期的重要缘故因由是运力过剩。2008年之前,船市特别好,但这种好不是由于货太多,导致船不敷了以是各人都去造船,而是由于金融资源的放肆进入,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市场很好,盲目下单,船厂盲目增长产能,很多大巨微小的航运公司纷纷建立,才导致如今过剩的环境。“2006年、2007年左右,很多人,包罗开夜总会、开酒吧的大老板,手里有点钱的都在到处探询,投资一个船厂要多少钱,由此可见当时市场的疯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