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都是按照肯定规律运行的,道法天然是也。中国房地产的根本就是通货膨胀,即大量投放货币,导致货币贬值,推高资产代价。以是货币才是中国房地产的风向标。1 p% F3 }6 z2 D% i E+ ]& Z
1 I8 z0 g7 W9 o" w7 C' U2 E9 j 印钞票,吹泡泡,各个发展中国家办理财务标题的一个通例本事。日本,巴西,委内瑞拉……以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屁国,运用最为深入。朝鲜这个国家更故意思,不客气的说,就是明火执仗的抢了。下面是朝鲜货币兑换方案的摘录:按100:1的比例,到银行去用旧朝币兑换新朝币,每个家庭最高限额换10万旧朝币。剩余的货币则以1000:1的比例换成新朝元,存放在银行里。但每户存款限额为30万旧朝元。
+ A& d: P0 V9 C( l7 i% w. G" P& a
" k ]' f9 R, H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明通货膨胀和货币的关系:* y) r. P( N9 i& P# B
! b3 @; B: _- x( T 一个国家的货币总发行量是1000,对应了1000个货品,那么货品的单价是1了。; |- m r6 j, W2 z4 I B
* M! J8 I- Y2 i# w& S; ^' e ?即 1(代价)*1000(数量)=1000(总货币量)9 e; S; H7 ~+ u
假如增发1000货币,总货币量到达2000,那么这1000个货品也会随之涨价,涨到单价2了。: H4 o7 J% }% u( C v+ D5 L
8 e* a& k5 E- v8 V( e
?即 2(代价)*1000(数量)=1000+1000(总货币量)
* T2 g4 |) e7 ?4 `9 A( F6 g 物价全部上涨一倍,这种情况是上层不乐意看到的,那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和CPI大幅增长。那么一个富有挑衅的课题给出了:怎样使得物价和CPI都不不大幅上涨,而又把这1000货币投放到市场里呢?; a4 a9 C6 W9 i4 A& V/ A
2 @+ }" b. Y; Q9 X' L0 n
教授(叫兽)给出办理方案:900(数量)*1(单价) + 100(数量)*11 (单价) = 2000(货币总量)1 j, q& \$ l0 |+ O4 I
+ j6 j: U L$ M! L' J' C P* t! p5 ?- t
?数量900单价为1的货品就是我们CPI里被统计的那些商品。这些商品一样平常都是些吃穿住行的生存必须品。这些商品大幅涨价会影响国民的正常生存,导致社会动荡,当局固然不会渴望这些商品涨价了。
6 Q& {7 W) G: {) o3 z# U4 P+ b3 J ?数量100单价11的这些商品,就叫做“投资品”,很痛惜我们的房地产就是此中一个很好的投资品。它比庞大,卖好了一层楼就上亿。对冲增发的货币,房地产最佳选择,别无他物。
5 Q/ H; D3 G7 E4 f8 P& z# q 这种方法屡试不爽,连美国都如法炮制。
9 v6 q' k$ W% k# l' E & L% ]8 @& h/ R/ q' ?
另有一个推高物价的因素:输入性通胀,即美元贬值引发的原质料代价上涨。这种输入性通胀引起的产物代价上涨,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 I3 N' |! l+ p
& Z. I$ E0 F8 b6 V+ D. X! J- X 引用时寒冰的一些数据:---------------------------------- 开始 -----------------------------------
+ ^( U4 Y P& X; ]
. u7 K1 ~4 R& b* ? 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92年(31.30%)、1993年(37.30%)和1994(34.50%),谁人时间发生了极为严峻的通货膨胀。缘故原由有二:一是M2增速过快,快到令天下瞠目结舌的程度。二是中国缺少可以吸纳这些超发货币的范畴:房地产和股市都处于刚起步阶段,规模有限。
1 S; r6 E8 V5 v% a& ^) v* R 于是,当局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范畴实验货币化,大概说,去责任化。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导改革……通过改革,原来应该有公共财务负担的职责,转嫁给了老百姓本身。而住房、医疗、教导范畴的货币化及股市的扩容,成为吸纳超发货币的告急范畴。% {2 v1 x; S! U1 S |3 n
1990年的时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人民币,停止2010年8月末,M2余额已经高达68.75万亿元。净增长43.9倍。至此,巨大故国的货币总量已经凌驾美国20%。可歌可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