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群大抵可以分为两类:正积极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和已获财务自由之人。实现财务自由的门路也有两条: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人,大概找到像巴菲特那样的人。
6 v: h9 h2 w* v7 {: o5 H' l ?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有妨害、有跌倒、有寥寂、有讽刺,但以金石可镂的坚固和平静致远的心态或可令人靠近终极的胜利。再多的困难都值得去积极,由于这是我们本身要的幸福。9 {4 a) Q4 B6 e2 E/ y
小时间,经常听收音机中提到“据美国《幸福》杂志报道”,厥后很少听到这个《幸福》杂志了,倒是经常看到美国的闻名杂志中有《产业》(Fortune)杂志,隔了许久才知道这个《产业》就是谁人《幸福》。英文Fortune兼有产业和幸福之意,可见幸福与产业云云密不可分。
! Q" v( @+ ^1 J2 l( S2012年夏初的5月是我给《钱经》杂志撰写专栏五周年的时节,故意将已往的文章聚集成册,以便于翻阅,趁便将已往二十年的投资履历做个回首,权且当做个自序吧。4 \/ y' d: L+ G' C$ _7 I
对于写如许一个标题,我不停是斟酌夷由、心存顾虑的,由于英文中Investor这个词可以翻译为投资人、投资者,也可以译为投资家,但在中文的语境里,投资人和投资家却存在着巨大差别。
# ?% o$ I9 d* u, d( p( o. k& ?反复考量之后,我以为假如一个人以投资为职业,在履历了市场周期性磨练之后,依然能克服大盘且取得绝对收益,并以此办理了生存中的财务标题;同时将投资知识流传于大众,使之造福社会,且资助一众社会家庭通过投资达至财务自由的田地,为社会的调和稳固作出一份贡献,如许的人被称为投资家应是无可厚非了。一、辨材须待七年期自1993年算起,我入投资这行已是第二十个年初了,其间1998年开始美国投资,2000年开始香港投资。不停以来,多会遇见关心“本年(或客岁)回报多少?”之类的标题,在答复了很多次之后,尺度答案是:“这行业我干了二十年,如今还在”。. }% ]; i/ s9 v
明确的人在见了上述答案后天然就会明确,无需再多问,由于凡是履历了已往二十年资源市场的人都知道其间的风风雨雨。
, y2 a# a: y5 n3 P% o这里固然没有伏尸千里、流血漂橹的触目画面,却不亚于取人性命于千里之外、消敌于无形之中的惊心江湖,其间的惨烈终极多体现为芳华过后,反而与财务康健的目标南辕北辙,更不消提那些失去自由、以致生命的曾经的“牛人”们。
. ^$ _3 J% v6 X; ^/ U1 R) J4 b痛惜的是,通常只有汗青过后,答案才气发表,这便是常言道的“不确定性”。
; B- ?% @& Z ?/ V6 d" }由于早期没有刻意做投资记载,这二十年来,我约略估计本身的累计投资回报为200倍左右,即百分之两万(+20000%)。! c) M9 o$ @- T) u. C/ {( H2 W( r
而1993年春到2012年春,上证指数从1550点到2300点,累计升幅为52%(+52%),上涨仅仅800点,折合年复利2%(+2%),股市的涨幅远远跑输同期的通货膨胀率,也低于同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S+ D( z, I* C1 y* L假如再思量到80%的市场参加者乃至跑不赢指数,由此可见,已往二十年选择证券投资作为职业并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H3 l! h7 s; A+ M
已往数年受邀给《钱经》杂志撰写专栏,停止5月刊的实盘模仿组合部门体现,已往五年(2007年4月~2012年4月)专栏累计收益率为112.92%(+112.92%),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32.20%(-32.20%)。
+ B# ?/ h w1 Y" R6 x1 X由于杂志出书的固定性,这个“带着镣铐的舞蹈”较现实的运作为差,比方我们现实中的儿童财商教导账户,在已往两年(2010年4月~2012年4月)中累计回报率63.2%(+63.2%),而同期杂志专栏的回报率仅为19.8%(+19.8%)。1 }4 h4 M% F. d+ b$ e4 j5 Z9 |
通常观察投资程度仅有单边的牛市或熊市体现不敷为凭,有履历完备周期的记载为佳,如白居易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恰好五月份整理了一个投资个案,自2005年5月至2012年4月尾整整七年,期间五年熊市、两年牛市,履历了“熊——牛——熊”的市场循环,体现如下: O1 @3 S; V# l
# z. `9 J3 |; A上述七年间,在整个天下遭受火山发作、海啸、地震、狂风雪、核走漏、干旱、洪流、SARS、金融危急等重重打击,以及履历疯狂、惊骇、恐惊、绝望等非人境遇之后,当初的每一个100万终极发展为703万,折合年复利回报率为+32%,累计回报率为+603%,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为+112%,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为+51.82%,美国道琼斯指数累计为+28.89%%。 Q- _3 g. ` E% @1 @7 u
这仅仅是个大抵的反映,因每个投资案在起止的时段、市场设置的差别,以及对于投资理念认知度、共同默契度的不一,导致的结果并不完全划一,这已经构成了我们一样平常资产管理工作的巨大挑衅。( U1 y' G) P( H9 R
最早读到关于投资的书,是我父亲买的《在华尔街的崛起》(OneUpOnWallStreet),作者是美国传奇的基金司理人彼得·林奇,1990年经济日报出书社出书,标价4.90元,这本粉赤色封皮的书历经二十余年的时空变迁,如今仍古迹般立在我的书架上。& c) h d, B6 ~' L: z
当时读来,内里说的很多东西看不太明确,印象最深的是,林奇买的第一只股票叫飞虎航空,两年时间从7美元涨到32美元,办理了学费标题,林奇自大地写道:“可以说,我是靠飞虎公司的‘奖学金’读完了沃顿商学院的课程”。没想到在时隔仅仅八年之后,我有了险些与林奇近乎雷同的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