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的角度来说-网红经济约等于大萧条前的彻夜狂欢?
一个社会越是在经济荒芜,娱乐业也越泛滥,参考一下日本经济迷失的二十年——什么行业发达了呢?动漫、二次元、宅文化、AV。如今的中国呢?在经济荒芜之时,网红经济却逆势飞涨,是不是以为很故意思?http://www.simu001.cn/https://news.futunn.com/images/figure/24/39/86173f5dc70cf257d939c64bf7e2439e.jpg
我们从资源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变革!
资源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自由——把持——崩盘
互联网作为中国15年来资源最会合的盛行地区,可以说它的发展格局就是中国资源演变的格局,如今正在将这三个阶段逐一实践。
我们先往返顾一下这几年互联网的归并大事记:
2012年3月12日,优酷、土豆归并。
2013年5月7日,PPS、爱奇艺归并。
2013年9月16日,搜搜、搜狗归并。
2014年3月10日,腾讯入股京东(占股15%),并将QQ网购、拍拍并入京东。
2015年1月26日,腾讯文学、谨慎文学归并。
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归并。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赶集网归并。
2015年5月22日,携程投资艺龙。
2015年10月8日,美团、大众点评归并。
2015年10月26日,携程、去哪儿称身。
2015年12月16日,微影期间、格瓦拉归并。
2016年伊始,美丽说、蘑菇街归并。
http://www.simu001.cn/https://news.futunn.com/images/figure/c9/e1/984f7aca3a6202ad3828a18a859c9e1c.jpg
也就是说,中国的互联网早已过了自由竞争的时期,开始走向把持,少数力气雄厚的公司,开始朝着大平台方向发展,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所谓把持,是把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大部门商品的生产和贩卖把握在本武艺中的少少数大企业,为了规定把持代价、控制质料泉源和贩卖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并获取高额把持利润,告竣协议而实现的同盟和连合。
自由竞争迫使资源家不停地扩大生产规模,得到规模效益。所谓规模效益,是指企业将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时,产出增长代价大于投入增长代价的环境,普通来讲就是生产规模扩大而使单位产物所需的生产本钱低沉。
以是说,竞争的一样平常趋势总是大企业降服小企业,大资源吞噬或控制小资源。就算互联网是科技革命下的新兴财产,但它既然属于资源主义经济体系下的范畴,也不会跳出这个客观规律。
如今互联网创业圈有一种说法,「已经不是BAT抄你怎么办的期间了,而是假如BAT不投你怎么办了」。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BAT等互联网巨头把握了险些全部的上游资源和卑鄙渠道,假如无法得到他们的青睐,也就意味着企业无法在这个行业驻足。
而作为斲丧者来说,肯定不喜欢看到O2O企业归并,由于他们连合后烧钱少了,斲丧者因市场竞争享受到的福利也就少了。比方滴滴与快的归并以后,优惠券给得少了,先是专车涨价随后快车也涨价,假如没有Uber存在,可以预见到快车的代价应该会是与本市出租车代价持平的。除却斲丧者,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来说,两个相称体量的巨头归并,还通常意味着大量的裁人,然而资源市场就是如许暴虐,统统都以资源的优点为先。
生产力发展到肯定水平之后,肯定会从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的生长出把持,这是客观规律、根本趋势,无可回避的。除了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中国的BAT同样是范例的代表。
在与日俱增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大战中,外貌上的主角是这些陷入剧烈竞争的创业公司,但现实上,它们不外是BAT的署理人——只管偶然这些公司自己对此也大概不自知。
