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户 发表于 2019-6-13 00:38:39

法官:支付宝担保法义与百度P2P“下架”内因

2013年被界说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经两年发展,在环球范围内观之,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在移动付出、P2P等方面,已走在天下火线。
互联网金融大抵可以归纳为几种模式:一是第三方付出;二是P2P;三是众筹;四是互联网理财;五是假造钱币。
互联网金融,一个处于发达发展时期的新兴行业,蛮横生长每每在所不免。敏捷将其纳入法律框架和相干规范之中,才大概规避诸多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康健发展。从相干案例归纳之,其紧张存在几大诉讼题目:第三方付出、P2P与众筹范畴。
付出宝的包管法义
我国的第三方付出模式和其他国家有所差别。其他国家的第三方付出为纯粹的付出,而在我国,第三方付出到场了包管概念——为生意业务双方提供光荣包管。
以付出宝为例,对于买方来说,只有确认真正收到货品后,付出宝才把款子付给卖方。对于卖方来说,一旦发出这个货品,买方确认了,就肯定会得到货款。付出宝由此提供了一种包管生意业务职能,使网上相互陌生的生意业务双方免除后顾之忧,促进了网上生意业务的发展。
如今,央行已经给250多家第三方付出机构发放了牌照。2013年“双11”一天,付出宝就到达1.88亿笔生意业务额,总额达300多亿。2014年同一天,这一数字飙升至571亿。可以想见,第三方付出方面云云大规模的生意业务活动,不免会导致诉讼案件的发生。如今扼要谈几个付出宝作为被告的案例。
案例一:
货品交错,卖方担责
有一个叫“空中楼阁”的网民,他跟叫“张三”的网民告竣了一个网上协议。“空中楼阁”要买张三的货,生意业务的“货品”是日元。“空中楼阁”在网上跟张三表现派李四给打款,李四也在网上通过付出宝账户给张三打了款。于是,张三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把生意业务的货品——日元打给“空中楼阁”,没打给李四。厥后张三才发现,着实李四用付出宝给他打款后,在上面已经留言说“你要把货品(克日元)打入我李四的帐号”。
如许一个小疏忽就导致了错误,张三把他应该发出的货品日元付错了,没付给真正的买家李四,而是付给了“空中楼阁”。
如许情况下,李四因没有收到货,就向付出宝提出退货。但张三差别意,于是告状付出宝公司,要求其负担补偿责任。他以为,付出宝公司既然提供包管职能,就答允担包管责任。
本案中,付出宝公司是提供了包管,但是这是一种差别于平凡包管法义上的包管。包管法上的包管是包管债权的实现,是实体包管。但是付出宝的包管实际上是一种情势上的包管,即向卖方包管付货就肯定在买方确定收货的情况下收到货款,并不包管卖方付错了货,还能收到货款。卖方把货品交错对象的责任应该自行负担。
以是,这个案件,张三的诉讼哀求就不能得到支持。
固然,这个案件当中还存在一个题目,实际不允许在网上生意业务日元,但那是别的一个题目了。
案例二:
商户帮忙套现,账户可被冻结
有一个人银行卡丢失了,于是向公安报案。经查证,这个银行卡在淘宝商户上刷了卡。于是,失卡人找到付出宝公司说明此事, 这个商户帐号就被付出宝公司冻结了。
商户的付出宝被冻结后,就向法院告状付出宝公司,并要求排除冻结。付出宝公司要求其提供商品生意业务和运输票据等,可它并无法提供。末了这家商户说,实际上跟买方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实物生意业务,而只是一种虚伪的生意业务关系,双方在网上结帐之后,商户实际上只收取了整个货款的2%作为手续费,剩下的钱通过银行又汇给买方。
本案中,买方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持卡人,商户资助其举行套现,而未举行真实生意业务。因此,商户告状付出宝公司要求排除冻结并不能得到支持。失卡人要求付出宝公司补偿,付出宝补偿后又反诉商户。法院根据案件现真相况,讯断商户负担补偿责任的比例。
案例三:
假造商品贩卖得不到法律掩护
付出宝公司和商户有协议,不允许利用付出宝举行假造商品生意业务。但实际上,一些商户违反了当时的协议,出售假造商品,比如点卡、比特币等,卖方给买方充值后,一旦买方向付出宝公司要求退货,付出宝公司同意了买方退货,那卖方就得不到货款。
假如卖方告状要求付出宝公司补偿,不能得到支持。由于卖方和付出宝公司之间实际上已经有了上述不允许卖假造商品的协议,卖方违反了协议规定,属于违约,就不能得到法律掩护。
P2P“黑名单制”缺失
P2P的本质是民间借贷。当前,传统的民间借贷已经远远不能满意经济发展的必要。由于网络生意业务快捷,加之大数据、云盘算技能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而不通过银行举行借贷。
P2P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Lending Club和Prosper是美国两大P2P公司,归美国证券生意业务委员会(SEC)羁系,实行严酷的信息披露制度。
相比之下,我国P2P行业起步晚,但增长非常敏捷。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已有2000多家公司,为天下之最。但由于羁系和规范不到位,停止如今有近二百家“跑路”,由此带来一系列诉讼方面的题目。
纯正西欧模式的P2P,以上海的拍拍贷为例,其模式大抵是通过居间条约,赚取居间费用,也有一些P2P公司引入了包管环节。
