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复星地产、明源地产研究院作者:周其仁不久前,闻名经济学家周其仁老师做了《都会化的下一程》的演讲。近来一年,周教授不停在研究都会化标题,特殊是中国都会化高歌猛进之后的标题和对策。教授的演讲更是直达痛点。. H% \: V6 S$ Z6 U( \
小长假快竣事了,来看看这篇深度好文。文章偏长,但信任各人看完后,肯定非常有开导。* t4 k2 N( f9 b5 {- W9 C( h
! \7 q% a7 N3 c# W" p
50%地球人聚集在1.5%的地球面积上4 y u. ` l+ x$ O( Z7 l# u
7 I; f. k" L/ X
近来我研究都会经济标题,发现都会化遭遇“拐弯”——已往的模式现在遇到很大压力,涉及筹资、债务、都会规划、都会管理等等诸多方面。
; R8 L" i! n8 Y0 O3 I- b! @" C7 {5 G5 d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要素比方人、财、物,都实现了大规模地运动。
6 O& k' G* q4 Y Z这种运动带来了什么?一到春节大都会就没人了,过了正月十五,大都会又开始“活”过来了。
& ]6 a2 R9 G( c! f
2 Y/ }- v- R( I0 l% K美国纽约曼哈顿* [3 S( L' C) E( E! \) v
过细观察这个运动过程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运动当中开始出现集聚,有一些生齿比力长时间地、稳固地居住在一些地方,这是从运动转为迁移。那么,这些人到底会往那边聚?运动生齿末了在国土上会怎么分布?我们不妨看看一些国家已经发生的趋势。
8 G; M. x" ~; d4 Z起首我们看到,目宿天下的都会生齿占总生齿的一半,这一半人所居住的面积是400万平方公里的都会,仅占地球外貌面积的1.5%。举世一半的生齿居住的空间占地云云之少,令人印象深刻。
* r3 |& G: A2 f) G' `再看美国的环境,约2.4亿美国都会生齿居住的面积仅占美国国土面积的3%,却生产了GDP的85%。
9 k: Y% V2 [/ O& e& H
- z7 G' @ \; Z6 G& A法国巴黎& n% t, Z% }* ] X( C3 w
第三看欧洲的环境,欧洲要比美国分散化一些。巴黎的生齿占法国生齿的3.4%,但生产的经济量是总量的24.5%;伦敦生齿占英国生齿的12.3%,GDP到达20%;
; b% w7 H2 Q" G0 J U1 j再看邻国日本,国土面积不大,生齿很多,山地很多,以是它的集聚度看起来就更加明显。它的三个多数市圈会集了将近69%的总生齿,生产了74%的GDP。所谓大东京圈,就是23个城区加10个独立市,构成东京都,再加3个东京湾的县就构成了东京圈。东京圈的国土面积比北京市还小一点。但是它会集了将近29%的日本生齿,生产了30%以上的GDP。# _: q1 A- V/ h" Y' V& U
下面一个数据是发展中国家。圣保罗占巴西生齿10%,GDP生产了36%,利马占秘鲁生齿的26.5%,GDP的53%;
8 ~% V0 Z0 r6 C2 |6 N5 q( g) b1 h这些数字、生齿、面积给我们思索中国都会化的标题提供了一个参照。运动之后会出现集聚,而恒久来看,生齿在整个国土面积上分布很不匀称,一些被叫做“都会”的地方,占地面积不大,却会集了很高比例的生齿与经济运动。2 [! D% P3 E, |) W* Z- o" Q+ S& O
% O: L& x5 N5 M好大喜功,中国的“都会病”5 p9 w$ K, V3 y: m. z
( [) h3 @ K0 Z. n7 R; O我们是一个恒久的农业文明,这是一种很发散的居住生存模式。工业化以后,特殊是发明白电,在交通上开始有铁路,再加上通讯革命,经济和生齿的集聚程度就有增无减。
p4 k* {! z! W) ^
/ B. ^6 e/ U4 x1 b! Y/ L( D/ L s* ^+ a人类毕竟可以聚到一个什么程度?