中国有句俗话叫「胳膊拧不外大腿」,58同城和赶集网归并背后有腾讯和百度的身影,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归并背后则有阿里和腾讯的身影,滴滴和快的的归并背后同样照旧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身影,携程与去哪儿网的归并,背后则又有百度的推动。如今国内互联网行业是BAT三巨头的天下,垂直范畴完全无法出现能与三巨头相抗衡的气力,乃至于整个互联网财产的发展方向还深刻的受到BAT三巨头的战略影响。
把持并不能清除竞争,把持期间的竞争具有以下特点:
(1)把持时期的竞争中,少数力气雄厚的把持构造主宰者竞争的内容和方向,并决定着竞争的了局,非把持构造在竞争中总是处于倒霉职位。BAT很快就发现,当它们和独立的纯粹的投资机构去竞争一个项目时,通常能更把握议价主动权,由于创业者会更看重它们的资源大概带来的协同效应,这会产生协同溢价,而BAT通常能得到这种溢价的绝大部门——它们只需用很低的代价就可以得到一个项目标投资时机,而这也会鼓励BAT更多地去投资新项目。
(2)把持时期竞争的本事变得更为多样了,不但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乃至公开地接纳各种暴力本事来到达清除竞争对手的目标。
(3)由于竞争是在把持根本上举行的,这时的竞争已变得空前剧烈而暴虐,因此会产生很多特殊锋利特殊剧烈的抵牾、摩擦和辩说。
把持资源主义时期,会产生金融把持资源和金融寡头。他们在经济范畴中举行统治的重要本事是到场制。所谓到场制,是指把持资源家通过售卖和持有肯定命量股票的办法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
把持资源家在把握了把持构造中占统治职位的大企业之后,可以把它作为母公司,通过它再去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把这些公司辩称子公司,实现第二层的控制,子公司又可接纳同样的办法去控制「孙公司」,如许就形成了一层一层的金字塔,而位于塔顶的是少少数金融寡头。他们通过到场制掌控、支配着比自由资源大几十倍、几百倍的其他资源,以实现对整个行业的额控制。
大部门风险投资扶持起来的互联网企业,其背后的资源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接洽,比如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归并案的死后,就有一个共同的告急投资人红杉资源,这种配景下,资源着实比创业者本人更有实现归并与把持的本领与冲动。
到了把持资源主义时期,脱离生产过程和谋划管理的食利者急剧增长起来,形成了巨大的食利阶级。食利阶级是指把持资源主义时期,脱离生产过程和谋划管理的把持资源家构成的阶级。他们通过攫取的巨额货币资源,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作为进一步增长财产的告急本事。他们投资和到场浩繁的公司,这些公司分散于很多部门和行业,乃至分布于天下各地。他们不大概逐一地举行具体的管理,而只能通过雇用大量的司理和技能职员来代为谋划。以「剪息票」为生而不参加任何谋划管理运动的食利者增长了,他们依靠握有大量股票和债券而得到的股息和利钱,使他们可以躺着就过上奢华的生存。
把持寡头实现了在经济范畴里的把持统治之后,不可制止的要把其触角神喊道社会生存的各个范畴、特殊是国家的政治生存中,把持寡头对国家呆板的分泌与控制,重要是通过人事到场、实行「个人连合」来实现的。这种个人连合,可以接纳收买当局高级官员或议员的办法,也可以用直接派人或亲身出马担当当局职务的办法来到达目标。用列宁的话讲就是「本日是部长,来日诰日是银行家;本日是银行家,来日诰日是部长」。
请看中国这些商会构造:
1、中原同砚会(马化腾、李彦宏、古永锵、刘永好、王健林、冯仑、郭广昌、李东生、曹国伟)
2、泰山会(冯仑、卢志强、史玉柱、柳传志、李彦宏)
3、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许小年,企业家王石、马蔚华、马云、郭广昌、王健林、牛根生、朱新礼、俞敏洪、李书福、李东生、冯仑)
4、江南会(马云、冯根生、沈国军、宋卫平、鲁伟鼎、陈天桥、郭广昌、丁磊八位浙商共同创办)
5、正和岛(柳传志、王健林、刘强东、沈南鹏、李国庆、施正荣、薛蛮子、张维迎等)
6、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王石、冯仑、任志强田溯宁、陈东升、史玉柱、张向阳、马蔚华)
7、接力中国(成员全部是富二代,每个人都承接着父辈的巨额财产)
8、长安俱乐部(李嘉诚、霍英东、杨元庆)
除此之外,另有地方商帮,比如山东商帮、苏南商帮、浙江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成为了中国五大「新商帮」,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贩子开始按照地缘为自己定位,冠以「新X商」的名号。
水木然点评:新兴阶级在经济范畴取得了巨大乐成之后肯定寻求政治权利。春秋战国时期,晋分三家就是由于田主阶级不满意与既有的权利,他们必要连合起来寻衅王权,不但瓜分了一个国家,而且开启了一个称霸的大期间。