从羁系角度看,如今我国P2P行业的紧张题目,首当其冲要数资金池。把资金汲取到本身的平台之下,资金有大概会被调用,举行非法集资。另有的号称是颠末了第三方付出的资金托管,但实际上大概是一种“假托管”,大概是根本就没有托管,资金仍有大概被动用。
其次是P2P公司的包管题目。由于国内征信体系创建不健全,为防投资人不信托P2P平台从网上抓取的债务人的相干数据,为增长投资者信心,有的P2P公司便与小额贷款公司和包管公司互助,由其举行包管。
但是,如许的包管还大概存在假包管、包管本领不敷的题目。P2P本身生意业务量不绝增大,可包管公司资源金险些稳固。随着P2P体量不绝增长,包管力大概不富足。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征信体系创建如今还不完备。个人光荣评分相对落伍,加之各家P2P公司本身也没有信息共享制度,乞贷人在一家P2P公司乞贷后消散,还可以在另一家公司继续骗贷,且能一骗再骗。这种情况下,只有各平台创建同一的“黑名单制度”,才气防止乞贷人的恶意骗贷活动。
由此可以想见,P2P法律上会涉及两方面的题目:刑事和民事。
民事方面,涉及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职位题目。假如提告状讼,正常情况下谁当原告?在我看来,对于P2P而言,应该是投资人来当原告。
假如投资人、乞贷人宁静台在网上签条约的时间已经约定,若乞贷人不按时向投资人归还乞贷,由平台把本息还给投资人,投资人直接转让债权给平台。此时平台就成为债权主体,就具有了原告主体资格。
谁来当被告?一样平常情况下,应该债务人是被告,也就是说P2P的乞贷人在诉讼当中是被告。假如乞贷人有包管人为债务提供包管,包管人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告状之后涉及到两个题目,第一是乞贷本金的认定题目。比如乞贷金额是3万元,按期未归还,引告状讼。平台从3万元中扣除1000元,作为平台管理费先拿走了,实际上乞贷人只拿到2.9万元,那样乞贷本金是不是会被认定为2.9万元?有的法院是如许讯断的。其依据是利钱不可以先从本金中扣除,假如扣除就要按扣除后的金额确定为本金。
平台的居间费用性子又应怎样认定?对此,还必要进一步的法律思索。别的,诉讼中另有一个利钱掩护的题目。一样平常而言,乞贷利率不凌驾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比犹准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是6%,那大概法院掩护的优点不超24%。那么,如那边理违约金和逾期利钱并存的题目?二者可以同时掩护,也不能凌驾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
以旺旺贷“跑路”变乱为例。2014年4月15日旺旺贷跑路,厥后受害人告状了百度公司,来由是百度给P2P公司举行了V字认证,但究竟上,如许的认证只是包管该公司是在工商举行注册的企业,而不能包管公司不跑路。
之后,投资者和百度颠末协商,告竣协议,百度公司以为只要能查证投资人通过百度找到这些P2P平台,就给予补偿了。此案就此撤诉了案。但百度过后以为,本身向这些平台仅收取很有限的管理费,却负担云云之大的责任,得不偿失,便下架了一些P2P平台。
别的,P2P案件还会涉及电子条约的证据生存题目,比如时间戳怎么认证?电子证据举证困难,有的公司已经在电子证据生存方面做了技能创新,但电子证据存储如今仍然是个很大的技能题目。这也是互联网案件诉讼急需管理的实际题目。
股权众筹
大概涉及的法律诉讼
众筹有几种情势:捐赠型、嘉奖回馈型、股权型、债权型。债权型被以为实质是P2P,前面已有谈及,不再赘述。捐赠型、嘉奖回馈型争议不多,而股权型众筹疑问较多。
众筹一样平常以为应是向社会公开举行的,但我国《证券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公开辟行证券,必须符正当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大概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元和个人不得公开辟行证券。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公开辟行: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凌驾两百人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活动。”证券法正在修订中,对于股权众筹具体怎样规定,如今还不确定。
股权众筹大概涉及到的诉讼题目,紧张是代持股。很多投资人并不能成为显名股东,大概以平台作为股东到场到公司中去,如许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大概由于优点等发生争媾和诉讼。另有,股权众筹中,发布创意的初创企业大概会有知识产权被侵占的题目,引发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别的,假如众筹失败,大概涉及到投资人要求返还众筹资金的诉讼。假如众筹乐成,企业违约不给投资人分红,也会涉及诉讼。由于到场众筹的投资人浩繁,大概还会引发团体诉讼。
(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官:支付宝担保法义与百度P2P“下架”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