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实行陈诉》对银行暴利等热门题目作出了明确回应。《陈诉》指出:“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2%。此中,贸易银行实现净利润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6.3%。银行利润增长较快紧张得益于宏观经济安稳较快发展、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以及中心业务发展较为敏捷和自身谋划管理本领的提拔。应该看到,2011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约为2.8%,略高于上年程度,但低于2007年的2.9%和2008年的3%,处于国际中等程度,显着低于其他‘金砖国家’,也低于美国、韩国,但高于日本、德国等国家。”: Q5 Q) i/ E g; {/ ]
) q. z: @3 ?) n" M& M) x9 B0 l1 C
若按上述《陈诉》的说法,2011年国内银行业的净息差根本不高,银行业利润的大幅增长得益于宏观经济以及银行资产规模扩张、业务发展和管理本领的提拔。那么,社会上很多财经专业人士包罗部分银行高管(官)指出银行业利润率畸高的论点岂不都成了“歪理邪说”?究竟又怎样呢?
; A7 `1 `, }' Y' j7 L
- `8 f9 A0 Q1 i$ C3 G) ^ 众所周知的究竟是,2011年国内银行业净利润的80%来自于存贷款利钱差。但这个“息差”不是《陈诉》所说的仅有2.8% 的“基准息差”,而是银行在客岁贷款业务中广泛实验的、比“基准息差”高得多的息差——我在这里姑且把它称为“市场息差”。固然我国还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实在利率已部分市场化(贷款利率只设下限、存款利率只设上限),银行放贷时可在基准利率根本上大幅上浮利率且不封顶。
9 i1 v3 T% y3 [' X0 M; Q W- K3 d
$ V5 T% g. ^9 v) L 2011年,国家通过多次进步存款准备金率并几度加息来控制运动性,因而整年贷款规模新增约15%,但贸易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却高达36.3%。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在宏观调控之年,企业资金面很告急,银行一样平常以基准利率汲取存款(也有少量利率较高的委托理财),而在给企业贷款时则广泛实验的是在基准贷款利率根本上大幅上浮的“市场利率”(不是像往年那样实验基准贷款利率乃至尚有下浮),对于缺乏资金代价会商力气的广大民营企业尤其云云,很少有民营企业能以基准利率从银行拿到贷款,利率上浮20%能拿到贷款就算很好了,很多民营企业是利率上浮30%、40%才气拿到贷款。4 ~( p& A7 w4 p& [7 x
! z: g4 ^. c! d
正是在客岁这个国家大幅收紧运动性与企业贷款需求茂盛“相悖”的特殊年份,贷款成了紧缺资源,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广泛大幅上浮,使其利润增长率畸高,因此才有了引发社会关注银行业暴利的“著名”论断——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2011举世企业家高峰论坛”的感慨发言:“整个银行业这些年龄字确实非常靓丽,尤其像本年(2011年),整个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谋划压力很大,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各人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以是我们偶然候利润太高了,偶然候自己都欠美意思公布。但是,我想谈实体经济依然是银行的根本,银行如果康健发展,对经济结构的优化,资源的敏捷优化,以及整个资源在社会中心的效益最大化,我想是有其促进作用的,但是一旦团体的经济体系性地出现风险以后,银行想独善其身也是不大概的。”
/ H! O2 X$ J& R! e. k
# w' M3 m! `- J" } 综上所述,央行的上述《陈诉》以“基准息差”更换“市场息差”来阐明客岁银行业利润增长非暴利,至少有“偷换概念”之嫌!岂非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