这些新兴的资源气力肯定不会满意与互联网行业的权势范围,传统行业、政治、文化,都是他们想涉足的范畴。还记得客岁年初的这则消息么:
阿里巴巴近来搞了一个工业云平台,要求传统把持巨头如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铁路公司入驻。这就反映了阿里巴巴的雄图野心、所谋甚远。
把持资源主义对于生产力的拦阻作用有以下四点:
第一,由于把持,把持构造可以获取高额的把持利润,从而肯定水平上失去了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就比如说,同样是搜索发迹,谷歌在做人工智能,百度在搞竞价排名,一个弄出了阿尔法狗,一个卖掉了血友病吧。这就是范例的把持企业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双面性作用体现。
第二,根据规模经济下边际收益递减的原理,生产规模扩大到肯定水平,规模经济的收益就会到达瓶颈,反而成为了扩大再生产的阻力。普通点讲就是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会带来服从的提拔,但是这个提拔的幅度是越来越小的,提拔到肯定水平就没有了,这就叫边际效益递减。
第三,在一些环境下,把持资源还会人为地拦阻新技能的发明和利用,以免影响现有的把持职位和高额利润。
第四,把持还会成为资源转移和新投资形成的停滞。
把持必将加深社会抵牾,由于把持的关照大大进步了生产社会化的水平,而社会化的大生产资料却日益会合在少数把持资源家手中,这就使生产社会化和资源主义私人占据情势之间的抵牾更加锋利。
(1)把持导致资源过分会合到某一小撮资源家手里,然后资源家通过大量发行纸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纸币不停贬值,物价连续上涨,通过通货膨胀来掠夺人民财产。
(2)由于把持引起了资源的相对过剩,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源用色在流畅范畴里而不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借贷资源的大量增长和过剩所形成的谋利和打击,动摇着社会的光荣制度和经济。
(3)资源主义为了补充财务赤字,大量发型各种公债,使资源主义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成为债务经济。巨额的债务蕴藏着发作震撼整个光荣制度的巨大危急的大概性。
(4)从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来看,由于国际借贷资源的大量过剩,把持资源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极不稳固,也极不均衡。
中国货币总量的数据:
经济学的广泛观点以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当经济低迷时,当局会通过降息、低沉储备金率、调解贴现政策等积极地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当经济过热或出现过高通货膨胀影响民生的时间,会实行加息等妥当的货币政策来调解经济。
国家通过增长货币供给刺激经济有一个标题,就是通货膨胀会使我们平凡大众的财产贬值,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钱便「毛」了。
着实我们当年经常讽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日本的安倍经济学,着实如今的处境差异并不是太大。从M2/GDP角度分析,停止客岁底,中国、美国、日本的这一数据分别为2.06、0.69和1.84倍,中国这一数据也明显高于美国和日本。
股市之后是楼市
毫无疑问,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没有实体经济的基石,再富丽的金融计划也是空中楼阁。中心不停地开闸放水、想通过适度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然而事与愿违,放出来的水都在楼市里打转,这就是这一轮楼市暴涨的根本缘故原由。
还记得引发2008年金融海啸的美国次贷危急么?诱发缘故原由就是浩繁金融机构赢有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通过金融杠杆无数倍的放大,终极由于美联储加息而浩繁次级贷款无法收回(着实名曰次级贷款,就是比一样平常的贷款还款人光荣、还款本领方面有标题,但是为了高额的利润照旧浩繁银行、金融机构趋附者众,加息只是诱因之一),导致资金链断裂、百年雷曼兄弟倒闭、房地美房利美危急,进而引发道琼斯雪崩、举世金融危急。
我们回顾一下美国1929、2008年两次金融危急,无一不是高杠杆引来的连锁劫难。散户以1∶N的倍数从配资公司乞贷炒股,说真话,炒股的风险可比贷款买房的风险大多了。
——贪心,是统统瓦解的开始!