) [5 e" ?# Q( q ?/ j各人看:东京不外占日本3.4%的国土,却集聚了28%的总生齿,2010年东京的人均GDP7.2万美元,高出天下匀称值67%。美国曼哈顿岛,晚上在那边的住民大概是每平方公里2.7万人,汗青上最高数据是3.1万人,白天还会有大量生齿进去上班、旅游、观光、购物,那些生齿叫白天生齿,我们再看看曼哈顿一平方公里的经济运动,相称于16亿美元的GDP。( n2 V# I4 u6 B6 S2 o
* o# S* f0 X2 N: \% M
纽约曼哈顿的街道! |. i9 W3 ?1 r7 v
2014年1月份我在纽约走了很多街,对它的密度有了新的明白。
/ m9 E. f( u ~; n9 d0 Z9 f+ L从曼哈顿走到哥伦比亚大学大概有二百几十条街,纵向大概八到九条大道,街和街之间大概走1分钟,道与道之间大概走2-3分钟,如许看来,纽约的街区非常密,街区切得小小的。
5 ^3 o2 l+ ]& X5 x* f b) S我本年途经,特殊数了马路有多宽?一样寻常的街也就是10步、12步、15步,很宽的大街24步,大道也就是20多步宽。对照国内,我走过的不少都会,特殊那些空荡荡的新区,马路宽70步,且横竖都是70步。我们不肯定要从中立即得出什么结论,但至少要思索,什么环境下把街修那么宽,什么环境下可以把街修得窄窄的?结果毕竟是什么?0 r8 [7 y3 [/ [' O* f
都会专家提供了一个参数,什么叫宜居都会?住在那边以为非常便利,一平方公里如果有100到120个街口,如许的都会非常宜居。由于它非常便利,马路小小的,但是路网非常密,贸易、服务办法可以到处分布。纽约这种街区,就是1平方公里120个路口乃至还要多。 o: |0 x3 g" M# J- F' z
/ i* v& r* b2 t% T6 _7 f5 t
西班牙巴塞罗那7 S! `, r: @2 @/ g
欧洲的都会,我去过巴塞罗那,也有120个路口,固然不像曼哈顿那样楼那么高,但是楼很密。它的街区都是由130米左右见方构成,一个都会有几百个方块街区。上海的浦西也是一平方公里很多街口的。
0 a6 a" R- ]# u8 A' p% p这些年来,国内简直也修了不少大而无当的都会,气魄不小,就是密度不敷,一平方公里仅仅就是十几个路口而已。如许的架构,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生齿集聚,立马拥堵。以是我们不要一见拥堵就断言都会已颠末密了。着实不肯定,大概是密度不敷——路网不敷密,马路修得再宽,毛细血管不发达,人流、车流都无从疏散。不少都会大马路一堵一两公里,连一个岔口也没有,除非弃车而逃。以是,要防止误诊,不要一见拥堵就以为是密度过高的结果。
. u5 Y7 u: ]. ~ ~8 {( t5 p/ ^" U1 } C# j8 D* t$ H$ t _
日本民营企业家和六本木的启示
3 N) R2 }' H4 ^2 c- X/ C( t8 s# r! J, F: V8 T9 P# z
东京是一个今世多数会,但1986年前后,东京的一些街区看上去也是陈旧、乱糟糟的。东京没有接纳全城大拆大建,而是在某些点位上举行都会更新,一小块一小块来,然后累积出的一小块一小块地,叫“都更”——都市更新。五年、十年一看,这里就发生了厘革,这个街区就是很闻名的六本木。
- i0 i- q: O p2 G
. f& {1 a8 j5 i1 t q& l# P当时有一个民营企业家对都会改造故意愿,他想建一个立体都会花圃。由于日本是地皮私有制,这块地上有400个地皮全部者,为了说服这400个人,这位企业家花了14年时间和他们沟通。5 d4 n5 p, x( k+ P: h
企业家共用了17年时间,在2003年,六本木开辟出来了。最高的楼是一个高层构筑,上面可以俯瞰整个东京,底楼筹划有花圃和小桥流水尚有住宅。这里有800户人家、2000生齿住在这块地皮上,这就是犬牙交错的贸易文化。# G4 s/ q. z- j. Q
: ]+ b' t2 n- S5 b# J" p' k- V7 N1 t- v" B. X; E& f4 }2 N, R2 H
日本东京六本木新城森大厦
: t! y5 g ?) f% H' b% x& _* ]这个项目在都会中心已形成了一个交通枢纽,完成了都会更新筹划,变成了东京的一个新地标。
. W. `6 M* }6 X
9 p2 O& g$ t+ k4 s( v现在每年有4000万人到这块11.2公顷的地皮上访问、观光、购物、看演出,形成了一种新的都会形态。而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不到10万平方米,构筑面积是76万平方米。听起来容积率非常高,但是现场去过的朋侪都知道,它不会让人有克制感,而是把疏密处理处罚地很好,表明人类在都会建立方面着实是有很多发展空间的。9 V' p5 B/ B0 h- j+ J3 ~; D" O
而我们上一程的都会规划蹊径截然相反。我们是不停地往大摊、往外扩,一个新区一下子就跳出去30公里,末了兜来兜去再往回走,增长都会中心地带的活力。
- ?8 | ~7 R" H! U. u8 J) @8 g$ R日本房产泡沫幻灭以后,其他地方的房价下去了,而六本木的房价还是稳升,要排号才华买到这里的房子。它的履历是什么?就是把很多都会办法和车站牢牢拢到一起,一条是日本很闻名的日铁,尚有一条就是八王子铁路公司。
' I9 b4 Z r1 H$ E0 P) P7 W' ?6 Y) k9 x( o+ f9 c
9 L# M% w1 z# a我们的铁路包罗高铁,很多车站都是阔别城外,不在城里。我们是条块分割,铁路是铁路,都会是都会,这个没有什么错,以是车站修得远,由于地价自制。而日铁把铁路修到了都会中去,把铁路的长处和都会的长处拢到一起。他们有一个“车站都会理论”,就是通过有轨交通来集散都会的生齿,增强都会的承载力,增长住民的便利性。' @% y0 V( z l- D7 W" o
8 s7 l5 l( q% U9 u+ z改变思绪,密度!密度!密度!
