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岁年底以来,多家在美国有分支机构的中资银行签署了“生前遗嘱”,引发瞩目。& G4 q( |5 N! R' I8 K( q
4 z/ Z4 M; C0 E2 Z% U
立“遗嘱”用来交代后事。银行订立“生前遗嘱”则是提前安排好将来休业倒闭时的处置惩罚办法。该办法要求银行作出分析,在没有纳税人接济的环境下,如果银行无力偿债面临倒闭,将怎样处置惩罚处置惩罚。这一安排催生于次贷危急后旨在办理金融机构 “大而不倒”题目的制度创新。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耗者掩护法》,其第165条专门就“生前遗嘱”规则的实用条件、责任主体及实行要求做了明确规定。根据该要求,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先后允许了具体实行规则。克制2013年底,已有125家大银行提交了“生前遗嘱”。
7 x+ ~* l5 L& Z- j
) w; M& ^& T2 a0 ~! }9 G现在签署“生前遗嘱”的中资银行,重要是作为美国有分支机构的外国银行大概环球体系告急性银行,按照美国羁系必要的应景之作。就国内环境来看,羁系层尚未对“生前遗嘱”制度作出欺压性规定。这一做法尚属个案。1 g7 B& P( e9 V" I" x+ O. u
+ w" H9 ?7 [# e% T3 v然而,这一做法有须要全面引入中国金融业的实践,从个案推广为业界惯例。金融机构风险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正在推进的多项金融改革步调,将加大银行筹谋压力,银行倒闭的风险将上升,中国银行业排除“大而不能倒”魔咒的须要性也因此上升。" h. e* `4 l- t5 \$ v
. @( Y" x. ]0 [8 c一是利率市场化根本改变金融业筹谋生态。此前,由于利率管制形成固定存贷利差,商业银行单纯依赖放贷就可进步收入、增长利润。不外,随着经济下行、信贷增速和社会融资活动趋向正常化,特殊是自2013年7月20日起实行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多重因素叠加意味着这一模式走向闭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掀起新一波金融“脱媒”海潮,使这一进程显着加快。联网企业犹如“门口的霸道人”,显着处于攻势职位,借助平台、入口及客户数量等多方面上风,多点快速出击,让人应接不暇;而商业银行则处于守势,每每是被动迎战,偶尔以致找不到战场。
; ], ] y6 _. m' _
1 R9 q" L V* r& W ?) n二是二次去杠杆正敏捷分化金融机构同质性。环球金融危急以来,中国金融体系颠末两次加杠杆。一次是天量信贷。通过加息、资源羁系新规,得以去杠杆。之后大规模不良贷款的袒露,可视为风险大要出清。第二次则是借助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2012年以来,中国以整饬影子银活动抓手,再次举起去杠杆大旗。中国金融二次去杠杆的最大风险是债券市场、单子市场、理财市场去泡沫以及引致的金融机构风险。影子银行体系盘根错节,活动性厘革更为复杂,资金代价颠簸加剧,预期难度增长,以致大概出现显着分化。金融体系活动性逆转肯定压垮部门筹谋激进型金融机构,而且借路复杂的同业业务体系,将风险延伸放大至各类相干金融机构。. U! Y5 N& x! b7 C9 P# v
1 V5 K9 h2 ]/ X1 r1 K# R
市场化在倒逼金融厘革的同时,也在倒逼对金融机构接纳更商业化的态度。排除“大而不能倒”的魔咒不但很有须要,而且应该成为金融改革办法的须要配套步调。正所谓,凡事欲立必先破。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增补,“生前遗嘱”将进一步完满银行退出机制,不但能有效应对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低沉道德风险,而且能公道实现整个市场对题目金融机构“倒而不痛”,有效防范体系性风险。
' P" [0 o0 g, _5 s, ]
$ l: f. D2 o7 B; e( u与资源羁系的正向管理头脑相比,“生前遗嘱” 制度代表了一种逆向鼓励机制,它起首表明任何金融机构都是可以“倒”的,进而明确指出机构的冒险失败不能再由纳税人买单,由此促使其注意服从、审慎筹谋,强化风险危急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前遗嘱”利益在于把银行高管长处和银行筹谋优劣捆绑在一起,给筹谋者上了紧箍咒,增强生存危急意识。 “‘生前遗嘱”从某种水平上敦促银行对自身举行一个全面的梳理。通过对全部业务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相识到差异业务的关联环境、哪些地方轻易出风险、风险感染性怎样,从而确定当风险出现时,该怎样阻断风险或低沉风险的感染等。固然,要实现上述代价目的,必须创建和实行相干机制,以促使“生前遗嘱”制度的各项原则和要求具体化、有形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