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的惟一标准就是解决信贷
互联网银行发展就像一个微笑曲线,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分处两头,形成互联网+银行以及银行+互联网。微笑的内在是辩说。银行+互联网也好,互联网+银行也好,两种模式都寻求与传统迥异的增长故事和红利模式,正在亮出自己的底牌。
——大行依据自身的资源上风和复制本领,以工行“e-ICBC”布局为标记,应激求变,来势猛烈。
——以首任行长曹彤离开微众银活动标记,业界对于网络银行发挥鲶鱼效应的厚望,顿时多了几分苏醒。
一种见解以为,银行会渐渐细分、垂直、更加差异化,微众银行抱负模式是使用银行的专业上风成为紧张平台,对接资源。但在详细业务上,由于如“面签”题目的复杂性:现场开户确定为网络银行独立开户的先决条件。网络银行通过人脸辨认技能独立开户的愿望幻灭。微众银行开业迄今推出的业务,中规中矩,“狼性”暂时匿伏。
假如能把互联网及其他干系渠道做好,则全功能银行更胜一筹,美国的富国银行就是先例。工行准备在此大有作为,推出了“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以及系列互联网金融产物,其互联网战略如今更升级到2.0版。银行须要思量的是,怎样探求和搭建高频次的场景和产物?
互联网+银行,银行+互联网,各有上风,各有挑衅,正在相互博弈中睁开演化,而终极都要落实到回归金融的本质,在同等的竞技场上,抛开不符合市场的思绪与利用,针对融资需求真正创造代价:要盘活存量,要管理信息不对称,要管理风险,要拼资本。
正如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专访中告诉财新记者的那样,“互联网银行乐成的惟一标准就是管理信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