; o) ~# A( E8 _* f$ m
7 n5 K6 S/ l8 A9 W9 G" h下一程的都会化要换一个维度思索,都会密度很告急。无论大中小都会,我们是不是在已有的技能管理程度下到达了公道的密度?密度之以是告急,我以为有以下四点缘故因由:
* J. X) r$ [" h; r4 y" N. P
: I1 G* r \, Q6 E$ I第一,密度够,分工就发达。我有过十年上山下乡的履历,农村没有卖早点的,由于需求不敷;反观北京和上海如许的大都会,早点就是大产业。以是需求聚起来,分工才华细。如果你到墟落里说给我剪剪手指甲,这是一个很粗鲁的要求,这种“奇怪”的要求只有在生齿集聚的地方才有。至于分工,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分工生产率,生产率进步是收入进步的根源。
& f0 G! d- |3 N8 @第二,聚到一起,信息本钱就低沉了。为什么城里人说消息灵通?由于人们聚集到一起,信息可以免费分享。越是发散,信息传输本钱越高,就会拦阻信息的流通。相反,聚到一起,信息本钱低沉,底子办法建立的本钱也低沉。9 y4 l6 `) X- R$ c& A u; b6 A0 ~! G! K
第三,现在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驱动,以是要研究知识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固然要一批有头脑的人,但还不敷,精良的头脑如果是孤零零的,很难有效的举行知识生产。差异的有头脑的人麋集地凑到一起,相互碰撞,相互引发,全部科学中心、研究中心都离不开这一条。一分散,很多头脑引发就消散了,这一点也是支持集聚的来由。
" W* u' ]$ m$ d2 ]6 ], S末了,特殊是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通常是先把都城建立好。以是,很多福利往都城、大都会和“体面工程”倾斜,这也会把人吸引过来。除了集聚带来的正常长处之外,现在尚有都会方向带来的集聚结果。以是,现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都城规模根本上都比老牌多数市大。0 X1 U$ y- P3 s. e; D/ }2 D
从微观角度来看,人往高处走,都会收入高,没有其他太复杂的原理。让人们移动,开始时大概由于不懂以是畏惧,但这些都可以渐渐降服。一旦降服停滞,那边收入高,人就会往那边去。现在,城乡收入差有三倍,人怎么会不办法呢?我移已往收入就高,至少能得到更多时机。以是,这也支持了我们对密度维度的明白。
2 [' R$ P: Y- [* R% @
3 k, |% P. A: ~% X上海中心区的启示& [! \$ Z# n1 ]% i# E4 ?3 U: G
3 D" h, e8 e/ J# X
国内到底是什么环境?论都会,密度高的地方是深圳,由于深圳只有2000平方公里,但它每平方公里的GDP是4亿多人民币(前年算得)。可对比曼哈顿16亿美元,香港、新加坡的4、5亿美元,深圳还是低不少,但比很多都会高。
% U, [+ d- R' l2 `心有不甘,再到都会内里去找,发现中国都会概念跟国际都会概念不完全雷同。我们的都会都是有城有乡的,如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是当年把江苏10个县一笔划给上海的结果。如果到“老上海”观察,我找到一个最小的区——静安区,仅占整个上海面积的千分之一点二,只有7.62平方公里,但住了29.61万住民,每平方公里是3.2万夜间生齿。静安区2014年的GDP是660亿人民币,每平方公里14亿美元。2 D3 @* u4 q; Y I' T6 l9 L& C* R; f
去过上海的人都知道,静安区是上海公认管理比力好的一个区,7.62平方公里一半是贸易区,一半是住民区,一平方公里晚上生齿着实是6万人,但是看谁人社区、街道,管理得井井有条。+ y3 c1 P# p" I8 L! F7 `; R. B
5 q) Q" b$ Q N" I
上海静安区
