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洋资入股我国银行业的大型案例有:2001年汇丰银行、香港上海商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分别持有上海银行8%、7%与3%的股权;2002年国际金融公司持有南京市贸易银行15%的股权;同年国际金融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分别持有西安市贸易银行12.4%与12.5%的股权;2003年花旗银行收购浦发银行4.62%的股权,成为其第四大股东,而花旗团体有权在2006-2008年内增持浦发银行股权至24.9%;同年香港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与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与兴业银行正式签订投资入股协议,分别占增发后兴业银行总股本的15.98%、4%与5%;2004年8月交通银行增发约377亿人民币,此中汇丰银行入股144.61亿人民币;2004年9月22日深圳发展银行发布公告同意汲取美国新桥投资公司入股,入股比例为17.89%,新桥成为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2005年3-4月荷兰国际团体与国际金融公司出资17.8亿人民币与4.47亿人民币收购北京银行19.9%和5%的股权;2005年8月苏格兰皇家银行耗资31亿美元收购中国银行10%股权而入主该年度的“十大并购案”之一,同年美洲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分别以25亿与14亿美元入股中国创建银行;2005年8月高盛团体、安联保险公司与美国运通公司共出资约30亿美元购得中国工商银行10%之股权;2005年9月德意志银行出资1.1亿美元收购中原银行5%之股权;凯雷投资团体等出资4亿美元收购清静人寿25%的股权,并有权增持到49%;2005年8月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与交通银行合资创建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外方持股30%;2005年9月瑞银团体出资17亿人民币得到北京证券20%之股权……。在金融业竞卖股权、私募融资的同时,外洋上市也好像成为一种中国大地上“超女选秀”式引资时尚。 层出不穷的洋资涌入确实使我国银行业人气大增,但是我们必须岑寂地自问一下如许一个标题:洋人资源的到场,我们得到的回报是什么?笔者以为,在这种单向式买卖业务的幕幕闹剧中,我们的付出与劳绩并非成比率的,我付出的是对中国民族金融业大概的控制权及对国家安全的主导权,与外资及其政府的收益相比我们得到的只是数量可怜的回报,大概可以如许说,这种大规模甩卖民族金融业的举动,无论其经济上的回报是多或是少,从对金融主权及国家安全的支配权来评估,这自己从一开始注定就是一个兼吆喝还亏资本的买卖业务。笔者的这种定论并非无中生有,对此分析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