——疯狂,是统统游戏的竣事!
再放一张图澳门赌场与A股的数据对比:
这就是所谓的「赌场守恒定律」。股市这个赌场,各人怕了、虚了、畏缩了,但是资源不会闲着,没了股市另有楼市这个赌场:
作为一轮杠杆撬动起来的牛市,一开始就存在泡沫。金融杠杆,场外配资,有木有很眼熟啊酷爱的们?这不就是客岁股灾的套路吗!一毛一样啊,只不外赌场从股市换成楼市了啊。
这是2016年以来当局的楼市政策:首套房首付下调至2成,公积金利率提拔,契税业务税下调,鼓励二套房,从3月1日起又降准0.5个百分点,中心级别政策齐上阵,接下来的政策将由中心渐渐向地方转移,各地根据自身状态再举行调解。
一月份多发放了2.5个亿的贷款,3月又降准0.5个百分点,这是在加杠杆啊酷爱的们!加杠杆啊!
富丽的泡沫
http://www.simu001.cn/https://news.futunn.com/images/figure/b0/b8/fc55299ab4eaa2a10d3dea53628b0b84.jpg
履历了石油危急和滞涨之后,九十年代初美国经济进入了十年发展的黄金期,直到2000年6月,经济连续增长110个月之久。这段时间,被人们称为「新经济繁荣期」。
当时很多美国拟上市公司纷纷改名比如在公司名字上添加「i」「e」乃至「.com」,只要跟IT稍微挂钩,不管主业务务是啥,股票都会得到上到投资机构下到股民的疯狂抢购。在IT高潮的催生下,疯长的股市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泡沫,彼时互联网公司又没有形成完全的、转化为红利的生产力,只能靠着不停疯长的股价维系。于是乎财务报表一丢脸,投资人信心一减,市场一旦嗅出了恐慌的气味,那就是「兵败如山倒」一样平常的大崩盘。2001年4月4日当天,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至1638点,总市值从6.7万亿美元蒸发至3.16万亿美元,3.54万亿美元全部吹了泡泡,随后IT概念股一起下跌,大量互联网科技企业停业,赋闲率激增,进而影响到大投资公司、债券公司,经济直接丧失了增长的动力,固然靠小布什两次反恐战争拉了拉内需,但是终究没有逃过08年金融海啸。
媒体人邓璟是如许形貌当时互联网泡沫的:
很多网络公司没有可行贸易模式,不提供产物服务乃至没有效户,手中只有百千万万风险投资和IPO融资。比如时尚网站boo.com烧掉了1亿美元,这些钱来自摩根大通、高盛和贝纳通眷属,但boo.com只建了个网站。1亿美元都花到那里去了?疯狂地在各大媒体做广告,给旗下员工开出高昂工资,为员工配备近万元办公椅,创业者整天飞来飞去赶场露脸,到处演讲吹捧……
再比如宠物用品电商网站Pets.com,上市前谋划和亏损一塌糊涂,上市后竟然拿到数十亿美金。有一些上市网络公司员工,工作日就在公司附近闲逛散步,或在公司着迷电玩和桌上足球……
怎么样!是不是很眼熟?美国十五年前履历的泡沫,不就是我们如今一些互联网公司最真实的写照吗?就在两三年前,互联网创业潮火遍大江南北,让你感觉任意一个人,任意一个扯淡的项目,都能随任意便的拉到投资。有人吐槽这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模式P2C(PPTtoVC)。
任意举两个例子,可以一窥这个行业:客岁霸道总裁余佳文,说要拿出一个亿来分给员工,效果交给投资人的财务报表里,公司月收入只有5.5k,不知道本年有木有「天使」投资人能帮他还了这个愿。
看我们如今的互联网行业,是不是跟泡沫幻灭之前的美国互联网很像?