$ g ?3 l2 w i, L+ Z% e( J别的,大都会中心有很多小地方,如果稍加改造,它会大大增长承载和活力。静安寺是一个千年古刹,它与一家大型阛阓之间,隔有一条狭长的巷道,也就十几米宽,1000多米长,原来多少年就是封闭着,谁也不能通行,更不能使用。厥后把它买通,双方开辟成小市肆,现在成了一条时尚步行街,市民可以通行购物,变成很有人气。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的都会市中心有很多地方是不通畅的,有很多潜力远远没有挖出来,我们的都会里有很多是断头路,各自为政的封闭空间,都会的脉络没有通透,如许就使都会的拥堵标题变得更加严峻。
( N0 p1 M- ^# A5 i9 _( }不要以为密度高了肯定乱,不肯定,履历证实,都会的公道加密大概更加有序,这取决于我们的观念、知识和管理本领。
% {0 w- k8 r8 X! `4 \2 t是不是只有大都会才有密度标题?着实,小都会、小城镇也有密度标题。# c$ T' f$ r' p( Y! |0 {3 C8 Q
我听说日本有很多5万人、10万人的小城就叫市,我这次专门到日本看小都会,访问了富山市。研究的课题很故意思,老龄化。
2 w9 e/ ^( k6 t( g如果生齿绝对数在镌汰,怎么让这种都会有活力?我们就访问了这些都会的市长,他们把这叫“紧凑型都会”。为什么紧凑呢?由于原来生齿多,都会面积比力大,现在遇上老龄化,人如果再不出来,这个都会就显得暮气沉沉。怎么让它有活力?他们就提出“紧凑”概念。往哪儿凑?他们的方案很故意思,先投资构筑都会的一条路面电车。为什么叫“路面电车”?由于这个车非常矮,老人抬腿就能上去,不消坐地铁,不消爬上趴下。路面电车把重要的住宅区和贸易文化办法都连上了。这个投资中,当局出了哪部分钱?就出了构筑轨道的钱和车辆开辟的钱,剩下的项目就招标,哪家公司来营运都会路面电车体系,就来买。然后动员公司捐一个车站,公司LOGO和名号可以展示在车站。末了还动员市民捐椅子,上面有铜牌刻着募捐者的名字。现在,这条路面电车已经修成十几公里的纵线和17公里的环线。
- `5 D0 x* ]7 J# n/ y怎样才华激活都会?他们以车站和车站为节点,用各种政策吸引老人住到车站线四周500米的地方来,如许老人就很轻易出行。我问,这对财政有什么长处?市长的答复也很故意思,说他们委托大学做了研究,老人家一天走1000步,医疗费用就降落。日本的很多老人是有购买力的,他们走出家门,消耗就火了。
- M! u6 P9 v b1 b& K# s* Y" |我访问过国内很多都会,这些年修大发了,要把全部的街区都用公共服务支持起来,下一程是支持不了的,以是能不能适本地凑到一个小范围内提供公共服务,把那一块的生存质量进步,然后再往外扩?由于我们还没有到老龄化那么严峻的程度。
, j% }- o; r# d, P6 J) G
' H2 p- l% q3 k5 {都会化下一程:都会奇迹家) b0 T$ ^7 Q5 o9 U- J
, X$ j7 y# @; W9 l7 l如果说上一程的都会化是比谁的都会摊得大、建了不少有地标性的构筑,那么下一程就要比比都会里有什么样的生存质量,有没有活泼的经济、文化、技能运动,这些运动也是国民经济和都会生存质量很告急的一个方面。
4 p: n: R3 }6 ]/ G9 ]: V7 r下一步的都会化很大概是从“扩、扩、扩”变成内源型的、紧凑型的,不能只从尺度看都会,更要从密度看都会。我明白的都会,它应该是由密度界说的,都会和农村的差异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麋集还是希罕。以是评价都会化的优劣不但要问巨细,还要问够不敷密,要制止单纯“摊大饼”。紧凑都会的概念已经写进了都会发展规划当中了,标题是怎么在都会化过程中落实。
+ J; L$ m/ ]- b& _% l& f都会化的下一程除了要进一步改革征地制度,还要把都会策划、都会运动的很多体制激活,让民间、社会上、很多有这方面才华的都会奇迹家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把我们的都会化推到更康健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