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之家 发表于 2019-6-12 17:38:55

基金老总对互联网金融的冷思考:多数只能陪太子读书

 这是一篇很受尊重基金公司副总对基金电商的肺腑之言,非常精彩,发人深省。

  重要精彩观点:互联网金融产物在投资层面着实并没有什么创新,反而风险越来越显着。比如:1、基金电商红利本领低;2、对公司文化的潜伏辩论;3、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客户转化率大概只是黄粱一梦;4、向渠道过分延伸的风险;5、直接面对客户是否有益;6、最可骇的,就是基金行业多年来辛辛劳苦做的投资者教导大概毁于一旦。等。而基金公司应该做的,是认清自己在产业链的位置,服从资产管理这个本领圈。

  这背后大概暗含的潜台词是:全行业都在搞电商,有点偏离正轨了,由于大多数做电商的了局都不会优美。

  客岁,余额宝横空出世,改变了基金行业的竞争格局。其他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办法起来,推出了各种“宝”囤积居奇。对此,许多基金公司陷入了烦躁-- 招兵买马,挖地三尺,到处出击,等候撞上下一个巨无霸产物,一夜暴富。

  作为跟随者,我们公司也主动出击,打仗了一些互联网金融的潜伏互助者。哗生事后,我也在想,基金公司在这场狂热中的边界在那边,我们在此中到底该怎样定位?

  细致分析一下现在市面上的互联网金融产物,会发现在投资层面着实并没有什么创新,只不外把互联网作为了一个新的贩卖渠道、在技能层面做了改进,从而吸引了大量从没有打仗过基金产物的小额投资人。余额宝的投资者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年轻,均匀年岁28岁;二是单个账户投资金额很小,均匀4300元;三是投资目标在活动性强、风险低的货币基金。而这个细分市场恰好是基金公司之前较少关注的。

  这是由于,从前基金公司的贩卖重点在有较多可投资资产的人群,宣传内容方面由于羁系的要求,偏高大上,与平凡投资者的明确本领之间存在毛病。基金公司的传统贩卖重要是两鼎力大举气:一是银行、券商渠道,他们出于存款任务或生意业务佣金的思量,一样寻常不太乐意向自己所覆盖的投资者主推货币基金;二是大型的投资机构。加上货币基金的贩卖费和管理费只有股票基金的四分之一不到,无法覆盖传统贩卖方式的资源,小额货币理财市场不停没有得到有用的开辟。

  现在,互联网金融的长尾好像美满地办理了这个贩卖标题。

  但是细致想来,这么多基金公司团体触网,远景好像并不那么优美。

  起首,业务思绪的差异。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逻辑是先做大流量、再兑现流量,纵然亏损,有眼球和流量能扩大市场占据率就可以进入,就可以找到不绝的后期融资;而基金公司以红利为目标,无法作恒久的亏损。互联网企业自己这么在做,固然也盼望基金公司一起这么玩,以是许多项目在操持阶段就看不到什么利润空间。而且,许多项目标不确定因素太多,在操持阶段,根本没法判定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对基金公司来说,这么广种薄收的效果就是IT、运维方面投入大,许多项目大概火了一阵后就不死不活了,但是不管还剩几万块的保有量,这些模块都必要背景不停投入人力物力来维护,尾大不掉。

  其次,红利本领低。现在互联网主推的险些都是风险小的货币基金,手续费和管理费加起来只有千分之五点几,能分的蛋糕着实太小。可以或许赢利的唯一指望是做大规模,可见末了能在互联网高潮中赚到钱的只能是少数几家寡头,其他的就都是陪太子读书了;

  第三,对公司文化的潜伏辩论。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大量货币类资产可以为基金公司的资产池起到一个缓冲池和蓄水池的作用。不外,基金公司的金融投资属性决定了它的文化和互联网企业差距巨大。对我公司来说,不停夸大以投研为核心,投资主导,如果我们过于倒向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职员布局和发展重心肯定会发生巨大厘革,巨大的文化打击下,公司肯定面目一新,这是好是坏,现在还很难说;

  第四,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客户转化率大概只是黄粱一梦。余额宝带来的新增客户数到达了惊人的4000多万,有人由此推断,如果此中百分之十的客户转换资产到股票基金,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是从现在公布的数字,我们好像无法得出这个乐观的结论,互联网的客户粘性不停不太强,要他们从“无风险产物”转换成高风险产物,很大概是一厢甘心;

  第五,向渠道过分延伸的风险。国表里基金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汗青证实,要利润最大化,最好是做利润率最高的那部分。对基金公司来说,投资和机构业务已经证实确是利润最高,同时必要职员最少的部分。如果大量投入,向渠道过分扩张,反而会摊薄公司的利润率;

  第六,直接面对客户是否有益。互联网金融的一大长处是使得基金公司得以直接面对客户。但我们是否真的必要绕过渠道直接面对客户?我们有本领直接服务好几十万上百万的客户吗?我以为和渠道创建顺畅的沟通,通过他们的触角大概更符合客户和基金公司的长处。

  末了,也是最可骇的,就是基金行业多年来辛辛劳苦做的投资者教导大概毁于一旦。多年来,各家公司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举行投资者教导,这应该是很乐成的,至少现在很少有投资者单纯由于基金产物净值下跌而举行抗议。公募基金风险收益对等、投资者风险自尊的理念已经深入民气。现在有些互联网金融产物公然打出“高收益、无风险”的宣传标语,这就把严肃的投资举动娱乐化了,一旦货币市场发生巨大颠簸,这就会好坏常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特性,我以为基金公司投身互联网金融必须有自己的边界-- 那就是认清自己在产业链的位置,服从资产管理这个本领圈;在已经失去先机的情况下,不忙乱,不到处撒网,只找靠谱的互联网企业深度互助,与整个行业的大队伍保持同步;各种网店、各种平台,能外包的只管交给专业的公司来做,绝不盲目扩张。

  省得哗生事后,一地鸡毛。

  作者:兴业环球基金副总司理 徐天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金老总对互联网金融的冷思考:多数只能陪太子读书