客岁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如今快倒闭完了!
已往两年时间里,天天都有创业公司得到融资,也有创业项目停止、倒闭,2015年拿到A轮投资的企业高达846家。创投泡沫的繁荣下,投资与创业成了时髦的运动。然而,一时被资源陪衬得高大上的项目,大多数经不起现实与时间的检验,很快就陷入了窘境。已往两年时间里,天天都有O2O创业公司得到融资,也有O2O创业项目停止、倒闭。
这着实就是经济学家们在分析运动市场中所提出的「套利运动理论」。经济学家以为:市场中总会存在相称数量的运动套利者,这些人会受到动物特性「潮流与时尚」「过分信主」等生理因素的影响,在市场中会积极寻求套利交易业务。理性套利者固然明确泡沫终究是会幻灭的,但是在面临泡沫时,他们都想在泡沫发展的过程中利用泡沫来获取肯定的利润。这种理论可以简单地明白为伐鼓传花,各人都以为自己不会是末了一个接盘的人。
疯狂的套现
怪不得有人说罗辑头脑在利用papi酱帮自己套现,各人有没有发现近来这段时间以来,固然经济形势欠好,但是拿到风投的公司特殊多?
http://www.simu001.cn/https://news.futunn.com/images/figure/70/d0/b0e3dcea53448a39f936c86fc8e70d04.jpg
另有一点必须要分析的是,并不但是互联网创业公司会寻求资源,资源也会非常渴望地去寻求这些创业公司。由于资源不能限定,限定的资源就是吃银行的利钱那么通货膨胀会让资源方遭受巨大丧失。可以想象一下,茫茫多的资源就像体内拥有洪荒之力躁动非常而无处发泄的少年,终于逮住一个创业公司固然说扯淡点吧但是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身材啊。
泡沫破裂会有怎样的负面影响,大帆海期间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我就不说了,感爱好的朋侪可以自行百度,比力著名的另有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1990年前后的日本,是经济泡沫瓦解的范例:战后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将财产装进日本国民口袋的同时,也积淀了大量从实体经济投资中游离出来的「谋利资源(热钱)」。在资产保值和寻求更高利润的原始冲动驱策下,谋利资源会敏捷向各种大概更快红利的谋利方向——房地产、股市、古董、字画、文物、珠宝等范畴腾挪——咦,如今又抓到一个「网红」,怎么似曾相识?
有一个「迪士尼效应」,美国大荒芜时期,迪士尼是全美唯二非但没有受丧失,反而市值大幅增长的的公司(别的一个是炒白银的公司),荒芜竣事的时间利润翻了几翻。厥后专家们分析,越是经济荒芜、赋闲人数上升、假期延伸,迪士尼人就越多,去看迪士尼影戏的人也就越多,娱乐业也越发达。相反,经济上升期,人们疲于奔命,反而少有娱乐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周期「迪士尼效应」。参考日本经济迷失二十年——什么行业发达了呢?动漫、二次元、宅文化、AV。
怎么样?此次罗辑头脑连合papi酱和这个是不是很像?两者不但得到了风投的青睐,而且还举行了广告拍卖云云花俏的运动。
如今中国,各种无聊的事物备受追捧,看起来繁荣至极,而现实上是资源在实体经济不振、荒芜山雨欲来之际,在匆忙的给自己探求避风港,仅此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